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岘山①怀古 陈子昂②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③。...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岘山怀古

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注:①岘山,位于湖北襄阳城南九里,以山川形胜和名人古迹著称。山上的“堕泪碣”是西晋政治家羊祜的碑,因其深得民心,故百姓祭祀时望其碑莫不流涕。②陈子昂,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四川人。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③旧都:指古襄阳城,战国时襄阳为秦、楚交界之处。附近有诸葛亮居住过的隆中。下句的“城邑”、“津楼”均指代襄阳城。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交代“怀古”的缘起,诗人骑马来远郊登岘山,眺望襄阳城。

B. 三四句的“犹悲”、“尚想”,点明诗人“怀古”的对象和情感。

C. 第五句的“遥”字,既表现楚地的辽阔,又表现“分楚”的久远。

D. 九、十句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襄阳繁盛的慨叹之情。

2.典故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抒发某种思想与情感。下列怀古诗句中没有典故的一项是

A.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B. 礼士招贤万古名,高台依旧对燕城。          (汪遵《燕台》)

C.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D.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陈子龙《渡易水》)

3.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因何“踌躇”。

 

1.D 2.A 3.①缅怀像羊祜、诸葛亮这样永远为百姓思念的贤臣良相;②哀叹这样的圣贤不再出现;③对时政担忧充满焦虑;④诗人内心充满孤寂落寞。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表达特色。D项“表达了对襄阳繁盛的慨叹之情”错,“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是说远处荒野林木,被苍茫的雾气遮断了;渡口的楼台在傍晚的烟霭中孤零零地耸立着。沔水经过习郁的邑城,出安昌县东北大父山,西南流,注于白水,南面有汉光武故宅,后汉人苏伯阿曾在此“望气”,称白水乡光武宅有郁郁葱葱的兴旺佳气。陈子昂借此慨叹郁郁葱葱之气已经中断消失了。“苍烟断”、“晚气孤”,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他对时政的忧心焦虑。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B项,“礼士招贤万古名,高台依旧对燕城”中礼士招贤:指燕昭王为雪国耻招贤纳士的典故。燕城:指时的首都,燕昭王曾经在这里高筑金台招贤纳士。C项,“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中典故:“刘项”,刘邦和项羽,秦末两支主要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不读书:刘邦年青时是市井无赖,项羽年青时习武,两人都没读多少书。D项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典故是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积善之方

袁了凡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试以往事之。杨少师荣,建宁人。世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之。后生少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为之颜。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因撤己之米,煮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又俱为名臣。

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公复禀曰:“辇毂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尚书为奏,允其议。时公亦差减刑之列,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夫人后生应埙、应坤、应俊,皆显官。   

……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是有非;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何谓真假?有益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府,子贡赎人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乃知人之为善,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

(选自《了凡四训》第三篇,有删减)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试以往事之             征:证明

B. 少师父生               逮:追踪

C. 遂依其所指而之         窆:安葬

D. 宰为之颜               霁:和缓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济渡为生              煮粥食囚

B. 辇毂下,尚多冤民        是故人行善

C. 有益人是善              皆受金

D. 怒犹未息                子贡赎人不受金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顾则囚人堪悯        (如果只)顾自家人,那么囚犯就太可怜了。

B. 密疏其事,以白堂官     他秘密地把这件事写成公文告诉了刑部堂官。

C. 时公亦差减刑之列       当时屠康僖也差点进入减刑行列

D. 为善而不穷理           做善事却不知探究做善事的道理

4.请翻译下列原文中的句子

①孔子闻而恶之曰:“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②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

5.填空。

①根据前三段内容,用一个熟语概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意思是__________

②“善”的甲骨文写法是即羊,意思是“祥”;即眼睛,意在强调“看见”;

可见“善”的造字本义是眼神安祥亲和。由此推断,“善”属于六种造字法中的_______

6.文末作者说“人之为善,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不仅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借鉴,而且也早已经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并以木构架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采用木构架结构的优点很多。这种结构能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的不同随意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度,选取合适的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木构架结构使得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这也是木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还有,木框架也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已很少见到了。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型殿阁楼台,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三是“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是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的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些建筑物还采用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此外,由这种木构架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斗拱”。斗拱的位置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而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也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材料二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既然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就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和等级观念。

中国传统建筑一直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古代众多建筑物中不难看出,我国古代建筑物多基于合适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修建的,充分体现了就地取材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大多是土、木、石,这些材料本身就是取于大自然,砖、瓦虽然是烧制而成,但成分仍是黏土。因此,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修建成的建筑物与自然环境是融合的。人居环境不仅是指建筑本身,还应包括这个建筑内外空间及其周围自然环境。中国传统建筑坚持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即以人体尺度为原则,既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等建筑,也常用小尺度的“院”不断有规律的衍生来产生雄伟的建筑群。而且建筑造型和高度还会考虑周边环境,通过跟自然的借用,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

传统建筑的颜色与封建等级有着紧密的联系,决不能简单地把颜色看作建筑的装饰手段。先秦的礼制规定:帝王的宫殿柱子为红色,诸侯的为黑色,大夫的为青色,士的为黄色。五行学说流行后,建筑中常常以青、赤、黄、白、黑象征五行。黄色在五行学说中居于最中间,因此象征了统领四方的中心,在唐朝后作为帝王的专用颜色。明清时期装饰色彩的等级也有明文规定,青、赤、黄为统治阶级专用色,仅能用于宫殿、寺庙等建筑,如紫禁城就采用黄色琉璃瓦、红色墙体,檐下为青绿色的彩绘。百姓民居则只能使用灰色的砖瓦,木构件也要保留原色,不得施以彩绘。帝王贵族一般都回避白色,只有老百姓的房屋以白色涂墙。

材料三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体现了“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建筑理念,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馆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形似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拱,但对传统的斗拱造型有了大胆的革新,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建筑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而主体四周外露的梁头和屋顶平台纵横交错的建筑梁架,演绎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元素和建筑形态要素的当代传承,体现了技术美与艺术美的统一。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还构成了一个“福荫庇护”的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中国馆充分利用象征隐喻的表现手法,造型简洁,雕塑感强。国家馆是由四组巨柱托起的倒金字塔型主体建筑,从远处眺望或在下面仰视,很像一个古代的“冠帽”、一个储存谷物的“仓”,故被誉为“东方之冠”、“天下粮仓”。地区馆屋顶有“新九洲清晏”的花园,依地势和气候布置“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八类中国典型地貌景观,呈半月形围在“东方之冠”的周围,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共同融在一起。总建筑师何镜堂院士说,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如同雕塑高耸于上,宛如天下粮仓; 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福泽神州、富庶四方。

“东方之冠”自上而下,体现刚性,传达力量感和权威感; 而建筑表面镌刻着中国古代叠篆文字的地区馆,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也体现了“开放、柔性、亲民”的国家形象,向人们展现着热情欢迎、包容接纳的姿态。而以大面积的“中国红”———“故宫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色彩夺目且沉稳大气,象征着中华民族“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易被世界理解和接受。

中国馆向世人展现了完整统一的空间艺术,从外观到内部的布局设计,既突出了中国元素和中国特色,又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

1.下列不属于木构架结构优点的一项是

A. 便于施工    B. 便于维护    C. 安全廉价    D. 就地取材

2.下列木架结构图属于“井干式”的一项是

A.     B.

C.

3.下列关于“斗拱”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斗形和弓形的两块木料组成的构件。

B. 形状下小上大,逐层向外挑出。

C. 兼有实用性和装饰性,且做法多样。

D. 明清后斗拱逐渐失去实用作用。

4.根据“材料二”,不符合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思想的一项是

A. 建筑材料直接或间接从大自然中就地取材。

B. 建筑内部空间适合人居住即可,不一味追求高大。

C. 建筑外观讲究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

D. 建筑群追求建筑空间和高度的雄伟。

5.下列文句没有体现材料二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一项是

A.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王勃《滕王阁序》)

B.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杜牧《阿房宫赋》)

C.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

D.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下列对传统建筑颜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建筑的颜色既是装饰又反映等级。

B. 历代帝王的宫殿装饰中都以黄色为尊。

C.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中的柱子是黑色。

D. 《红楼梦》中荣国府屋顶不应是黄色。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馆的布局隐喻着天与地的关系。

B. 中国馆的整体建筑风格刚柔相济。

C. 国家馆的外型像斗拱、冠帽、粮仓。

D. 地区馆屋顶的花园寓意福泽神州。

8.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概括,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怎样体现了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继承与创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实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把市场做规范。于是他把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探索半人马座α星在目前是科幻,____不排除人类科技进一步发展后,未来可以实现这种设想,____那也只是将来时。从眼下的现实来看,霍金能提出这种想法完全依赖于现有科技的发展和现实水平。具体而言,____霍金要表达各种思想和学说,包括人类探索半人马座α星,____必须要依赖他不可须臾离开的轮椅。轮椅____是霍金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有了它,霍金才能与他人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目前探索半人马座α星的科幻想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尽管  但    但    即便   也    不仅

B. 虽然  但是  所以  如果   那么  不仅

C. 尽管  但    因此  只要   就    就

D. 因为  所以  但    即便   也    就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 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前四史”是指:(   )

A.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三国志》

B. 《国语》 、  《左传》 、  《战国策》 、《史记》

C. 《左传》 、  《战国策》 、《史记》 、  《资治通鉴》

D. 《战国策》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