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注] 白居易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注]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此诗作于开成二年(837),作者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前两联,字面上是抒写诗友聚会时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

B.“十千沽一斗”是倾注豪情的比喻,一个“共”字体现出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

C.颈联,具体描写“闲饮”的细节和过程,这里的“闲”是怡养天性的悠闲,借知识的游戏来怡情养性是假,排遣寂寞无聊才是真。

D.尾联,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一个“更”字开拓出“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

E.这首诗题为“闲饮”,表面上抒写解囊沽酒、豪爽痛饮的旷达与闲适,深藏的却是闲而不适、醉而不能忘忧的复杂情感。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5)BC (2) 尾联表现了刘、白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人在醉乡中才能陶然,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写法上借助想象,虚写菊黄酒熟,共醉陶然的情形。(或答:以乐写忧,悠然的心态更显出哀伤之情。 【解析】试题分析:(1)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倾注豪情的比喻”有误,应为“倾注豪情的夸张”。C项,“怡养天性的悠闲”有误,实际上是“身闲而心未尝闲”。 (2)本题要求理解尾联表达的情感,并分析其表现手法,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情感,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诗歌内容。抓住最后一联理解其内容,领悟背后表达的情感。“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意思是,等菊花开放,家里的酒酿好时,我再与君一醉方休。写出了诗人与刘禹锡的深情厚谊。结合诗歌背景理解,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政治上共遭冷遇,使两位挚友更为心心相印。因此这种共醉陶然的情景却包含着无奈的哀伤,作答时,要理清这两层意思。这两句内容是诗人设想内容,虚写菊黄酒熟,共醉陶然的情形,并不是眼前之景,手法上可以判断为借助想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苏小小,钱塘名妓。②柿蒂:丝织品上的花纹。③梨花:梨花春,酒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突出杭州城濒江临海的特点,有笼住全篇之势。

B.颔联“入”字,由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传入庙中的滚滚涛声,气象雄浑。

C.“藏”写极目远望之景,写出了繁华的秦楼楚馆掩不住柳色的盎然生机,旖旎动人。

D.“梨花”只是说梨花酒,描写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

E.尾联又把目光移到远处,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勾画出西湖的妩媚秀丽。

(2)颔联用“伍员”和“苏小”的典故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补写下面的空缺处。

(1)姊妹弟兄皆列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宫粉黛无颜色。

(2)_______________,宛转娥眉马前死。______________,旌旗无光日色薄。

(3)归来池苑皆依旧,________________。夕殿萤飞思悄然,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梨花一枝春带雨。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令天下父母心            遂:于是

B. 感君王辗转思              为:为了

C. 似霓裳羽衣舞              犹:还

D. 云鬓半偏睡觉              新:刚刚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可怜光彩生门户    B. 迟迟钟鼓初长夜

C. 遂教方士殷勤    D. 其中绰约多仙子

 

查看答案

阅读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玩偶之家》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娜 拉 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 拉 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

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 拉 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 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老婆。

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拘束,我也不受你的拘束。双方都有绝对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 连戒指都要还?

娜 拉 要还。

海尔茂 拿去。

娜 拉 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搁在这儿。……

海尔茂 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

娜 拉 嗯,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 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生人?

娜 拉 (拿走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 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 拉 改变到咱们在一块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爱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愤然离家出走。

1.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生人”指的是谁?对此二者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2.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什么?

3.娜拉说:“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4.联系剧情,说说舞台说明“穿外套”“围披肩”“拿手提包”的作用。

5.《玩偶之家》的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对这个结尾,萧伯纳的评论是“在她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