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丰收的秋天远去,萧瑟的冬日降临了...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丰收的秋天远去,萧瑟的冬日降临了,曾经活跃在田野里的各种动物都已烟消云散,雪花满天飞舞着,为大地披上了一身银白色的服装。

②会议上,周小川对绿色全融的数据如数家珍,并表示目前大约有10%的货款是绿色货款。

③这些追求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一脉相承。植根于中国千百年历史文化传统,不需要刻意的说教,便可化为中国少年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

④南怀瑾先生虽屡遭磨难,却矢志不渝,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夜以继日。宵衣旰食,先后出版了三十多部专著。

⑤“金刚酥”称誉湖北,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就连回乡探亲的华侨也要多带几盒,这使得这一襄阳地方特色小吃大有洛阳纸贵的味道。

⑥随着我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加剧,“老漂族”这个群体将会越来越壮大,他们的晚年生活虽然有含饴弄孙之乐,却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①“烟消云散”:形容事物消失净尽。也说云消雾散。不合语境,应改为“销声匿迹”。②“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使用正确。排除C项、D项。③“一脉相承”: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使用正确。④“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不合语境。⑤“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合语境。⑥“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闲适生活的乐趣。综上,B项使用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为人比较鲁莽,经常是有话就说,有问就答,不管三七二十一,对弟子的这种草率的性格,孔子有时规劝他,要他在生活中一定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求知原则。

(2)刘禹镉《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绿、青颜色点明自己恬淡中充满生机的生活状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原州城呈张责从事

魏  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寒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本诗以反问开篇,呼喊出了压抑在诗人心中的愁情。

B. 这是一首抒发羁旅愁情的七律,首尾二联抒情,中间二联写景,景与情谐。

C. 此诗写景,景象萧瑟;抒情,情感悲怆,同诗人描述隐逸生活的诗相比,境界迥然不同,可见诗境是随处境、心境而异的。

D. 后两联二十八字,展示了“塞下秋来风景异”的边塞风光,此种风景,在客子眼中,无处不牵惹起他的愁情。

E. “数声塞角高还咽”,这向晚的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悲凉凄切,在诗人羁旅的心境上,又平添了几多哀愁。

2.全诗表达出了诗人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秦纮,字世缨,单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御史。劾治内官傅锁儿罪,谏止江南采翠毛、鱼①等使。权贵忌之,蜚语闻。会考察,坐谪湖广驿丞。成化十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奏镇国将军奇涧等罪。奇涧父庆成王钟镒为奏辩,且诬纮。帝重违王意,逮纮下法司治,事皆无验。而内官尚亨籍纮家,以所得敝衣数事奏。帝叹曰:“纮贫一至此耶?”赐钞万贯旌之。

小王子数万骑寇大同,长驱入顺圣川,掠宣府境。纮与总兵官周玉等邀击,遁去。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

弘治元年以王恕荐,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总镇府故有赏功所,岁储金钱数万,费出无经,宜从都御史勾稽。广、潮、南、韶多盗,当设社学,编保甲,以绝盗源。”帝悉从其请。纮之初莅镇也,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暴,逮下狱。景亦讦纮,勘无左证,法司当景死。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纮不已。诏并逮纮,廷鞫②卒无罪。诏宥景死,夺爵闲住,而纮亦罢归。大臣王恕等请留纮,不纳。廷臣复连章言纮可大用。居数月,起南京户部尚书。十一年引疾去。

十四年秋,寇大入花马池,败官军孔坝沟,直抵平凉。

言者谓纮有威名,虽老可用。诏起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练壮士,兴屯田,申明号令,军声大振,遂大败寇。

十七年,以年老连章力辞,乞致仕。诏赐敕乘传归,月廪岁隶如制。明年九月卒,年八十。赠少保,谥襄毅。                       

                                        (节选自《明史·秦纮传》,有删改)

注:①鱼:指䴙䴘,一种水鸟,善于捕食小鱼、昆虫等;       ②鞫:审问。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B. 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C. 率纵私人扰商贾/ 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D. 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谪”常指“古代官吏被降职或流放”,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有“迁”“贬”“黜”等。

B. “奥援”为“暗中支持、帮助的力量;有力的靠山”之意,其中“奥”释为“深”。

C. “尚书”为古代官职名,始于战国,以后历代相承。文中指“六部”中“户部”的最高官职。

D. “廪”可解为“储存粮食的仓库”“储藏的粮食”“公家发放的粮食”等意,后来泛指俸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纮宦海沉浮,生活清贫。秦纮在官场上历经官职的升降起伏;为官多年,家产却寥寥无几,生活显得俭省、清贫。

B. 秦纮很有见识,常受重用。他对“贸易”“诉讼”等事的看法颇有见地,得到皇帝的肯定;并且多次受到朝廷重用。

C. 秦纮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秦纮不畏官宦贵族权势,多次揭露一些权贵的不法行为,如弹劾总兵官柳景贪婪暴戾等。

D. 秦纮老当益壮,勇立军功。舆论认为秦纮年纪大了但威名仍存,所以他所统领的军队声威大振,取得了卓著的军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

(2)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

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减弱。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

(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注:计算成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材料三:

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

B. 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

C. 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D. 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势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B. 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

C. 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

D. 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

E. 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配 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她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已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介绍了父亲的名字很气派,但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作者以一种欲抑先扬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阅读兴趣。

B. 小说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突出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C. 小说通过叙述父亲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塑造了“父亲”这样一个生动的小人物形象,他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D. 小说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以“父亲”为例,除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外,作者还特别重视描绘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

2.小说中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3.小说最后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画面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