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举手之劳,家兄不必客气,我是你的愚弟嘛...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举手之劳,家兄不必客气,我是你的愚弟嘛,应当效力!

B. 刚挂好您的大作,您又亲自惠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

C. 上周末,我光顾了新华书店,经理惠赠了我这本名著。

D. 对此剧本,前面李编剧的发言算是抛砖引玉,接下来我讲的算是狗尾续貂吧!

 

B 【解析】试题分析:A项,家兄:对外人称己兄;愚弟:兄长对外人谦称自己的弟弟。C项,光顾:商店敬称他人的来访;惠赠:多用于书信或交际场合,敬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D项,抛砖引玉:自谦之词,喻指先谈出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见解,试图引出别人的高见宏论;狗尾续貂:贬义词,也可用作谦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大量工业产品升级换代之际,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使中国制造能够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B. 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国家边界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会不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C.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约1 5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论坛的高级别会议。

D. 今年高招艺术类考生人数呈现增长的态势,这促使文化课成绩水涨船高,一些艺考生开始为自己文化课成绩的优劣感到担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每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似乎都与技术变革息息相关。如今,正是新的技术革命爆发的前夜。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在义工联盟中,他不仅是发起人、带头者,更是义工精神的实践者、坚守者,时时处处都处心积虑,亲力亲为。

④82岁高龄的袁隆平面对辉煌没有任何改变,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实验田,依然从北到南查看育种基地。

⑤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怜爱。

⑥自2017年6月起,经过三个月的改造,仁和花园焕然一新。如今,小区活动广场内篮球场、健身器材、桌椅等一应俱全。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看轻自己,言语失义,堵塞了别人建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深湾夜宿

王 勃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

B. 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 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 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E. 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2.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武德初,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累转黄门侍郎,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童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临奏曰:臣闻国家大典,在于赏刑,古先圣王,惟刑是恤。天下太平,应用尧、舜之典。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非是憎恶前人,止欲自为身计。以龄之受委大藩,赃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余辜。然既遣详议,终须近法。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高宗从其奏,龄之竟得流于岭外。显庆四年,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选自《旧唐书·唐临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

B.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

C.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

D.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吊丧”,指至丧家祭奠死者。唐代吊唁者多着白服,死者亲属则须着五服,五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期功。

B.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指太子所居之宫,此处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C. “岭外”,泛指南方五岭以南地区,又名岭南、岭表,岭外地区的经济、文化远远不及中原地区,被称为“蛮夷之地”。

D. “刺史”,是官职名,汉始置。“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临体恤民情,仁德爱人。他任万泉县丞时,让一些囚犯暂时回家春耕,这些囚犯感激其宽容体恤,果然全都按约定时间回到狱中。

B. 唐临生活俭朴,宽以待人。他虽在朝为官,家财丰厚,但生活节俭,不建第宅,并且十分宽谅下人,家仆几次出错他都宽厚处之。

C. 唐临执法公正,明于断狱。任主管刑法的大理卿时,执法宽严适度,他判处案件,使罪犯心服而无怨,得到高宗皇帝的赞赏。

D. 唐临刚正不阿,敢于谏言。在萧龄之量刑之事上,皇帝因看到群臣的奏议而要对萧龄之处以重刑,唐临直言奏告,使萧龄之被依法判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2)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