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贝鲁不久前刚刚递交了《公共生活信任法》的道德...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贝鲁不久前刚刚递交了《公共生活信任法》的道德法草案,旨在推行清廉执政为目的,不料被爆自家党派也有“案底”。

B. “蓝色天使”徽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徽标近似,其设计初衷是一个非强制性的生态标志来推动环保产品的生产和创新。

C. 这次火箭发射不成功只是失误,根据以往的经验,卫星虽然未能顺利入轨,但是还可以利用卫星发动机将卫星调整到预定轨道。

D. 有一些学者把智商和情商的概念应用到环保中,提出了“绿色情商”的概念,并认为这是衡量人们生态智慧高低的指标。

 

D 【解析】试题分析:A项句式杂糅,将“为目的”删掉;B项成分残缺,在“初衷是”后加上“以”;C项语序不当,将“卫星虽然”改为“虽然卫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建设雄安新区,要立足长远,充分发挥各个建设参与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步一个脚印,精雕细琢,打造出“百年工程”。

②自2016年公布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以来,特色小镇的发展偏离轨道,出现了生搬硬套、脱离实际的问题。

③从《大圣归来》到《摔跤吧!爸爸》,正是观众的口碑,才让这些好作品得以从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浮出水面,逆袭赢得高票房。

④网购平台上的“状元笔记”将一些所谓尖子生按图索骥的内容,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进行概念营销,何尝不是一种欺诈?

⑤不知道从何时起,婚闹变了味,在一些地方,闹起来没有分寸,仿佛不闹个天翻地覆就没有氛围,不折腾得七荤八素就不过瘾。

⑥在宣布同卡塔尔断交后,沙特不想与它的“邻居”再藕断丝连,不仅要求卡塔尔公民离境,连他们养在沙特的骆驼也得回老家。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③④⑥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又是对诗人自己回归自然的暗寓。

(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述曹操当年伐吴的军威之盛时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真是一代豪杰呀,接下来作者却感叹道:“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阻风江囗

(清)陈维崧

浊浪堆空,暨阳城下风涛怒。冰车铁柱,隐隐轰吴楚。

    独眺君山,且共春申语。愁如许,一杯酹汝,同看蛟龙舞。

【注释】①陈维崧:少有文名,入清后虽补为诸生,但长期未得官职,身世飘零,游食四方。②暨阳:现江西省无锡市江阴,曾为战国末期楚相黄歇的采釆邑。后文的“君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位于洞庭湖中。传“战国四君子”之一黄歇为楚幽王所杀之后,即葬于此山西麓。③春申:即春申君黄歇,曾在无锡有治水之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浊浪堆空”,侧面渲染了江风的猛烈巨大,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

B. “冰车铁柱”,状写江上巨涛,化柔性的水波为刚性的冰车和铁柱。

C. “隐隐轰吴楚”,“轰”是“轰炸”的意思,生动描绘出江涛的巨大威力。

D. “独眺君山”,词人终于出现,他极目远眺,看到了洞庭湖里的君山。

E. “且共春申语”,此时词人思接千载,与战国时期的春申君深情交谈。

2.本词中的“一杯酹汝,同看蛟龙舞”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这两句的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與,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B.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寸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C.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D.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以此推之,司马光去世时官位高且享有爵位。

B. 台谏,台官与谏官的合称,其中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谏官。

C. 右,古时就官位而言,左比右要高;就座位而言,左比右要卑,如“虚左以待”。

D. 大不敬,中国古代侵犯皇帝人身、权力及尊严的一种罪名,“十恶不赦”中的“十恶”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安世谨遵师教,也能反躬自省。在吴守礼将要查办贪官司户之时,刘安世遵照司马光“不妄语”的教诲没有揭发,事后为自己的不诚实而自责。

B. 刘安世身为谏官,敢于直言进谏。针对王安石任人唯亲的做法,他认为当时的任用官员与从前大不相同,影响甚坏;甚至参奏文彦博一班旧臣借机贪污纳贿。

C. 刘安世痛斥奸人,嘴下毫不留情。他指责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互相勾结,贪天之功,希望得到皇帝的宠幸,天下的人们将他们称为“四凶”。

D. 刘安世正身洁己,深受老师影响。他平日在家也无倦怠之态,正襟危坐,写字不用草书,不喜爱女色和钱财,他的忠孝正直都是效法老师司马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

(2)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十三五”时期出生人口有所增多,“十四五”以后受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死亡率上升的影响,人口增长势能减弱。总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此后持续下降。

(摘编自《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材料二:

2012-2016年全国人口总数及增速

注: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

(资料来源于《2016年中国人口总数统计及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析》)

材料三:

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背后的原因是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结合。在一个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社会里,人口年龄结构呈现正金字塔形,老龄人口占比较小。在一个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社会里,人口年龄结构则趋向倒金字塔形,老龄人口占比较大。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出生率在多数年份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随后,出生率开始快速下降,20世纪80年代后进一步下滑,到2000年之后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死亡率比出生率下降得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就下降到千分之七左右。最近十年死亡率略有上升,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比重越来越大,而老年人是死亡率较高的群体,因此会带动整体死亡率上升。

(摘编自王非、赵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后果及应对措施》)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开展,根本上受益于自身有利的人口结构,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与人口红利窗口正好重叠,而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减速与人口红利窗口的关闭密切相关。1985-2007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为1.58%,2008—2015年下降到0.61%,根据年龄移算,2016-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0.4%。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富裕人群闲暇追求倾向的增强,以及低龄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或劳动参与率也呈现越来越显著的下降趋势。例如,1985-2007年中国劳动参与率增长幅度为—0.07%,2008—2015年为—0.24%,未来5年估计为—0.50%。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参与率增长速度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化。中国劳动力投入增长率由1985-2007年的1.5%,下降到2008-2015年的0.36%,2016-2020年估计为—0.9%。

(摘编自张雯鑫《2016年中国劳动力投入增长率将为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我国“十三五”期间出生人口增多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密切相关,这种增长趋势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

B. 由材料二可知,2012—2016这五年间,每年的出生人数均超出了当年的死亡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左右。

C. 根据材料二可知,2012-2016这五年间,年度总人口数的增幅与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增幅是完全相同的。

D. 中国人口的出生率的下降和死亡率的下降同时出现,而最近十年死亡率的上升,与老年人比重大有关。

E.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口结构合理,由此带来中国工业规模增大,经济高速增长,这种态势直持续了30多年。

3.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