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打铁还需自身硬。(俗语) ②君子藏器于身,待时...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打铁还需自身硬。(俗语)

②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③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容若)

④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⑤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钱钟书)

⑥谁游戏人生,谁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读了以上名言警句、雅词俗语,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修炼风华,方御繁华 一位歌者因冠冕而喑哑了喉咙,便陷入平庸;一位诗人因功名而丢失了才情,就令人叹惋;一个人若因周遭的浮华而忽略对内在的修炼,就会永远地失去人生坐标。钱钟书先生有言:“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周易》中写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喧闹的浮华,做出繁华的表象,好似障眼法,乱着人的眼睛,迷了人的心。只有内心修炼出了风华,才能铸造出真正的、自己的繁华。 珍馐佳肴精美丰盛,衣服饰品别致考究,香车宝马奢华大气,别墅大厦高端张扬……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间烟火气更浓,物质享受也更大更多。但若沉迷于物欲的漩涡,物质享受也会变成苦酒砒霜。君不见,清朝八旗子弟骄奢淫逸,血性已蚀,没落将至,警世醒世! 历史的车轮掀起滚滚沙尘,而其中却有一片高爽之地,云蒸霞蔚。魏晋名士不再问世俗功利,不再顾世俗眼光,集聚竹林,清谈饮酒;屈原路漫漫而上下求索,“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卓文君蛾眉轻敛,当垆卖酒,生活贫贱却难掩其芳华……学会修炼人生的风华,无论冰雪砭骨或烈日炎炎,为自己更添一抹繁华。 当下,物质日益丰富,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提倡修炼内心已迫在眉睫。三鹿、雅士利等品牌奶粉中检测出三聚氰胺,‚肾结石婴儿‛事件震惊了全国。个人道德建设之于个体、之于国家,都显得必要而紧迫。 以节操立世,炼自身风华,却并不意味着对物质生活的绝对否定。 张九龄、欧阳修、范仲淹凭过人才识登上官场巅峰,功勋卓著,岑参、陆游、辛弃疾渴望杀敌报国,立功边塞,他们一身风骨,并未因功与利的浮名减去半分,甚至因为功名而为人生增色了许多。 他们背负着功名的包袱,于文化高峰上行走。若不能保持内心的淡然宁静,则要么凄凄然被功名压死,要么惶惶然迷失于仕途。但他们没有,而是在功名之上书写了自己的繁华。这便足以见得那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超脱。 怎样的人生才叫做“繁华”?不是灯红酒绿,不是人海茫茫,更不要悲壮,不要奇丽,只要葆有一份忠贞、一种胸怀、一种气度……一种风华。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名言叠合式作文。以名言为材料的作文题,发展到今天,形式与内容都有了显著变化,不再是简单地求同辨异所能解决。这就是以2017年高考全国卷 2 为代表的名言叠合式作文题。这道题相较于今年全国卷2作文题来说,难度略低。在叠合上要求的不是以二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而是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而且六句名言理解难度不是很大,多为学生所熟悉。名言叠合难点不在叠合本身,而在于合理引用。合理引用的前提是对名句有确切的理解与把握。 ①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一句俗语,意思是人要有过硬本领。这句话引申为律人先律己,自己要有良好的素质充实自己、韬光养晦。可立意为:培养素质、律人律己。 ②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周易》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可立意为:1、俯下身子充实和提升自己,要有学问与能力;2、机会总是给有充分准备的人留着;3、懂得韬光养晦,隐忍待发。误解是:为人要低调。 ③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容若)。这句诗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可立意为:珍惜曾经的美好,与朋友交当始终如一,主宰自己、珍惜人生。 ④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出自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可立意为:人生无常,世事易泯。不计较得失的达观态度 ,不必急于成功,贵在经历。 ⑤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钱钟书)。正确的理解是:不为门外的繁华与喧嚣所动,守住内心的宁静与充实,要能抵抗住诱惑。可作这样的延伸理【解析】 1、壮大内在的自我。2、尘世的繁华虽好,但是有太多的无奈和身不由己。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世事怎般变幻,烟雨依旧,浮生若梦,这样的繁华缺少了一股该有的人情味,它属于整个时代,但并不一定属于你。3、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繁华。风来,便迎着风奔跑;雨来,就在雨中微笑。不怨不恨,不痴不癫,不嗔不怒,在岁月中行走,在经历中成熟,在沉淀中坚持,在优雅中迸发。4、征服喧嚣不息的世界和浮躁不安的生命。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⑥谁游戏人生,谁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第四句主旨显豁,这就是不能游戏人生,要学会主宰自己,不做奴隶。误解是:人要自力更生。 合理引用的关键,是找到名句间的联系点与落足点。①与②句叠合,前者抓“自身硬”,后者 强调要“待时动”就得“藏其器”,其立 意是:人要有过硬本领,胸中有学问、韬略与才干,这样才能得到社会认可。第②句和第⑤句叠合,前者抓“藏器于身”,后者抓否定词“不是”,其立意是:壮大并发展内在精神(包括思想、品德、 才干),经得起外来诱惑。第③句和第④句也是可以叠合的,其立意是:人生四处漂泊,要珍惜并留住美好。第⑤句和第⑥句同样可以叠合,其立意是:学会主宰自己,不为浮华和名利所诱惑。第③句和第⑥句还是可以叠合,其立意是:人活在世上,不能游戏人生,要留下精彩。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叠合。所要注意的是,名句间的联系点笼统地来说,这就是“人生”,当然要叠合,我们还要寻找 更细的接合点。但如果抛开“人生”来谈,未免有些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文化是强国的根本,中国作为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须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不断地总结出强国经验,这些经验势必引领华夏民族走向复兴和强盛。在传媒界,电视广播栏目也相继推出许多关于国学教育的文化栏目,这些举措必定能避免国学的曲高和寡。可以说,只要在大众传播和教育的相互助力下,传统文化就一定会迎来兴盛发展的春天。

①强国经验不一定引领华夏民族走向复兴和强盛。

__________

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5年高考新课标2卷)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貼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_____。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__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___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題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和你之间的友谊没得说,我们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珍贵“文物”惠存着呢。

B. 在朋友的聚会上,偶遇了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我很客气地说:想了解贵公司,望指点,不胜感激。

C. 在一次讨论会上,我首先发言说:作为这个行业较早的参与者,各位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D. 先生们,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自费出国旅游人数持续攀升,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也对这个攀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B. 国家短道队人员于青岛集训期间发生了严重的内部冲突,中心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青岛对此事件进行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C. 挂了16年“小康县”头衔的大同县主动“戴穷帽”,以享受“国家扶贫重点县”待遇,这种从“小康”到“贫困”的滑稽转身,折射了“扶贫县”评选机制的公平与否。

D.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成员在新疆的精彩旅程,受到了新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积极配合,并给予了很高评价。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自1993年首次出现以来,“任仲平”总会在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发生时,发出黄钟大吕之声。

②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③蔡英文麻烦不断,四面楚歌,对内外交困的“执政”危机,她疾首蹙额,一筹莫展,台湾民众也逐渐由先前的“期望”转为“观望”乃至“失望”。

④近日各处人员有不告假而行者,有久假不归,托故续假者,有散于各地自由行动者,若不严加惩处,必致纪律扫地。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