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 年2 月,央视推出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 年2 月,央视推出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由董卿担任制作人和主持人。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相较单纯的朗读,节目拆解为三大部分:嘉宾讲述个人故事、嘉宾朗读、读后专家解读。这档节目,没有复杂的形式,只有一个人、一段故事、一段文。节目播出后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随即“文化飨宴”“综艺清流”“唤醒文学”等堪称殊荣的标签出现。然而,也有人对此不看好,说“碎片化朗读”“名人光环”等挽救不了国人甚少读书和不爱阅读的事实……

作为中学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这剂药“治标而不治本”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里,人们也许早已忘却了“文化”这个词的真实意义。而《朗读者》的出现,无疑为日渐模糊的文化世界添上了一笔清晰的色彩,以“朗读”这一古老而又寻常的形式,减缓了人们忘却的速度。 但是,这剂良药,恐怕只治标不治本。 诚然,《朗读者》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能够以一种简单而不失雅趣的方式,对国人的阅读兴趣起到一种唤醒的作用,实是它难能可贵之处,也是其拥有如此高的口碑的原因。但是,它也仅仅只是一档电视节目,是大众媒体的一部分,这也就体现了《朗读者》势必存在着它的舆论性与为收获收视率而展现的“名人效应”。尽管请一些名人做朗读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让观众产生更强烈的共鸣,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纯粹是一种逢场作戏的表演效果,或者说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手段?那些名人,在台下的时候,是否也如台上那般痴迷于阅读?这是我们常人所不知道的。因此,“名人效应”的背后,还隐藏着蒙蔽性甚至欺骗性。这种“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证明不了太多东西。 其次,正如上文所述,《朗读者》是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的,因此还存在着一个时效性的问题。人们对他的喜爱或者追捧,可能只是出于新鲜感,或者说一时兴起。但《朗读者》带来的文化效应能否持续下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今的文化社会,“快餐式阅读”盛行,那么有没有可能人们把《朗读者》也当做是一种“快餐”来对待呢?捧起书本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困难在于要“捧得住”,让自己不只因为“一时兴起”才拿起书本阅读。《朗读者》这股清流,对国人不爱阅读的现状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热爱阅读的人无需节目的推动;而不爱阅读的人,很难通过几期节目就改变他们的习惯与阅读取向。 所以,可以说《朗读者》造成的文化冲击只达到了浅层。国人“读书少”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它需要的是国人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而这种觉醒是要建立在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对文化生存状态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在这之前,恐怕一切外力的推动作用都只会是“治标不治本”。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准确的说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做好此类作文的关键是把握好审题立意。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是央视推出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材料主要包括节目的宗旨、节目组成、以及播出后观众的反响,要求你以中学生的身份写一篇表达自己看法的文章。 我们可以确定本题的立意: 正向立意:(1)《朗读者》以大众表达自我的想法为基础,同时又为大众尤其是草根群众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也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寻找优秀的文章和作品。 (2)与许多低俗娱乐相比,《朗读者》带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称之为清流算不得殊荣。 (3)《朗读者》把握了方向,为扭转社会风气做出贡献。 (4)因为人们都愿意展现自己更优秀的一面,所以许多高品质的文章和故事被挖掘,形成了一种具有价值的筛选和淘洗。 (5)即使是碎片化阅读,也是有目的的碎片化。在碎片中,展示的虽是冰山一角,但糅合了朗读者的经历与情感,经典的诠释,以及积极的引领。 (6)浮躁的人性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逐渐曝光,人们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己,而文学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灵魂的共鸣,心灵的呼应。《朗读者》不同于八卦新闻的低俗娱乐,不同于时事热点的理性纪实,它在认真地向观众讲述文学,修整人们内心的纹路。 反向立意:(1)《朗读者》的热捧却暗含着文化的隐忧。因为它恰恰说明了当下中国民众对文化享用的渴求与实际文化资源的供给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 (2)为追求收视率的“名人效应”,也许是更注重其中的表演效果和商业效益。 (3)《朗读者》的碎片化阅读,充其量还是一种“快餐阅读”,很难通过几期节目来实现大众阅读兴趣的助推。 (4)《朗读者》形成的文化冲击只是抵达了浅层。国人“读书少”“缺乏阅读”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需要文化意识的觉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提取材料的要点,,回答问题,不超过30个字(含标点符号)。

有些月收入千余元的年青人,却热衷于买一些顶级品牌的小配件,如领带、皮鞋、皮包等。有一些年轻的白领节衣缩食购买奢侈品,不是出于实用的考虑,而是把它作为“成功人士”、“社会地位”以及“美好生活”的象征。有学者据此认为,“消费主义”已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主宰。

从以上材料可知,学者所谓的“消费主义”体现的是这样一种理念:

 

查看答案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很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物, ①__________,比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②_________,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③______。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查看答案

有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者孟子的名句写毕业赠言,下列赠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A. 高中三年,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十分敬佩。

B. 希望你时时刻刻记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C. 铭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

D. 困难是暂时的,切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村庄改造在保护“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传统民俗、民居得到了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接受熏陶。

B. 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C. 谈到易建联在湖人队的遭遇,特邀评论员马健讲起他在美国打篮球的种种不易,接着,又对目前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的选人制度做出尖锐批评。

D. MG 平台在整个游戏产业链中,占据了中游资源,不仅成为海外市场拓展的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市场应用的领跑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不温不火、缠绵悱恻的唱腔。

②日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③马云的第一家无人超市“淘咖啡”在杭州开业,整个城市都疯狂了。市民排着长龙等候入场,甚至出现了重足而立的火爆场面。

④由好莱坞大导演卡梅隆执导的超级巨片《阿凡达》狗尾续貂,第一部续集将在今年 9月正式开机,并且率先开拍外星球的场景。

⑤韩国空军远程空对地导弹今年6 月进行发射训练时坠毁,然而,韩国空军方面5 个月来对此一直秘而不宣

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想得开便自我解脱,想不开必然自寻烦恼,甚至到老仍耿耿于怀,真是何苦来!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