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外卖正给全球带来一场生态浩劫。”近日,朋...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外卖正给全球带来一场生态浩劫。”近日,朋友圈流传一条呼吁公众减少、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微信,希望通过改变消费习惯来缓解塑料污染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如果仅从消费端产生的数量来看,全国每天丢弃的外卖一次性餐具至少2000万个,由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渠道不畅,它们中大部分最终变成了垃圾,不得不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置。无论从能源浪费的角度,还是从加重城市运行负担和环境污染风险的角度,外卖一次性餐具带来的污染问题都已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电视机生产厂家在建立一条生产线的同时,还要建立另一条生产线,负责回收物的拆解再利用,又称“静脉生产线”。回收的产品,拆解后根据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零部件还是好的,符合新产品要求,可以回到新产品生产线上,实现循环利用;零部件已经过时了,就用来生产二手机,以很低的价格出租或出售;最后一种情况,无法回收再利用的,进行分类粉碎,作为原料重新进入生产线。

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请就解决中国外卖一次性塑料餐具污染问题提出你的三条建议,每条建议不超过2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民众应提高环保意识,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 ②政府应用法律手段,强制生产厂家回收塑料餐具。 ③生产厂家应加大技术投入,实现回收产品循环利用。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认真分析材料内容,由材料的第一段内容“近日,朋友圈流传一条呼吁公众减少、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微信,希望通过改变消费习惯来缓解塑料污染问题”,可以提出建议为:广大民众应提高环保意识,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由德国的做法可以提出建议为:政府应用法律手段强制生产厂家回收塑料餐具,国家应加大技术投入、实现回收产品循环利用等。所提建议合理、有利于环保即可,但不能完全脱离材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多年不见的老朋友送了我一份大礼,我推辞不了,只好笑纳了。

B. 8月12日是贵校70周年校庆的日子,作为市长,我一定光临。

C. 我们家的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数学对我这样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很能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B. “辽宁舰”指挥员的“起飞手势”成为亮点,经过电视、报刊、网络和媒体的报道与转载,受到了国人的热情追捧,被争相模仿。

C. 近年中小学校安全事故频发,为保障学生安全,各中小学校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 单从反腐机构来讲,可能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样多的反腐部门。在党内,有纪检;在政府,有监察和审计;在司法,有检察。这三家反腐主体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有序开展反腐工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国庆前夕,天高云淡,红叶灿烂,我们一家三口轻装简从,背起行囊,徒步走进一个幽静的山谷,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②在这里栖息,可以让您找到返璞归真的情趣,体验修身养性的愉悦,享受大自然的绿色恩赐,修复日月在脸上刻下的年轮。

③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当时也是备受排挤的,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检验,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这些作品才是不废江河的珍品。

④消费者入住酒店,最关心的当然是服务质量,酒店管理方和消费者如果能够互相包容,相敬如宾,相关纠纷就不可能发生。

⑤今年秋天在省城举办的这次展览,展出的剪纸作品名目繁多,品种多样,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目瞪口呆

⑥再回兴义,抚今追昔,往日与胡耀邦同志一同工作过的情景历历在目,于是写下这篇文章,以寄托我对耀邦同志的深深怀念。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感情不专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自己用荷叶荷花做衣裳,表现了诗人超尘脱俗的高洁品格。

(3) 针对魏晋名士所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两句来批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①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②。平生事③,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①王禹偁: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为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后病死。②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③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词人的心绪。

B. “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词人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C. “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

D. 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夭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E. “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词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高远志向,以物衬人。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