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这不是愚人节的假话,而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雄安新区,是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让北京成为单纯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一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梁思成早在60多年前就提出过。他建议在完整保护旧城的基础上,在北京城外的西郊建设新的行政中心,把城市分为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功能区,让古城和新城交相辉映。只是,这一建议非但没有被采纳,梁思成还遭到了严厉的批判。于是古都北京的城墙被拆了、牌楼倒下了、护城河不见了,元、明、清三代首都的轮廓,基本消失殆尽……这座经历了多年战火,八国联军没有拆,日本侵华没有拆的伟大古城,最终毁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无独有偶,也是60年前,马寅初于1957年提出了“新人口论”,认为我国应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结果马寅初因这一理论被戴上“马尔萨斯主义”的帽子,遭到无理批判。直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才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错批一人,少了名城,是说梁思成;错批一人,多生几亿,是说马寅初。
要求:自选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数量庞大、异彩纷呈的文物,这些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____________。但长期以来,对于如何善待文物,一直存在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待文物只能保护,不能开发利用,一旦开发利用便会导致破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文物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____________:一种是保护不力,一些古建筑、古遗址等残破不堪、无人问津;____________,大拆大建,过度搞商业开发,一些文物伤痕累累甚至灰飞烟灭。
典例(2017·课标全国卷III)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毫无疑问已经是近十年的“剧王”,我们追剧的原因是其内容贴近现实、人物形象丰满和老戏骨们表演给力造成的。
B.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发展新区,雄安的前途不可限量,发展的前景值得期待。
C. 目前很多房企在加强成本控制以及资金周转速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两方面的发展终究会遇到瓶颈,房企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战略转型。
D. 绣花是慢工出细活,刺绣需要精心、耐心和恒心,其实,岂止是脱贫攻坚需要“绣花”功夫,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不可。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诗歌解读就是专家也未必在行,特别是将汉以前的古体诗拿给讲授古代文学的老师解读,也不见得句句都是十分到位的真知灼见。
②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③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逐渐加深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两国之间的友好睦邻关系。
④面对灾害他奋不顾身,用行动阐释着大爱无疆,可灾害过后回到家,老父亲已经去世半月。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⑤中国文坛对莫言作品中所展现的高密东北乡的特点曾经多有批判之声,可自从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纷至沓来。
⑥一些美国高中追求博雅教育,固然是为了提升学生进入常春藤高校的竞争力,更是为了让学生触类旁通到其他领域。
A. ①②③ B. ③④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