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文言文阅读 明山宾,字孝若,平原鬲人也。父僧绍,隐居不仕,宋末国子博士征,...

(一)文言文阅读

明山宾,字孝若,平原鬲人也。父僧绍,隐居不仕,宋末国子博士征,不就。

山宾七岁能言名理,十三博通经传,居丧尽札。服阕,州辟从事史;兄仲璋婴痼疾,家道屡空,山宾乃行干禄。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梁台建,迁治书侍御史,掌治吉礼。时初置五经博士,山宾首膺其选。迁北中郎谘议参军,侍皇太子读。天监十五年,出为持节、督缘淮诸军事、征远将军、北兖州刺史。普通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四年,迁散骑常侍,领青、冀二州大中正。东宫新置学士,又以山宾居之,俄以本官兼国子祭酒。

初,山宾在州,所部平陆县不稔,启出仓米以赡人。后刺吏检州曹,失簿书,以山宾为耗阙,有司追责,籍其宅入官,山宾默不自理,更市地造宅。昭明太子闻筑室不就,有令日:“明祭酒虽出抚大藩,拥旄推毂,珥金拖紫,而恒事屡空。闻构字未成:今送薄助。”

山宾性笃实,家中尝乏用,货所乘牛。既售受钱,乃谓买主日:“此牛经惠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买主遽追取钱。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日:“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五年,又为国子博士,常侍、中正如故。其年以本官假节,权摄北兖州事。大通元年,卒,时年八十五。昭明太子为举哀,赙钱十万,布百匹,并使舍人王颙监护丧事。又与前司徒左长史殷芸令日:“北兖信至,明常侍遂至殒逝,闻之伤怛。此贤儒术该通,志用稽古,温厚淳和,伦雅弘笃。授经以来,迄今二纪。……追忆谈绪,皆为悲端,往矣知何!”

山宾累居学官,甚有训导之益,然性颇疏通,接于诸生,多所狎比,人皆爱之。

(节选自《梁书·二十七卷·列传第二十一》,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宾首鹰其选    膺:承当    B. 治差已久    差:病愈

C. 此贤儒术该通    该:应该    D. 迄今二纪    纪:十二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合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教国家化由此开端。

B. 普通,梁武帝萧衍的年号。中国古代帝王用年号纪年,为了避免混乱,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 昭明太子,是梁武帝长子萧统,昭明是其谥号。曾主持编选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

D. 权摄,指暂代官职。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代理或兼任官职意思的词语,还有”“” “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山宾聪明早慧,博学知礼。七岁便能讲清楚事物的是非道理,十三岁博通经书传注,服丧恪尽礼节。

B. 明山宾体恤民情,仁厚宽容。昭明太子分外肯定他能体恤民情,不计得失,因此出资帮助他修房子。

C. 明山宾淳朴老实,恪守诚信。山宾卖牛本已成交,他却告诉买主,牛曾经生病,可能旧病复发。

D. 明山宾性格通达,平易近人。他长期担任学官,给了学生很多有益的教导,与学生交往亲切随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服阕,州辟从事史;兄仲璋婴瘸疾,家道屡空,山宾乃行干禄。

(2)初,山宾在州,所部平陆县不稔,启出仓米以赡人。

 

1.C 2.B 3.B 4.(1)(明山宾)服丧期满,州中征用为从事史;他的哥哥明仲璋被经久不愈的病缠绕,家境贫穷,明山宾于是求取官职(来接济家庭)。 (2)当初,明山宾在州府时,所管辖的平陆县歉收,(他)开仓放粮来赈济民众。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C项,“该”,结合后面内容“志用稽古,温厚淳和,伦雅弘笃”分析可知,应该译为完备。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B项,“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普通”就是梁武帝的第二个年号。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B项,结合文本第三节内容“以山宾为耗阙,有司追责,籍其宅入官,山宾默不自理,更市地造宅。昭明太子闻筑室不就,有令日”分析可知,“出资帮助他修房子”原因分析错误。 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1)补充句首主语“明山宾”,“辟”译为征用,“婴”译为被……缠绕,“乃”译为于是。(2)“部”译为管辖,“稔”译为庄稼成熟,“赡”译为赈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海外购物,买的是啥

我国居民消费特别是高端消费流向海外,是近年消费市场的一个显著新特点。我国游客海外消费不仅连续几年位居全球第一,跨境电商、海外代购等消费增速同样引人注目。

买质量:生活用品“扫”个遍

海外购物,这个曾经“高大上”的事,已经走进了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近年来,面膜、牙膏等日用品也成为中国游客瞄准的对象。在一些国家主要供当地人消费的连锁超市,常常会看到中国游客扫货的情景。

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葛非说:“除了价格便宜,安全性也是选择海外购物的重要原因。”“海外购物热是国内消费品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荆林波认为,客观地讲,国内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服务离国际先进水平确实有一定差距。近年来,中国制造加快升级,但优质消费品供给仍落后于居民消费需求,供需两端不适应、不匹配。

买新鲜:个性商品抢断货

调查显示,我国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化妆品市场。但由于境外价格水平、商品类型等方面的优势,化妆品总是中国游客出国购物的重点。总体而言,我国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但就产品的创新能力、换代速度看,在化妆品、家居、医护等许多细分行业,供给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

“中国不缺乏消费需求,而是缺乏拴住消费者的功力。”荆林波说,国内企业应该及时关注消费潮流、消费需求的变化,加快产品创新、升级换代,使产品更加人性化、功效更加多元化,从而更加适应千姿百态的百姓生活。

买品牌:文化内涵被看好

北京某银行职员王洋认为,中国游客在欧美市场购买“大品牌”商品,不仅是因为价格相对便宜,更看重这些品牌背后的文化底蕴。“比如,施华洛士奇水晶之所以有名,并非因为其材质有什么不同,完全是因为该品牌创立120年来,凭借其独特的切割工艺、时尚的设计理念、成功的商业宣传,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国内企业无法相比的。”她坦言,但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价格,国内专柜没法跟国外相比,“这也是游客出国盯着一线品牌‘狂扫’的原因。”“海外消费热,消费者买的是商品质量,也是品牌文化。”荆林波认为,市场需求决定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追求更有品味格调的生活。

(摘自2016年1月15日《人民日报》,记者杜海涛)

材料二:

我国境外消费连续三年居全球第一

近年来,我国的境外消费增长趋势明显。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平均每年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2014年境外消费规模高达1648亿美元,占全球境外消费市场份额的10%以上,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8%。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达6.3万亿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随着跨境电商、海外代购等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旅游购物”正由一次性消费向长期性代购转变,且群体效仿、消费粘性明显。许多中国游客在通过旅游接触过海外商品后,再通过互联网代购、导游代购、朋友代购等途径,逐步将“境外购物”转变为长期行为。 

(摘自《人民日报》尚文整理)

材料三:

海外代购渐受青睐专家提醒注意权衡海淘利弊

随着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升,不少人开始青睐直接通过海外网站的网购成为海淘族。大家为什么要到海外网站购物?这里程序很多,包括海关政策、跨国运输、折扣点位、款式等,有很麻烦的一套程序,能便宜吗?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包华、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胡钢进行点评。

包华:国外很多产品,尤其是奢侈品,价格跟中国大陆地区销售价格差异比较大。其次,有一些产品国外在销售,国内没有的。

胡钢:所谓海淘就是国际代购。有网友在海淘过程中遇到比如黑网站、信用卡盗刷、产品损坏以及退换货困难等问题。

包华:海淘族要客观分析自己的利弊,才能做明确决策。

胡钢:网站有实际的运营主体,可能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你要知道他是谁,要维权找不到人,就很可怕。

胡钢:如果反悔权制度能够得到明确,将对包括网络购物在内的远程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个利好。

包华:在看到海外网购给我们带来的实惠的同时,也要看到海外网购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第一,代购商自身出现问题,代购商如果今天在明天无的话,可能就很难处理。第二,物品货不对板,很有可能跟代购商谈的产品和最终代购回来的产品完全不同。第三,信用卡盗刷,我们应该如何防范,也是很多消费者需要关注的。

胡钢:我研究过海外网购特别是打折网站的用户群,比如美国比较有名的用户群,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本土和欧洲的某些国家。他们说,我在境内有消费保障,通过代购的美国消费者买,然后再转送给你,或加收一点服务费,美国运营商提供的消费者保护制度不能延及到中国境内消费者,代购网站也不可能提供额外保障,这种情况下风险就比较大。

(摘自中国广播网)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我国近年消费市场的新特点就是高端消费流向海外,海外消费连续几年位居全球第一。

B. 海外代购的主要弊端是程序很麻烦,包括海关政策、跨国运输、折扣点位、款式样式等。

C. 境外消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旅游购物、跨境电商、导游代购、朋友代购等。

D. 消费者看重欧美市场“大品牌”商品的文化底蕴、文化积淀,这些是国内企业无法相比的。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近年来,海外购物已经走进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生活,中国游客在外国供当地人消费的连锁超市,购买面膜、牙膏等日用品。

B. 中国国内企业应紧密关注消费潮流变化,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加快产品创新、升级换代,适应当前千变万化的百姓消费市场。

C. 我国旅游购物的方式正发生悄然变化,从一次性消费转变为长期性代购,新型贸易方式多样化,境外购物转变成长期行为。

D. 国内产品的品种、版式、质量和服务离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国外很多产品价廉物美,有细分的市场、丰富的商品和强大的创新力。

E. 外国运营商提供的消费者保护制度不能延及中国境内消费者,这种情况下风险就比较大。

3.阅读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海外消费热背后传递的市场信息,简要谈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简单

三毛

许多时候,我们早已不去回想,当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时,只是一个赤裸的婴儿,除了躯体和灵魂,上苍没有让人类带来什么身外之物。等到有一天,人去了,去的仍是来的样子,空空如也。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是婴儿,那份记忆也遥远得如同前生。回首看一看,我们普普通通的活了半生,周围已引出了多少牵绊,伸手所及,又有多少带不去的东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

许多人说,身体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间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这是不错的,可是在我们那么复杂拥挤的环境里,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见过吗?我问你的,只是一朵简单的非洲菊,你看见过吗?我甚而不问你玫瑰。

不了,我们不再谈沙和花朵,简单的东西是最不易看见的,那么我们只看看复杂的吧!

唉,连这个,我也不想提笔写了。

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神童,没有童年的儿童,才进得了那窄门。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的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你那么无事忙,当然看不见了。对于复杂的生活,人们怨天怨地,却不肯简化。

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往往找到一个美丽的代名词,叫做“深刻”。简单的人,社会也有一个形容词,说他们是笨的。

恰好我又远离了家国。到大西洋的海岛上来过一个笨人的日子,就如过去许多年的日子一样。在这儿,没有大鱼大肉,没有争名夺利,没有过分的情,没有载不动的愁,没有口舌是非,更没有解不开的结。

也许有其他的笨人,比我笨得复杂的,会说:你是幸运的,不是每个人都有一片大西洋的岛屿。唉,你要来吗?你忘了自己窗台上的那朵花了。怎么老是看不见呢?你不带花来,这儿仍是什么也没有的。你又何必来?你的花不在这里,你的窗,在你心里,不在大西洋啊!

一个生命,不止是有了太阳、空气、水便能安然的生存,那只是最基本的。求生的欲望其实单纯,可是我们是人类,是一种贪得无厌的生物,在解决了饥饿之后,我们要求进步,有了物质的享受之后,又要求精神的提升,我们追求幸福、快乐、和谐、富有、健康,甚而永生。我们不肯节制,不懂收敛,泛滥情感,复杂生活起居。到头来,“成功”只是“拥有”的代名词。我们变得沉重,因为担负得太多,不敢放下。

其实,快乐,只是国王的新衣,只有聪明的人才看得见。童话里,不是每个人都看见了那件新衣,只除了一个说真话的小孩子。我们不再怀念稻米单纯的丰美,也不认识蔬菜的清香。我们不知四肢是用来活动的,也不明白,穿衣服只是使我们免于受冻。灵魂,在这一切的拘束下,不再明净。感官,退化到只有五种。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感应到其他的人已经麻木的自然现象,其他的人不但不信,而且好笑。

这里,对于一个简单的笨人,是合适的。对不简单的笨人,就不好了。我只是返璞归真,感到的,也只是早晨醒来时没有那么深的计算和迷茫。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使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这使我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选自《三毛全集》,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第二段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活的久了,身边就会产生很多牵绊,这些东西虽带不走,但也不可或缺,因为缺了它日子便不完整。

B. 人们崇拜神童,作者却认为进得了那窄门的都是没有童年的儿童,可见作者对待神童是心怀怜悯的,她不赞同现在对人的评价方式。

C. 文章末尾两段连用排比,这样写不仅使作者自己的简单生活具体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时起到首尾照应的作用,深化了主题。

D. 作者行文善用比喻说明道理,文中把快乐比作“国王的新衣”,是想告诉我们只有如童话里那个诚实的小孩,让心无尘埃,就再无迷茫。

2.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你忘了自己窗台上的那朵花了。怎么老是看不见呢?你不带花来,这儿仍是什么也没有的。

3.文章的标题是“简单”,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描述“复杂”,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觉得,中国文化似乎有一个特征,是主体和客体往往会合而为一,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很像“行为艺术”。它体现在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上,当我们看见天坛、地坛,还有那些巨大的青铜器时,也许我们就不难想象,古代那些祭祀的仪式该是多么的宏伟壮观。孔子周游列国,在一个交通特别不发达、人对于距离相当敬畏的年代,一个人坐着马车上路,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地宣传他的理论,这不也正像行为艺术吗?

《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豫让曾臣事智伯,智伯死后他决意为其报仇,第一次刺杀赵襄子未果,被赵放了,豫让将自己毁容弄哑,企图再次刺杀。朋友问:你要报仇,何苦用这种方法,尽可以假装臣服于赵乘机行刺。豫让答:我不能为人臣怀二心。第二次要刺杀赵时被抓住,赵问:你曾是范氏、中行氏的人,他们都被智伯杀死,你为什么只是忠于智伯?豫让答:他们是以奴仆待我,而智伯却是以国士待我,是有知遇之恩,我亦要以国士的品级回报。豫让“请赵之衣而击之”后伏剑自杀。豫让的忠诚有着人性、尊严、情感的美学内容,他的复仇也像是一个艺术仪式,只是这种艺术行为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不可能客观地保存下来。。

许多民间的习俗也是艺术化的。我曾目睹过一场葬礼。村子中最壮的十六个男子,先是喝酒,然后大喝一声“起杠”,拾起厚重无比的棺材出发了。在后面跟随的,第一批是家中的男眷,他们用三寸的棍子拄地,弓着腰,发出低沉的呜咽的声音;接下来一批是家中的女眷,她们身披重孝以高音的啼泣诉说着。艺术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多年以来,这个场景在我的记忆中不断地翻新,让我联想起礼乐中的“乐”。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也见到了相似的葬礼。这种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同样依附于时间之上,随波逐流。

中国的诗词仿佛对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也许人们用“水”这个字眼的时候,正是在想象那些附在“水”上一去不返的东西,中国人似乎从来不在乎把一一些东西留下来,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载在时间上,总在流逝,一旦欣赏之后享受之后,就只能撒手放开,随它去了。我记得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艺术是把不存在的变为存在。中国人却是将有变成无,这大概是我们与他所不同的地方。于是中国文化也就随之变得像行为艺术。

(摘编自王安忆《中华文化与中国出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是行为艺术,它有一个特征,主客体往往可以合而为一。

B. 土为知己者死,豫让对智伯的忠诚体现了人性、尊严等美学内容。

C. 艺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习俗中,扎根民间,深入人心,久传不变。

D. 因为对水有特别的情感,国人视一切都载在时间上的,总在流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用天坛、地坛巨大的青铜器及孔子周游列国印证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的认识。

B. 文章引用豫让复仇的故事,阐述了中国文化很像行为艺术,并指出这种艺术行为不能客观保存。

C. 文章提及自己目睹的一场葬礼以及莫言《红高梁》中的葬礼意在说明民间的河俗都是艺术化的。

D. 对于中国文化,文章从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深化了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孔子知道他的周游列国像表演,就不会去一国接一国地宣传自己的理论了。

B. 如果豫让不讲究复仇方式和遵守为人臣不怀二心的道义,他的复仇就可能成功。

C. 以民间习俗形式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是能够依附于时间之上的。

D. 中国人将有变成无,与文中所提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的观点似乎是截然不同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南京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昊昊异常调皮:把同学打得头破血流;上课的时候,还把同学的书撕掉;课堂 上随意的吵闹、跳绳、跳舞……告到家长那里,其父掐住昊昊的脖子,把他掐得快断了气,大家只得作罢。 三年了,40 多名孩子家长实在忍无可忍,于是联名要求校方劝退昊昊,被校长坚决拒绝并让教师、家长全 天候陪同昊昊完成在校学习。

对这一熊孩子事件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 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