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 巴金 (1)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

巴金

(1)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2)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3)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4)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5)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6)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上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7)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8)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9)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10)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11)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看到园中美好的景象时,借花树之景,想象园中的人在日寇轰炸前的美好生活,从而为后文写美好的毁灭奠定基础。

B. 废园中有很多人惨死,但作者集中笔墨写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因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女被窒息的悲剧更能触动人的悲悯之心。

C. 面对惨景,作者有着深重的悲哀,可惜无人理解,无人倾听,内心十分寂寞,因此对世人的冷漠无情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

D. 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冷雨”将作者拉回现实,凸显作者内心的悲凉;“到处漏雨”,则含蓄的控诉了日寇的罪恶。

2.联系上下文,写出对划线句“这样地逃出囚笼”的理解。

3.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1.C 2.过去少女向往外边的世界而不可得,而今她离开了囚笼,却是在已经成为尸体的情况下,是日寇永远毁掉了她的青春和希望。 3.花是美好的象征,作者由花自然地联想到少女,花成为全文抒情的线索;花和废墟形成强烈对比,烘托出浓厚的悲剧色彩;花仍在盛开,少女已惨死,抒发了作者哀伤愤懑的情感。 【解析】 1.试题分析:“对世人的冷漠无情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理解不当,作者的感情是悲愤,是对战争的控诉,对日寇暴行的声讨。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句子含义的题目,句子是“这样地逃出囚笼”,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分析,答题的关键是结合上下文分析“这样”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根据文章的上文可知“这样”是“成为尸体的情况下”,情感是“成为尸体的原因”是“日寇的侵略”,表达对日寇的痛恨。 3.试题分析:此题文“文章多次写到园中的花木,有什么作用”,属于一道文中多次出现的意象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找到文中出现的位置,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作用,如,文章的开头写“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目的是从结构上(手法)和后面“日寇轰炸后废园的残破”形成对比,从内容上突出“日寇的罪恶”。中间和后面的内容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何并字子廉,为长陵令,道不拾遗。初,侍中王林卿通轻侠,倾京师。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林卿素骄,惭于宾客,北度泾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并自从吏兵追林卿。行数十里,林卿迫窘,及令奴冠其冠被其襜褕。自代,身变服从间径驰去。会日暮追及,收缚冠奴,奴曰:“我非侍中,奴耳。”并自知已失林卿,乃曰:“王君困,自称奴,得脱死邪?”叱吏断头持还,悬所剥鼓置都亭下,署曰: “故侍中王林卿坐杀人埋冢舍,使奴剥寺门鼓。”吏民惊骇,林卿因亡命,众庶以为实死。

陵阳严诩本以孝行为官,郡中乱,王莽遣使征诩,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诩据地哭,曰:“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是时,颍川钟元为尚书令,领廷尉,用事有权。弟威为郡掾,臧千金。并为太守,过辞钟廷尉,廷尉免冠为弟请一等之罪,愿蚤就髡钳。并曰:“罪在弟身与君律。”元惧,驰遣人呼弟。阳翟轻侠赵季、李款多畜宾客,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并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敕曰:“三人非负太守,乃负王法,不得不治。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赵、李桀恶,虽远去,当得其头,以谢百姓。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亦得赵、李它郡,持头还,并皆悬头及其具狱于市,郡中清静。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数年,卒。

(删节自《汉书何并传》)

[注] ①建鼓,柱子上悬着的鼓。②襜褕,指穿在外面的衣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B. 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C. 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D. 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宾客,古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的一种依附者。

B.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的道路。

C. 闾里,是古代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可借指平民。

D. 下车,官吏初到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并秉公执法。侍中王林卿因杀人被免职,王林卿为了挽回颜面,派人砸毁了官府的建鼓,但受到了何并的追捕。

B. 何并办事周密。他知道王林卿已经跑了,命令士兵砍下骑奴的头颅,让众人因不知实情而惊骇,以此震慑王林卿。

C. 何并不畏权贵。他的上司钟元为弟弟求情,要求从轻处罚,但何并仍派武官追捕,把已经逃跑的钟威等人全部杀掉。

D. 何并善于治理。他担任长陵县令,政绩很好以至于道不拾遗; 担任颍川太守时,处置得当,使郡里局面清平安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自知已失林卿,乃曰:“王君困,自称奴,得脱死邪?”

(2)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各句中与“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中的“鄙”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孝公伐我北鄙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D.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 夫人之力不及此

3.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A. 亡郑对秦有害无益。

B. 舍郑对秦有益无害。

C. 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将损害秦。

D. 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不勇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 群臣侍殿上者。

B.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 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D.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秦伯说,与郑人

B. 宋有富人,天墙坏

C. 今太子

D. 函陵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时与臣                    游:游玩

B. 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谢:道歉

D. 不如因善之                  遇:对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