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用文艺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用文艺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文艺始终以创造文明和弘扬道德为己任,以优美的形式和诗意的表达,忠实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足迹,使人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并定格为思想的圭臬和道德的范式,也使得文艺的生命长存、青春永驻,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同辔而行。

正因为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巨大、辐射面广阔、渗透性强烈、作用力持久,自然而然地决定了其重要的地位。优秀文艺应当反映生活的本质,表现人性的本真,摄取时代的魂魄,摹写社会的变革,特别是通过艺术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度挖掘与全面观照,营造出一种积极的精神环境和刚健的思想氛围,使人们在艺术的陶醉与情感的激扬中,自觉而又自然地向时代所崇尚的价值观聚集,提升整个民族的道德境界。

古往今来,举凡真正能够增智立德、经年传世的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被广泛接受和认同,正是因为内涵于其中的道德力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文艺类的书籍之所以会被划入“经”的范畴,就是因为这些文艺作品具有道德的熏陶和传导功能。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中华民族的思想范式与道德传统,正是在这个熏陶和传导过程中逐渐积淀、升华,并最终烙印在我们灵魂深处,成为我们的精神根脉与道德标识。

文艺的天性和天职从来就是发现美和创造美,就是弘扬良知与布达道义,就是宣示真理和传播文明。只靠玩形式、玩技巧,而忽视作品的精神品位与道德蕴涵,则注定是难成正果的。至于那些媚俗化、低俗化和徒然追求时髦、刺激,一味戏谑、单纯牟利的所谓创作,当然就更是对文艺的曲解和亵渎了。

在文艺创作中,真善美是道德的最大值和文明的最高值。创作主体要在创作实践中抓住这个关节点,需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从而赢得人民的喜爱和欢迎。而要真正做到这一切,需要经过多方砥砺和艰苦磨练之外,更重要和更根本的,还在于思想、品格、精神、道德上的不断提升。要树立为人民而创作的观念,具有创作源于生活的认知。只有方向与道路的问题都解决了,才有条件和能力通过文艺作品来有效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因为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向上向善之力,只有在为人民而创作的深情与愿景中才能获得,也只有在激荡着时代风云的现实生活中方可撷取。与此同时,我们也千万不要忘记它毕竟还是艺术,依赖于方向与精神、生活与艺术、道德与理想、情操与功力的完美结合。

1.下列各句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文艺在历史上从来都是比人类社会的文明先行一步的。

B. 文艺作品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文艺作品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作用力。

C.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艺类的书籍具有道德的熏陶和传导功能,所以被划入了“经”的范畴。

D. 文艺的天性和天职向来是发现美、创造美、弘扬良知、布达道义、宣示真理、传播文明。

2.下列例子不能证明第三段所论述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诗经》为什么要叫做“经”,是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因为其中融贯了强大的道德力量。

B. 鲁迅的小说,看似在讲故事、绘场景、写人物,但力透纸背的却无一不是鲜明而强烈的社会道德评判。

C. 电视连续剧《焦裕禄》之所以会掀起收视热,除了剧中所蕴含的巨大道德力量外,最根本的还在于其艺术上的创造性。

D. 抗战时期,郭沫若所创作的《屈原》,在屈原、婵娟等人物的身上,散发着作者的爱国激情与道德评析,引发了国民党权力核心的极度不安与恐慌。

3.根据作者观点,在文艺创作中创作主体要赢得人民的喜爱和欢迎,有哪些具体做法?

 

1.D 2.C 3.艺术功力与技巧上艰苦磨练;思想、品格、精神、道德上不断提升;要树立为人民而创作的观念,具有创作源于生活的认知;使文艺作品方向与精神、生活与艺术、道德与理想、情操与功力完美结合。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原文第四节“文艺的天性和天职从来就是发现美和创造美,就是弘扬良知与布达道义,就是宣示真理和传播文明。”可知,正确;A项,“比人类社会的文明先行一步”错误,原文第一段“文艺……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同辔而行”;B项,“决定了文艺作品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作用力”错误,第二段“正因为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巨大、辐射面广阔、渗透性强烈、作用力持久,自然而然地决定了其重要的地位”;C项,“文艺类的书籍”扩大范围,第三段原文“许多文艺类的书籍” “被划入‘经’的范畴”。 2.试题分析:题干“下列例子不能证明第三段所论述的观点的一项”,答题关键词“不能证明第三段所论述的观点”,首先确定第三段的观点,“举凡真正能够增智立德、经年传世的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被广泛接受和认同,正是因为内涵于其中的道德力量。”题中,A项,“是因为其中融贯了强大的道德力量”;B项,“鲜明而强烈的社会道德评判”;D项,“散发着作者的爱国激情与道德评析”都与论点有关;C.项,强调的是“艺术上的创造性” 不能证明第三段所论述的观点。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注意找准答题区位,本题答题区间在文章最后一节中,结合关键“要赢得人民的喜爱和欢迎,有哪些具体做法”筛选语句,“创作主体要在创作实践中抓住这个关节点,需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而要真正做到这一切,需要经过多方砥砺和艰苦磨练之”“还在于思想、品格、精神、道德上的不断提升”“要树立为人民而创作的观念,具有创作源于生活的认知”“依赖于方向与精神、生活与艺术、道德与理想、情操与功力的完美结合”概括形成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语段,并在文末的横线上补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准确简明,不超过25个字。

《庄子》中有一则故事,大意是这样:在一个烟雾弥漫的早晨,有一个人划着船逆流而上。 突然之间,他看见一只小船顺流直冲向他。眼看小船就要撞上他的船,他高声大叫:小心!小心但船还是直接撞了上来,他的船几乎就要沉了。于是他暴跳如雷,开始向对方怒吼,口无遮拦地谩骂。但是当他仔细一瞧,发现是条空船,于是气也就消了。

如果你被楼上的人洒了一身水,你很可能会对他大声叫喊,甚至大骂。如果天空忽然下雨把你淋湿,即使你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也不会大发雷霆。

所以,你渐渐会懂得:很多时候,事情本身不会伤害你,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些人主张拆除城墙,理由是:                                    。简单地说,意思是:留之无用,且有弊害,拆之不但不可惜,且有薄利可图。

①城墙是封建帝王的遗迹

②城墙阻碍交通,限制或阻碍城市的发展

③现在已失去了功用,它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

④城墙是古代防御的工事

⑤拆了城墙可以取得许多砖,可以取得地皮,利用为公路

A. ④⑤③①②

B. ④③①②⑤

C. ①⑤②④③

D. ②①④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走进装饰一新的家居市场,各种品牌的家具陈列面前,其间虽不乏精美的名品,但、难免良莠不齐,也有以次充好之嫌。

B. 听证会、公示、公开征求意见……距离老百姓不再遥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也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词汇。

C. 三年的学校生活中,我们一同欢笑,一同流泪。而今毕业在即,同学们劳燕分飞,各奔东西,但我们相信,今日的友情是明日永恒的回忆。

D. 如今汽车厂商做产品研发,都要考虑将新车设计得八面玲珑:既要外形美观,又要内饰精致;不仅动力强劲,而且驾乘舒适。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大大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载货量和乘客人数,进一步缓解了京沪间的交通运输压力。

B. 本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重返亚洲之巅,而亚洲男篮强弱仍存在很大悬殊,在未来将成为亚篮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C. 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D. 他认为,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本,必须树立“大旅游”理念,采取“大统筹”方法,打造“大产业”格局,从更高的起点,用更大的气魄去发展,去提升,去谋划。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________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

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________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③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________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

④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查处淫秽网站,________网络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

A. 抵制  抵消  防御  抵御

B. 抵消  抵制  抵御  防御

C. 抵制  防御  抵御  抵消

D. 抵消  抵御  防御  抵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