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按要求答题。 (1)某班级建立了一个名为“青春无悔”的微信群,请你拟写一条体现...

请按要求答题。

(1)某班级建立了一个名为“青春无悔”的微信群,请你拟写一条体现群名内涵的标语发在群公告栏,不超过20字。

(2)下面是李鸣同学在微信群里发的一个帖子,请你@李鸣,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连贯,言之成理,50个字左右。

各位同学:

高三就要来临,我看到高三各班教室里悬挂了一些口号,如“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等,令人感慨万千。我想听听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

 

(1)示例:留下奋斗痕迹,展示自我风采。 (2)示例一:这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校园文化正朝着更为自由、平等、多元的方向发展,我们应给予包容和尊重。示例二:这是高中生希望通过高考实现人生突破的体现,这样的高考标语尽管具有励志意义,却也残酷、悲壮的让人心酸。示例三:这些口号一方面写出了当代中学生对现实生活不公平现象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生追求的功利性。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言得体,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此题两个方面综合考核,首先(1)题要求是“标语”的格式,应该用对偶,最起码也应该是对称句的方式表述,扣住“青春无悔”这一群名;第(2)题要求评论帖子,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阐述理由,可以从内容、形式或产生的背景等角度评论,如从赞同内容的角度,体现个性的张扬,从反对的角度可以分析“残酷、悲壮”,让人心酸;还可从产生的背景考虑,反映出对现状的不满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王主任在招商会上恳切地说:“欢迎各位投资山区建设,我们将鼎力相助,提供咨询服务。”

B. 校庆前夕,联络办王老师收到一则校友发来的短信:“王老师您好,本人因身体欠安,不能及时赶回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C. 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D. 小张接到几个朋友来访的消息,高兴地回答:“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保健品营销多以会议营销方式进行销售的情况下,使部分不法经营者以中老年人为销售对象利用虚假宣传进行非法营销,引发较多消费者投诉。

B.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把该节目打造成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C. 由于目前对高利贷存在模糊认识,一些高利贷纠结即使上了法院,其超出规定部分的非法利息也被有的法院认为是借贷双方的合意而予以确认。

D. 《意见》提出要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九龙井景区景色优美,徜徉其间,青山滴翠,绿水泛花,九井相连,白练为带,空谷清幽,让人乐不思蜀。

②江西省统计局官员表示,随着经济领域稳增长措施的不断落实,下一步江西新的产业、新的业态将会络绎不绝的出现。

③中场休息时,只见双方教练赶紧召集队员,抓住队员们擦汗喝水的间隙,对队员们耳提面命,希望他们下半场能有更佳的表现。

④秦武阳为人既无胆量,又少谋划,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

⑤影片《湄公河行动》取材于当时惊天动地的“10·5湄公河跨国大案”故事环环相扣、扣人心弦。其中,一场警察扮演成商人与毒枭之间过招的戏码看得人惊心动魄。

⑥地球虽然可以满足人的所有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的全部欲望。暴殄天物,竭泽而渔的做法,到最后必然导致资源匮乏。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 一文中赞扬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皆忘,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赞扬他能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

(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上描写了深秋号角的声音响彻天空,从视觉上用“  ______ ”的诗句衬托出战士浴血奋战的悲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游览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春入武陵溪”,承上启下,用“桃花源”的典故表现对现实的不满。

B. 上片从第二句开始,用倒叙的手法,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

C. “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穿过桃花源找到了施展才能的世界。

D.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写词人孤独寂寞、难觅知音的处境。

E. “我为灵芝仙草”两句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暗示对功名利禄的追寻。

2.结合全词,分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