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徒,“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民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相对,意为国家的人。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56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的“户赋”。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徒,人户要迁移户籍,需经“乡啬夫”批准。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在西周封建制下,是不存在全国性户籍制度的,全民登记户口,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为周天子除了保留王畿的土地,其余的大部分土地与人口,都分给无数的诸侯国。而诸侯也是只保留一小块封邑,将其余土地分封给各个大夫。也就是说,周天子能够直接控制的土地,只有狭小的王畿。虽然周朝设有“司民”之官,“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但这里“书于版”(计入户籍)的人口,显然只是生活于王畿的臣民而已。至于各诸侯国的人口,诸侯也是管不着的。这样,经典封建制下的人口,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贵族(周天子、诸侯与大夫),他们是各级贵族的“私民”,而不是国家的公民。这样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塔状社会。

先秦封建制瓦解之后,社会结构变得扁平化,不再有贵族,因而也不再有“私民”,全体臣民都成了国家的编户齐民。这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生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同时这也可能是一个历史的的陷阱,因为失去了贵族这个中间阶层,国家直接统辖无数的编户齐民,极容易造成国家对国民的奴役和国民对国家的依附。

(摘自《户籍上的中国》,作者吴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最先建立了严格周密的户籍登记制度,要求国内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登记,出生要及时注册,死亡要及时销户。

B. 秦国通过废旅店的方式来禁止百姓擅自迁徙,百姓若不得已外出需要持介绍信住店,店家如果让没有户籍的人住店,双方都要被治罪。

C. 秦国在诸侯争霸中胜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行了户口登记制度,获得了全民动员的能力和丰厚的财力、政治体制更加严密。

D. 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是对秦朝全民户口登记制度的继承和完善,在逐级加强户籍管理的基础上,汉代还设立了专门管理户籍的官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谈及秦田、汉朝的户籍管理,并与西周封建制进行对比,西周没必要也不可能进行全民户口登记。

B. 文章首段重点谈及秦国的户籍管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引经据典进行论证,而且摆事实进行论证。

C. 文章第二、三段论述汉代户口登记制度,内容详实,户籍每年进行核査,而且登记的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等。

D. 文章末尾对社会结构进行探讨,从深层进行挖掘,先秦贵族阶级的消失,社会瓦解,贵族和私民都成为公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邦的大军攻进咸阳时,萧何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资料,这体现了他过人的政治远见。

B. 西周和汉代都存在着全国性的户籍制度,都设有专门管理户籍和人口的官员,只是相比较而言,西周管理的人口数量比汉代少。

C. 从秦国与汉代的户口制度可以看出,国家赋税的征收与徭役的实现,都必须通过有效的户籍制度来支持。

D. “编户齐民”制度让奴隶脱离贵族的掌控,获得了人身的自由,但也极易让国民进入另一种新的奴役状态。

 

1.A 2.B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B项,“店家如果让没有户籍的人住店,双方都要被治罪”理解曲解文意,“没有户籍”说法属于无中生有。C项,“政治体制更加严密”,系无中生有。根据原文“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D项,混淆了“秦国”和“秦朝”两个根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蜘蛛结网伺机捕食,一只蝴蝶落入网中。小孩看见了,持竿挑网,网破蝶飞。

你对该小孩的行为有何看法或体验?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相关的题目。

央视网曾刊文《雾霾带来的五大意外“收获”》,对雾霾进行调侃,让人无奈心酸,又让人忍俊不禁。请参照表格中的相关内容,填写恰当的理由。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不可否认,学生选择去高校深造的目的就是就业;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我国高校就业质量总体偏低的现状。但衡量高校教育水平不能看就业质量,更不能形成唯就业质量“论英雄”的怪模式。高校学习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应仅仅是就业质量,而更应是受教育者知识技能的掌握、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有了提高,其生活质量也一定会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有了提高,其生活质量也不一定会提高。

 

查看答案

下列八句诗是张籍的《江陵孝女》中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孝女独垂发   ②无家空托墓   ③起庐无旧邻  相吊有行客

主祭不从人   ⑥江头闻哭处   ⑦寂寂楚花春   少年唯一身

A. ⑧①②⑤④③⑥⑦    B. ①⑧②③④⑤⑦⑥

C. 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D. ①⑧④③②⑤⑥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面对徐悲鸿的邀请,齐白石辞谢道:“谢谢您的厚爱,我只不过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头子,您的不情之请,想难从命。”

B. 放心,此事包在兄弟我身上,等到你结婚那一天,花车、酒店等事情的安排,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C. 我翻开筹委会赠阅的《百家论坛活动指南》,看到许多名家都来出席,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让我受宠若惊。

D. 临近期末考试,本来想安安靜静地复习,家里却不断有人来叨扰,复习效率极低,实在令人心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