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后生可畏 刘斌立 (1)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后生可畏

刘斌立

(1)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2)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3)“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4)“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5)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6)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7)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8)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吧,从我这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是自己主动回来的。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坐着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9)“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10)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

(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12)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13)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15)“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17)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后生可畏!”

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被迫备考律师--            ---             --帮助穷人打官司

2.简析第1段划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第12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4.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5.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量的篇幅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想当摇滚乐手 继续备考律师 承揽死难矿工索赔 2.这个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与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看书备考的常远心不在焉,为下文“我”和老李对年轻人的感慨作铺垫。 3.因为在报上看到常远的名字与事迹之前,我对他的爱好及经历已有所了解,所以说“熟悉”;但我所知道的常远是一个不务正业,与父母反叛,不愿作律师的青年,现在他不仅当上了律师,还自愿免费为穷苦人打官司,让我惊讶,所以说“陌生”。 4.①他个性鲜明,有主见。父亲让他当律师,而他却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当一名摇滚乐手。②他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他到青海茫崖矿区演出,了解到矿工生活状况后,就决定回来考律师,为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③他不计名利,有奉献精神。矿难发生,他带领律师团队,义务为矿工打官司。 5.①“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小说的基本框架。先写我们“上辈人”对他的不满,再写对他的佩服,先抑后扬,波澜起伏,曲折有致。②通过“我”和老李的叙述側面描写了常远这个有个性、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给人以宽广的想象空间。③通过“我”和老李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要正确看待年轻人这一主题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答出文中主人公常远的经历,考查的是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小说一开始写到常远被父亲逼迫考律师,然后通过老李的介绍知道他想当摇滚歌手,后来又写了常远去青海当摇滚歌手受到触动回到律所继续备考,接着写常远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最后交代常远参加律考的目的是帮助穷人打官司。因为题干要求“按顺序补充完整”,所以考生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答出具体情节。 2.试题分析:从手法上看,“睡眼惺忪”描写的是人物的神态,“翻”写的是人物的动作;从内容上看,画线句子写了常远备考时的状态,他“睡眼惺忪”“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书,而不是认真读书,显然他的心思并没有在备考这件事上,这自然会引起“我”的疑问,为下文“我”和老李的谈话及感慨做了很好的铺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葬于司马光。光谓斯入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B. 所造诣/人莫测也

C. 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D.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主人日______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绮绣  ______________

(3)安定胡瑷讲明道学  ___________________

(4)福唐刘彝赴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4.【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古人求学的 _______________【乙】文还表现了徐中行做人行事方面的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各题。

黄鹤楼

崔颢

苦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 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C. 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D. 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 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B. 他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C. 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批评,坐享祖辈、父辈成果的富二代置若罔闻,把那些批评全都当作耳边风,不予理睬。

D. 阳光明媚,和风轻吹,我们如坐春风兴高采烈地走向目的地。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

在晚清那个思想太动荡的年代里,王国维投湖自尽的原因应该说是落在了一个愚忠上。       在极度的矛盾痛苦中,他只能紧急刹车,用生命作代价,画上了自己人生和思想的句号。郭沫若说王国维头脑是近代式的,而感情却是封建式的,这话不无道理。

A. 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一个大智者,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

B. 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又不能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C. 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大智者,他又能够看清大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D. 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让有“小蛮腰”之称的广州塔成了海内外各大蝶体关注的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我们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使经济发展有持久的动力,使社会进步有牢固的基础,使国家长治久安。

C. 2010年7月16日,法国格勒诺布尔市发生了骚乱,据警方统计,骚乱人群烧毁民房、商铺908家,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欧元以上。

D. 我国政府正准备有步骤、有计划地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