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摘编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材料二:

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力度,传承乡村文明,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材料三: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截至11月底,城镇新增就业128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与去年同期511万人相比略有增长;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2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在90%以上。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都保持在近4.9%这样的低水平,就业比较充分。(摘编自《中商情报网》)

材料四: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7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认为,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从城镇建设、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即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推动城镇由“外延式扩张”转为“内聚式发展”,促进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在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坚持集约、绿色、节能、环保理念。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尊重市场、尊重农民,在公平竞争下让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摘编自《2017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1.下列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改革开放以来,从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化率、城市数量和建制镇数量等方面看,我国城镇化发展异常迅猛。

B.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

C.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行动。

D. 从材料三表一来看,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总体情况呈趋好发展态势,单月就业人数同比皆有增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化起点是比较低的,而此后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加快,这与改革开放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是有密切关系的。

B. 新型城镇化要做到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并确保高

校毕业生在城镇化进程中有较高就业率。

C. 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到城镇就业,尤其对老少边穷地区农民进城务工加大帮扶力度。

D.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仅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接近2.8亿,外出务工的超过1.6亿。

E. 材料三表二主要揭示了我国2017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的变化,这些数据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农民工就业的高度关注。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D 2.AD 3.(1)基础建设层面:①改善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②提高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③增加人均住宅、公园绿地面积。 (2)发展理念层面:①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城镇发展方式;②多角度植入生态文明理念,坚持集约、绿色、节能、环保理念;③以人为本,允许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单月就业人数同比皆有增长”错误,由表一可以知道,六月和十月单月就业人数同比皆有增长率都是负值。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关键词“正确的两项”,答题时注意不要漏选。答题首先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错误,材料四中“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材料三中“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在90%以上”并没有提到“并确保高校毕业生在城镇化进程中有较高就业率”;C项,由材料中四中“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尊重市场、尊重农民,在公平竞争下让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可知“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到城镇就业”,但“尤其对老少边穷地区农民进城务工加大帮扶力度”文中并没有提到;E项,“这些数据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农民工就业的高度关注”错误,这里的城镇失业人员不仅仅是“农民工”。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抓住关键“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注意找准答题区位,根据文中材料一“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概括出答案第一方面;根据材料四中,“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从城镇建设、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即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促进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尊重市场、尊重农民,在公平竞争下让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概括答案第二方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布衣之交

石兵

谁也没有想到,退了休的张县长和修自行车的老刘头成了至交。

过去,张县长在任时,出入有专车接送,往来前呼后拥,他对于在县政府门口修自行车的老刘头基本上是视而不见的。只是偶尔,张县长在车上会看到坐在小马扎上摆摊的老刘头,也偶尔,张县长会询问一下秘书,在此处摆摊是不是符合规定?会不会影响市容?

其实,张县长也就是随口一问,他心里装的事实在太多了,根本没有余隙容纳老刘头这个平头老百姓,全县四十多万人,张县长批个项目下个指示,就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他常常感到压力巨大。

张县长在这个县一待就是三十年,从基层办事员一步步升到一县之长,其间经历的风风雨雨不足为外人道也。当然,也不能对外人道,因为,官场上的事有许多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一点,张县长一直到退休也仍然有着许多搞不明白的地方。

退休那天,张县长老泪纵横,发表了一番感人肺腑的离别感言,却不料,走出办公楼大门后却患上了失语症。

回到家里,张县长的家人发现他不会说话了,走在外面,所有人都发现,这个常在电视里面侃侃而谈的县长沉默得像一块石头。

张县长爱上了闲逛,也偶尔会听听别人说话,但他很快发现,那些人说的话自己根本就不明白,吃喝拉撒有什么好说的,鸡零狗碎有什么好听的。张县长无奈,只得找自己的老下级们,可是,他很快发现,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变了,特别是原本百依百顺的王秘书,只是随意敷衍着自己,他服务的目标变成了新上任的李县长。百般无趣之下,张县长只得继续自己孤独的闲逛,为了走得更远,他还特意骑上了自己十多年没骑的那辆老自行车。

自行车十多年没骑,自然是毛病多多,不久就出了各种问题,此时,张县长突然想起了在政府大楼门前修自行车的老刘头。

当张县长来到老刘头摊前时,老刘头居然没认出这位就是当年本县叱咤风云的张县长,他一声“来喽您哪”竟让张县长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与亲切。

老刘头以为自己是普通老百姓,张县长也不点破,反而也真像个老百姓似的说起了家乡的土话。这话一出口,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张县长竟然又会说话了,虽然不像在台上做报告一样咬文嚼字,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舒服畅快,说着说着,张县长发现自己竟然也说粗话脏话乡言俚语了。

就这样,张县长和老刘头成了好友,他每天都要骑自行车来到老刘头摊前聊天,老刘头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就连这政府大楼里面的各种隐秘也都了如指掌。至此,张县长这才知道了许多自己当年的奇闻逸事,什么讲排场好面子,什么好吹牛搞形式,张县长听得无地自容,禁不住跟着骂了一声:“这个龟儿子,毛病恁多啊!”

不料老刘头却摇了摇头,说:“老张啊,这话你说错了,这前任张县长虽然小毛病多,但大节上还是过得去啊,不贪污不受贿,也办了不少实事,如今安全着陆,也是喜事一件嘛。”

张县长听得目瞪口呆,想起当年他在车中对老刘头指指点点,禁不住脸红耳赤。

其实,张县长不知道的是,当年他在专车里对老刘头指指点点的时候,老刘头也在车屁股后面对着他指指点点,只不过,说的不是这符不符合规定影不影响市容,而是说,总有一天,这车里面坐的人也要和咱一样,变成个平头老百姓,拿个马扎坐在这儿,一坐就是一整天。

老刘头说得一点没错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先写张县长和老刘头成为至交,然后展开故事情节,使用倒叙手法,打破叙事的正常顺序,引人入胜。

B. 张县长在任时,出入有专车接送,往来前呼后拥,卸任后却患上失语症,这是张县长强烈的权力欲望所致。

C. 小说中有伏笔。例如张县长在车上向秘书询问老刘头在县政府门口摆摊的细节,与后文修车聊天内容照应。

D. 在老刘头和张县长的交流中,老刘头的话,让张县长有了更多的反思,使他体悟到“布衣之交”的难能可贵。

2.小说中张县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老刘头说得一点没错”一句结尾有何意蕴?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嘉祥”等,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符瑞文化产生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符瑞文化产生后,经历了先秦滥觞、秦汉繁荣、魏晋嬗变、六朝整合、唐宋复兴和元明清衰落几个主要阶段,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礼制、文学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符瑞文化与政治。符瑞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政治功能是其基本功能。首先,符瑞文化具有政治建构功能。符瑞文化为王权政治的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天命依据。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符瑞实际上起着昭示天命、彰显德行的重要作用。其次,符瑞文化具有政治评价功能。符瑞不仅是王者承天受命的天意灵征,更是王者圣德充溢的天意嘉奖。最后,符瑞文化具有政治调节功能。符瑞显现促使统治阶层调整统治策略:或改元以应天瑞,如汉武帝因获白麟、得宝鼎改元元狩、宝鼎;或立祠设祭,以合瑞应,如秦献公因栎阳雨金以为得金瑞,而祀白帝;或赏赐功臣、大赦天下以收揽人心,如汉宣帝时,每有符瑞显现,就遍赐群臣、大赦天下。这些举措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强了统治阶级的凝聚力,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别具特色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

符瑞文化与宗教。符瑞文化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对强化君权天授的政治观念、弘扬神道设教的伦理思想,既具有巨大的道德作用,也具有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尤其是随着谶纬神学的盛行,符瑞文化中德行因素得到凸显和泛化,不仅是统治者的为政之德,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也都与符瑞相关涉。

符瑞文化与礼制。礼作为“天地之序”,在古代政治与社会生活中,是必须躬身践行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而符瑞是天降吉兆,是天人感应的体现。天降瑞兆,人君必须恭领天命,践行一定的礼仪规范来作为答谢。因此,“符瑞昭晢,宜答天神,以光上帝”,是历代统治者倡导王权天授及符瑞思想的基本逻辑。出于这种目的,每当有奇异兆征显现并被判定为符瑞时,各种形式不一、规模有别的祭祀礼仪便随之举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既定的礼仪制度。

符瑞文化与文学。符瑞文化有助于文学创作,是不争的事实。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用瑞”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用瑞”是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援引符瑞或直接以符瑞为述写对象。“用瑞”是文学与符瑞文化关联的重要形式。文学创作“用瑞”含有颂美时政、粉饰太平的政治目的。文学创作“用瑞”的普遍性,既表征符瑞文化在此时期的流行,又表明文学文本、颂美主题与符瑞所具备的颂美功能相契合。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旦文学创作较多地关注政治,服务王权、歌颂帝德,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便会被激起。这是符瑞文化与文学关联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摘编自龚世学《管窥中国古代符瑞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符瑞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和吉兆,是中国符瑞文化的源头和根基。

B. 符瑞文化的产生与殷商时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

C. 中国古代的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和史官文化等因素对符瑞文化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D. 符瑞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是宗教文化的一部分,与中国古代礼制、文学密切相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由符瑞的名称、符瑞文化的产生及产生的原因引出全文观点并展开论述。

B.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从四个不同角度对符瑞文化的影响加以阐释。

C. 第二段分别举例论证了符瑞文化具有的政治建构、政治评价、政治调节等功能。

D. 第五段通过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用瑞”现象,阐释符瑞文化与文学的相互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符瑞显现促使统治阶层采用多种举措调整统治策略,能有效缓和阶级矛盾,增强统治阶级的凝聚力。

B. 符瑞文化有着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和巨大的道德作用,谶纬神学的盛行促使其德行因素的凸显泛化。

C. 礼,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之序”,是人们必须践行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人君也不能例外。

D. 符瑞文化对文学创作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表现出更为繁荣的景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网上有过两項针对青少年的调查,一是当今中国哪些新鲜事物让你澈动不已。得到的曰答集中在这样几个关键词上:GDP第二、大飞机、农民变市民、深海探测、新能 源汽车、网购。二是哪些事儿让你很闹心。得到的回答集中在这样几个关键词上:题海 战术、足球、雾霾、交通拥堵、网络诈骗、到此一游。

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对你有什么启发?请从两组关键词中各选一个或两个,来呈现你心目中的当代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要抓住学习的大好时机 只要我们刻苦努力了,就一定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能上自己满意的大学,毕业后 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就会过得幸福快乐。

①我们刻苦努力了,不一定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羊奶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接近人奶的乳品,其脂肪颗粒体积仅为牛奶的三分之一,_________,并且长期饮用不会引起发胖。然而与喝牛奶的人数相比,_________,这是因为很多人闻不惯它的 味道,____。其实,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曾提到:“羊乳甘温无毒、涧心肺、补肺益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