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官,有权贵牒荐之者,震牒箧中,已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愧。后为他官,所至以公廉称。咸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所顾让会府有具狱将置辟震力辨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六年,江东大旱,擢知信州。震奏减纲运米,蠲其租赋,令坊置一吏,其户,劝富人分粟,使坊吏主给。吏有劳者,辄为具奏复其身。吏感其诚,事为尽力,所活无算。州有民庸童牧牛,童而牧舍火,其父讼庸者,杀其子投火中,民不胜,自诬服。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擢浙西提刑。赵氏有守阡僧甚暴横,震遣吏捕治,似道以书营救,震不省,卒按以法。似道怒,使侍御史陈坚劾去之。

咸淳十年,起震知饶州。时兴国、南康、江州诸郡皆已归附,大兵略饶。饶兵止千八百人,震发州民城守,昧爽出治兵,至夜中始寐。上书求援,不报。大兵使人入侵饶取降款,通判万道同阴使于所部敛白金、牛酒备降礼,饶寓士皆从之。道同风震降,震叱之曰:“我忍偷生负国邪?”城中少年感震言,杀使者。民有李希圣者谋出降,械置狱中。明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举邓益遁去,震尽出府中金钱,书官资揭于城,募有能出战者赏之。众惧不能战,北兵登陴,众遂溃。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曰:“事急矣,番江门兵未合,亟出或可免。”震骂曰:“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复敢言,皆出。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节选自《宋史·唐震传》)

【注】①蠲(juān):免除。②昧爽:天将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牒箧中                   内:同“纳”,放入。

B. 令坊置一吏,其户           籍:登记。

C. 而牧舍火                 逸:贪玩。

D. 民不胜,自诬服             掠:拷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有权贵牒荐之者    摇其本观其疏密

B. 具奏复其身      庖丁文惠君解牛

C. 书官资揭城        赵常五战

D. 使坊吏主给        非曰能,愿学焉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所顾让/会府有具狱将置辟/震力辩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

B. 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所顾/让会府有具狱将置辟/震力辩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

C. 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所顾让/会府有具狱/将置辟/震力辩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

D. 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所顾让/会府有具狱将置辟/震力辩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震品格高尚,为人正直。他年轻时住乡下,不随便与人结交,闻过则喜;考中进士后做小官,有权贵推荐他高升,他并不利用这一机会和条件往上爬,而后凭借自己的实力参与 政事。

B. 唐震关注民生,心系百姓。他任信州知州时,江东大早,他上奏朝廷请求减少纲运米,当地的租赋,并劝富人拿出粮食分发给饥民。

C. 唐震不畏权贵,公正执法。他任浙西提刑时,当地赵氏家族有个守墓人凶暴蛮横,他派官吏去逮捕惩治,权贵贾似道写信求情,他不予理睬,以法惩办了恶人,因此得罪了贾似道 遭到了弹劾。

D. 唐震拒绝投降,以死报国。他任饶州知州时,元军攻城,通判万道同暗中给元军送礼,准备投降,并劝唐震投降,唐震怒斥万道同,坚持抗敌,最终城破被俘,以身殉国。

5.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诘其父,对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

(2)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1.C 2.B 3.A 4.D 5.(1)拿这件事来追问孩子的父亲,他的回答跟当初一样,唐震就叫出他的儿子让他看,案件于是得以纠正。 (2)你们平日总是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C项,“童逸而牧舍火”,逸,是逃跑的意思。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B项,都是介词,替,给。A项,前一个“以”是介词,用、拿;后一个“以”是表目的性连词,来。C项,前一个“于”是介词,在;后一个“于”是连语,和、同、跟。D项,前一个“之”是代词,指饥民;后一个“之”是音节衬词,不译。 3.试题分析: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恃贾似道势”“甚骄蹇”省略的主语都是潜说友,因此前面都要断开;“政事”“震力”“说”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都要断开;“上其事刑部”省略的主语是潜说友,前面也要断开。因此选A项。 4.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项,“暗中给元军送礼”错,只是筹备了降礼。 5.试题分析: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以,拿,用;诘,追问;出,叫出;示,给……看;狱,案件;直,纠正。第二句中,居,平时;“不吾知”,宾语前置句;或,有人;何以,打算怎么做。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参考译文: 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年轻时生活在乡里,为人耿直,不随便同人结交,有人指出他的过错就高兴。唐震考取进士以后做了小官,有个权贵用文书推荐他,他把文书放入小箱子中,不久他参与政事.就取出文书还给那个权贵;文书的封条尚未打开,那人十分惭愧。后来唐震担任其他官职。他到哪里都以公正廉洁著称,成淳年间,他由大理寺司直而兼任临安府通判。当时潜说友担任京城的长官,他依仗贾似道的势力,十分傲慢;处理政事时一切都无所顾忌退让。恰好府中有案卷将要用来定罪量刑.唐震极力辩说其中的错误.潜说友争论不过他,就把那事上虽刑部。最终刑部认为唐震的意见是正确的。 成淳六年,江东发生大旱灾,唐震被提拔为信州知州。唐震上奏请求减少纲运米,免除当地的租赋,下令每个街坊设置一个小吏;登记那里的户口,劝说富人分发粮食,让街坊的小吏主持供给饥民。有的小吏劳累不堪,唐震就为他们上陈情况,使他们恢复原来身份。小吏们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办事十分尽力,救活的饥民不计其数。州里有个百姓雇佣小孩放牛,小孩逃走了。牛棚发生火灾,孩子的父亲状告雇主杀死他的儿子并投入火中,那个百姓禁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服罪了。唐震看案卷后怀疑这事,就暗中查访,终于在临近的郡中找到了小孩。又拿这事来诘问孩子的父亲,回答跟当初一样,唐震就叫出强他的儿子让他看,案件于是得以纠正。唐震被提拔为浙西提刑。赵l氏家族有个看守基地的僧人十分凶暴蛮横,唐震派遣官吏去逮捕惩治他,贾似道写信来营救。唐震不予理睬,最终按照法律判了刑。贾似道发怒了,让侍御史陈坚弹劾唐震,使他被免职。成淳十年,朝廷又起用唐震做饶州知州。当时兴国、南康、江州诸郡都已经归附元朝,元军开始攻取饶州。饶州驻军只有一千八百人,唐震发动州民登城防守,天不亮就出去整治军队,直到半夜才人睡。他上书朝建求援,。没有得到回复。元军派人进入饶州来取宋军表示投降的款项,通判万道同暗中派人在他部下中筹集自金、牛酒,备办投降时的礼物。寓居饶州的士人全都听从他。万道同婉转地劝说唐震投降,唐震大声呵斥说:“我能忍心苟且偷生辜负国家吗”城中的年轻人被唐震的话感动了,就杀了元军的使者。有个叫李希圣的百姓图谋出城投降,结果被戴上刑具投入监狱中。第二年二月,元军大批到来,都大提举邓益逃离了饶州。唐震拿出府中所有的金钱,写了官府悬赏文告张贴在城墙上,招募能够奋勇应战的人来奖赏他们。众人心里畏惧,不能应战,元兵登上女墙,众人就溃散了。唐震走进府中的玉芝堂,他的仆人上前请求说:“情况紧急了,番江门敌军还没合围,赶快出去还可以脱身。“唐震骂道:“城中百姓的命运都跟我连在一起,我如果听从你的话得以不死,城中百姓却死了,我有什么脸面活着呢?”左右的人不再敢劝说,都走出去了。不久,元兵进来,拿文书铺在桌上,让唐震签名投降,唐宸把笔投在地上,不肯屈服,终于为此而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列各组古诗文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余马兮江皋(驰,使……奔驰。使动用法。)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通“影”,月光。)

B. 男儿本自重横行(横行,纵横驰骋,无所阻拦。古今异义词。)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使动用法。)

C. 良庖更刀(岁,一年、每年。名词作状语)      项王军垓下(壁,驻守。名词动用。)

D. 后人哀之而不之(鉴,让……为鉴戒。使动用法。) 浴乎沂,乎舞雩(疯,吹风、乘凉。名词动用。)

 

查看答案

下列对教材古诗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白居易《长恨歌》)(蓬菜宫,泛指仙境。蓬莱是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叫瀛洲、方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即此瀛洲。)

B.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姜夔《扬州慢》)(豆蔻,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木植物,唐代杜牧《赠别》诗中有“娉娉嫋嫋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句,后来人们便用豆蔻喻指十三四岁的妙龄少女。有成语豆蔻年华。)

C.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烽燧即烽火,又叫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点燃的叫烽,晚上点燃的叫燧。燃起锋火报警的高台叫烽火台。烽火也借指战火、战乱。杜甫有“烽火连三月”句。)

D.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先进》)(千乘即一千辆兵车。“乘”读 shèng,车辆。春秋时,四匹马拉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为一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整本书阅读的内容领域比较广阔,在学校语文学科整本书阅读活动的示范引领下,其 他学科的教师也可给学生推荐符合学段实际的学科专业阅读书目

B. 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是无庸置疑的客观事实

C. 近日,由江西人导演、全部取景于江西的励志电影《网络妈妈》在全国各地热映,引 起强烈反响,对这部关注少年的电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 许多家长教育孩子时,不尊重孩子,忽视孩子的主体性,动辄使用家庭暴力,不仅给 孩子留下难以抹去的精神创伤,还造成孩子身体上的伤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孟子在研究《诗》时尚且懂得以意逆志的道理,比秦汉以后的经学家穿凿附会的本事实在高明得多。

B. 在回答企业家们提出的关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时,李克强妙语连珠,既让企业家们明白了道理,又让企业家们感受到了总理的亲和、平易。

C. 这个人在就职演说时信哲旦旦,表示决不辜负上级领导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可是登上官位不久,就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了。

D.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我国古代文学人物画廊中独树一帜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娉婷   轻歌慢舞   踯躅   纵横捭阖

B. 轩冕   佶屈聱牙   绸缪   尽态极艳

C. 肯綮   变换莫测   凄恻   讳疾忌医

D. 编纂   皓首穷经   滥觞   秉烛夜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