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②少而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③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李白)

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张载)

⑤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

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人生如玉,须细雕慢琢 蓝田日暖玉生烟。 高士美人,何以赠之?琼瑰玉佩。是的,闲暇之余,玲珑剔透的玉器饰物,把玩手中,何不是人生一件赏心乐事?可是,有谁知晓,玉器之美,却也曾久藏深山无人识,却也曾千磨万啄历苦艰。关于玉器,古人讲究“盘而后琢”。“盘”指盘玉,使玉质如新,色彩润泽; “琢”指雕刻,琢而成器,琢而出尘。一块美玉器物的形成,多像是人的一生啊!玉石经千磨万砺,方能倾城倾国;人生经艰难苦恨,才能增才干,熟心志,创成功。 “盘玉”——在书与灵魂的碰撞中修身养性。 盘玉,即通过文盘武盘或者意盘,或摩挲把玩,或白布擦拭,天长日久,则色沁凝结,宝气初具。人又何尝不是?盘玉以布,盘人需书。书,是使人修身养性的至尊法宝。韩愈自幼苦读,直到老时仍“手不停披于自家之编,口不停吟于六艺之言”;王安石年逾古稀时仍在孜孜不倦地苦读,称之曰“清吟可愈疾”。有人曾说,学习使人明智,知晓利弊,博古论今。对于这一观点,我极为赞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颜如玉”,是“黄金屋”,更是发掘人之潜能的工具,是玉石原料迈向华美玉饰的第一步。书温养了人的天性,古时称君子便“温润如玉”;书健全了人的品德,再温润的玉石也有坚硬的风骨。刘向曾言:“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一块盘了一辈子的玉,纵使原料稍逊一筹,我想,它也差不到哪去。一位群学爱书的学士,即使一生平淡平凡,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蕴琅琅襟自开。 “琢玉”——在挫折与困难中磨炼中提升自我。 “玉不琢,不成器。”千雕万琢,美玉出焉。人之一生,困难挫折与影随行,只有勇于接受艰难生活的磨砺,才能创大业,积大成。曾几何时,幼时朗朗上口的诗篇仿佛已从记忆中逃离。张载有言:“艰难困苦,玉汝以成。”琢匠琢玉,璞玉上承受了多少刀砍斧凿?人,岂不同样步履维艰?君不见,司马迁虽身遭宫刑,笔下却淌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君不见,秦观遇官场污水,在痛恨迷茫中写下“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名句;君不见,屈原遭上官大夫、子兰公子的挑拨陷害,只怀一颗滚烫的忠心写下《离骚》,永沉汨罗!几十年前,人们都笑称大学为“象牙塔”,意为天之骄子是温室中的花朵,未经风雨的侵袭。这戏谑,何尝不是一种深沉的惋惜?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古人的教训犹在耳边回响。“琢玉”之于人,不仅是对人身体的修炼,更是心灵的磨练。故,面对路之坎坷,生之多舛,我们应像美玉一样勇敢面对,而不是缩头畏尾,逼难躲险。 人,在“盘玉”与“琢玉”的过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朝代更迭,有多少玉光华毕现?有多少人“引领风骚”?完美的玉饰,需要琢磨;精彩的人生,需要勤学辅质,需要苦难磨砺。 人生如玉,不经琢磨无以“气自华”;人生如玉,不经雕琢无以“梅自香”。人生如玉,还请诸位在生活的大浪淘沙之中,细细修养,稳稳雕琢!这人生,苦难了,趁青春,苦心沥胆,克这百二秦关,莫要负了、这盛世和平、五风十雨。 【解析】五则材料,都充满哲理。或劝人奋进,或启发人们面向阳光,都发人深省。第①则材料指与周围的保持融洽和谐的关系,但又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第②则材料说的是人活到老学到老,好学不倦。第③则材料说的是感叹时间的流逝,要珍惜时间。第④则材料说的要成功就必须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第⑤则材料说的是人要有追求,不在和谐和稳定中消沉。第⑥则材料说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那么它就可以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题目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可有以下组合方式:①⑤两则可以合为一组,从中探讨和谐的辩证关系;②③两则可以合为一组,强调珍惜时间,好学不倦;但必须能自圆其说,不能生拼硬凑。在引用名言时要与上下文水乳交融,不能生硬插入。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材料作文,要认真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此为中心作文。主要要结合材料中三则例子得出的观点,来构思、立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息息相关。某大网站就大学生实习问题在网上进行调查,情况如下:你最希望通过实习获得什么?工作经验69%,正式工作机会21%,实习鉴定7%,其他3%。

材料二: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除了要求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在社会实践经验、心理素质、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综合两则材料,请概括要点;就大学生培养问题给高校提出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堂中、房宇外,____。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因“灯”与“丁”语音相同,___。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不过,节日扎挂的灯笼中最让人遐思、期盼的,____。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汉代初年,至唐开元年间,为庆祝国泰民安,乃扎挂花灯,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每年4月中旬,旅游团疯了似地赶往全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参加东方狂欢节——西双版纳泼水狂欢,水桶大战,万人空巷,皆呼过瘾。①    对于大多数人,“狂欢”的嗜求②  大过了对傣族水文化的探究,③    伴随泼水节的一系列庆典仪式,④    被很多人选择性忽略。⑤    泼水节之所以名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盖因其几乎涵盖了傣族文化最精华的部分,⑥   也是傣族生态文明观“没有水就没有林,没有林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粮,没有粮就没有人”的写照。在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泼水节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心理只怕国内无出其右。

 

A

/

往往

并且

可是

况且

B

/

往往

/

并且

C

并且

/

原来

并且

D

似乎

其实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本书文风幽默风趣,个性十足,书中的插图简练明朗,蕴含着作者对不同人生阶段和社会环境变化的独到思考与发现。

B. 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春节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

C. 翁偶虹先生是一代戏曲名家,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了《桃花村》,是在京剧老戏《花田错》的基础上翻新而成的艺术精品。

D. 我国成功发射的脉冲星实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主要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座小镇三面环山,一面正对松花江,由于山高水低,过境洪水和山上的来水都通过这里的九道沟泄入江中。

②我校的百年校庆晚会上,整个会场上洋溢着和谐喜庆的气氛,真可谓:五风十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

③有时候,很多人低头看着自己索然无味的生活现状,会突然想有一次旅行,希望旅行中有班荆道故的欣客.

④中国品牌彩电技压群芳,在2016年稳扎稳打,以8360万台的全球出货量超越对手韩国,跃居世界第一。

⑤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⑥我国各级俱乐部,乃至国字号球队、中国足协,在如何对待留洋问题上,一直是首鼠两端,处于犹豫之中。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⑤⑥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