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中心,合理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既要惠民富民,也要将生态资源完好留拾下一代。

B. 欧冠联赛展开第四轮小组争夺赛,罗马队对切尔西队持续不断的边路冲击,以及对其核心成员的严密合围,切尔西队狼狈不堪。

C. 许多媒体的分析认为,“鸽派”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灵活的金融监管制度是特朗普提名鲍威尔出任下届美联储主席最主要的原因。

D. 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奧委会第六届峰会上,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经过连续几轮的热烈讨论,电子竞技最终成为体育比赛项目。

 

C 【解析】试题分析:A项,“合理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搭配不当,“发展”和“环境”不能搭,将“合理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改为“合理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B项,谓语残缺,应在“切尔西”前加 “使得”;D项,中途易辙,应把“经过”调到“国际奥委会”前,或者把“电子竞技最终成为体育比赛项目”改为“最终把电子竞技定为体育比赛项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犯罪嫌疑人果然出现在监控视线之内,指挥室的同志目不交睫地盯着屏幕,随时准备通知埋伏在一线的公安干警收网。

②在美国大片中,经常会出现超级英雄飞过星条旗的特写镜头,用这样的镜头振奋观众精神,激发其热情,屡试不爽

③李健吾对泰山情有独钟,先“惊泰山之景”,后“遇泰山之魂”,因而他的《雨中登泰山》可谓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④中华诗词朗诵大赛聘请的各位评委,都是在古诗词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且都巧言令色,故而点评十分精彩。

⑤草原上的人们大都性格豪爽,为人慷慨,他们谁有了好吃的、好玩的,大都会呼朋引类,大家聚在一起快乐地分享。

⑥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出之后,观众的反映有褒有贬,至于孙俪在剧中的表现,虽 然不精彩,但还算可圈可点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大鹏南飞,振翅击水,直上云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在《虞美人》中追忆过去,猜测宫中建筑和宫女们现在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莫笑吾家苍壁小

【宋】辛弃疾

苍壁初开,传闻过实,客有来观者,意其如积翠、清风、岩石、玲珑之胜。既见之,乃独为是突兀而止也,大笑而去。主人下一转语,为苍壁解嘲。

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相知惟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天作高山谁得料,解嘲试倩扬雄。君看当日仲尼穷。从人贤子贡,自欲学周公。

【注】①苍壁;石头做的假山状的影壁。②泰华:泰山和华山,③高山:指苍壁。④倩,请。⑤从人贤子贡:从人,弟子,学生;子贡,孔子的弟子,孔子有的弟子无法了解孔子,反而觉得子贡贤于孔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词的前两句采用夸张手法,写出“我”家的苍壁虽小,却有着上摩靑天的志向。

B. 第三句表面上是说只有主人才真正了解苍壁,实际是说只有皇帝才了解自己。

C. 下阕第一句是说,上天造就苍壁谁能料想,暗喻自己虽有才,但生不逢时。

D. 下阕第二句借扬雄自比,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E. 末尾三句借孔子和子贡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处境艰难,但绝不会放弃追求。

2.试赏析“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也。祖赳,晋隆安末,避乱徙居。欢年二十余,从豫章雷次宗谘玄儒诸义。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遁不仕。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常近百人。欢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篇》不复讲。

太祖辅政,悦欢风教,征为杨州主簿,遣中使迎欢。及践阼,乃至。欢称“山谷臣顾欢”,上表曰:“臣闻举网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伏愿稽古百王,斟酌时用,不以刍荛弃言,不以人微废道,则率土之赐也,微臣之幸也。臣志尽幽深,无与荣势,自足云霞,不须禄养。陛下既远见寻求,敢不尽言。言既尽矣,请从此退。”上诏曰:“朕思弘治道,伫梦岩滨,旰食萦怀。吴郡顾欢,至自丘园,能献书金门,荐辞凤阙,辨章治体,有协朕心。今出其表,外可详择所宜,以时敷奏。”欢东归.上赐麈尾、素琴。永明元年,诏征欢为太学博士,不就征。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论之曰:“器既殊用,教亦异施。佛是破恶之方,道是兴善之术。兴善则自然为高,破恶则勇猛为贵。佛迹光大,宜以化物;道迹密微,利用为己。优劣之分,大略在兹。”

欢晚节服食,不与人通。每旦出户,山鸟集其掌取食。初元嘉末,出都寄住东府,自知将终,赋诗言志云:“精气因天行,游魂随物化。”卒于剡山,时年六十四。还葬旧塞,木连理出墓侧。

(节选自《南齐书·顾欢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B. 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C. 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D. 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簿,古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B. 践阼,原指登上宗庙东面的台阶(主人站立的台阶)主祭,后指代皇帝主持政务。

C. 凤阙,原本是汉代宫阙名,即建章宫,有凤在上,故名凤阙,后代指朝廷、皇宫。

D. 博士,秦汉时为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欢深受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感情,每当给学生讲授《诗经·寥莪》时,就会想起已故的父母,悲伤得不能自已。

B. 顾欢受玄学影响,不喜做官,也不慕名利,齐太祖召他为官,他在上奏了应该效法先王治好国家的建议后,要求齐太祖放他重回自然。

C. 顾欢崇尚道教,贬斥佛教。他认为道教能弘扬善道,崇尚肖然,严密细致,而佛教崇尚勇猛,是为恶之道,二者优劣,一看便知。

D. 顾欢晚年完全归隐自然。他不再与尘世的人交往,却与鸟类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临终前,表达了自己要将灵魂融入大自然中的愿望。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遁不仕。

(2)不以刍荛弃言,不以人微废道,则率土之赐也,微臣之幸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失而复得的花瓶

东方晓

朱老爱好收藏,也懂得文物鉴定,尤其对宋代的花瓶很有研究。他家的客厅、卧室都摆 满了各种形状的宋代花瓶,有少数几个还上着锁。

朱老收藏,一为研究,一为欣赏。他能从花瓶中读出许多古代社会的信息,有客人来,他总要津津有味地给人家讲藏品中蕴含的故事。

前些日子,他在古旧市场发现一只花瓶,大开片,绷瓷儿。胎质略显粗糙,露胎处隐约可 见点点褐斑.造型质朴大方,通体古色古香,看上去倒很像宋代官窑的东西。不过让他感兴 趣的是,花瓶上那摆动着的海底水草的图案似有研究价值。宋代的瓷瓶他研究过不少,但图 案设计和海洋有关的却从未见过。问问价钱,才一千块钱,出于研究的需要,就买回了家。 为了方便研究,就把它放在书房的书架上。

回家后,朱老开始仔细观察。更让他高兴的是,图案中还画有一些较小的贝类。这说明 宋代已经开始对海洋,特别是对海底开始探索了。他开始查阅史料,拜访专家,努力探寻该 图案产生的年代及跟海洋的关系。为此还特意去了 一趟北京,证实在宋代官窑的瓷器上的 确出现过这个图案。

朋友来做客,朱老照例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花瓶,不过重点完全放在了这个花瓶的图案 上,朋友们听说朱老买到了 一件稀世珍品,纷纷前来观赏,老朋友又带来些陌生的朋友,所有 的人都啧啧称奇。

然而,正在朱老进行深入研究的关键阶段,花瓶却不翼而飞了 !

是谁偷走了花瓶?他查看了家中的门、窗及一切可能进入的地方,一点痕迹都没有,不 像是外贼进入。是熟人?细想一想,他在给朋友们讲解花瓶时,从来没说过它的价格。莫 非……不可能,他马上否定了熟人作案的可能,朋友们的人品他还是放心的。

没了这件东西,朱老的研究只好停下来。老伴说,要不就报警吧。他觉得一千块钱的东 西,不值得报警。想来想去,他决定不动声色地找回花瓶。

朱老准备在家里举办-个茶会,邀请朋友前来聚会品茶,朋友都以为朱老的研究又有了新进展,纷纷前来。

来喝茶的朋友最想看的就是那个花瓶。茶过三巡,朱老说:“诸位,实在不好意思,今天 恐怕不能一睹花瓶的风采了,花瓶不知被什么人拿走了。”

大家吃了一惊。

“报案了吗?”有人问。

“报啥由案啊,才值一千块钱。当时我买它,主要是它上面的图案很有研究价值。我曾到国家文物鉴定中心鉴定过,那不过是-件仿品。”朱老很平静地说。

朋友们顿时目瞪口呆。

“这类花瓶的真品共有两件。”朱老接着说,“都是由爱国人士从国外购回的,一件已上交国家,另一件还流落在民间。我亲眼见到过真品,跟我买的仿品一模一样,看来宋朝时的人们已经能绘制海底景色的图案了,我想通过它研究宋代对海洋探索的情况,以填补我国科技史上的一段空白。”

“那朱老的研究是不是就无法继续啦?”有朋友问。

“是啊。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请各位帮我留心一下,仿造者肯定不只仿一件,如果谁见到的话一定先帮我买下,到时候我加倍付钱。”

“那这个贼可白忙一趟啦。”

“岂止白忙一趟,说不定还会有麻烦。”

“是啊,东西放对了地方就是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炸弹。”朱老说。

茶会结束.大家有些遗憾地离去。

然而,几个月后,那件花瓶奇迹般地出现在了老地方,瓶内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打印着一行小字:“您好。祝您的研究早日成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主人公与其说是收藏家、鉴定家,倒不如说是个研究历史的学者,因为他的收藏主要是为了破解藏品背后的信息。

B. 拿走花瓶的人没有露面,但根据情节推断,他偷偷送还花瓶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发现花瓶不值钱,二是留着花瓶会有危险。

C. 小说讲,花瓶被盗,家中却没留下行窃的痕迹,朱老又坚信朋友们的人品没有问题,这暗示花瓶是被跟朋友一起来的人拿走的。

D. 茶会结束前朱老所说的话,其实是提醒拿走花瓶的人,对他来说.花瓶不仅没价值还有 危险,而对自己却有价值,希望他送还。

2.优秀的小说,情节安排往往很巧妙,本文中作者就埋设了好几处伏笔暗示花瓶是防品。请你找出三处,并分析一下这样设计有什么妙处。

3.小说主人公找回花瓶的方法很特别,请通过这件事分析他的美好品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