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我们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姓名文化。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而且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籍贯、家乡不能替代的。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千里之外的人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浓浓的姓氏文化熏陶下,不管走到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就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就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期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不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姓名文化是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B. 几乎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C.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 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B. 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C. 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D. 人名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

3.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 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 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

D. 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1.C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引用句表述的是“人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姓名文化”,事实上姓是可以相同的,此选项属偷换概念。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A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我们……,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B项,“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于文无据。D项,根据倒数第二段“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可知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是“家讳”,不包括“社会避讳”。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所以B项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任凭怎样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使之有所成就。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能抄袭或套作 。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在能源领域,煤和石油的时代已渐近黄昏。①________?环保人士主张发展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之类的“清洁能源”。不过有人警告说,②________,因为制造相关设备造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科学家指出,③________,因为核能既经济又清洁。这种说法遭到了环保人士的嗤笑和抗议。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感谢您三年来的谆谆教导,作为您的高足,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很荣幸能代表同学们对您表达我们的谢意。

B. 孟子是“亚圣”,从学问渊源上讲,他也算是孔子的嫡传,这正统地位,连唐代韩愈都不敢有任何微辞。

C. 美国新任国务卿在访华行程中多次呼吁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债券,而中国政府对她的不情之请并没有马上作出明确答复。

D. 凡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本组委会将惠赠<<鲁迅全集>>一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精准扶贫,是为了脱贫。要完善贫困对象,建立电子档案,按照“脱贫即出,返贫纳入”原则实行动态管理。

B. 3月23日,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战小组赛中,以1:0力克韩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这不仅是国足时隔十六年在这个阶段赢下的第一场球,更是国足主帅里皮率国足拿下的首场12强赛胜利!

C.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创意,打造了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D. 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书展上,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开创了华人在这一世界儿童文学领域至高奖项上零的突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②因为虚报的这两岁,陈岩石的职务止步于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但他不以为意,退休后仍坚持发挥余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燃料空气炸弹被称为世界上最令人发指的武器之一,遭受打击的人员往往窒息身亡,惨状令人目不忍睹,给士兵带来空前的恐惧。

④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⑤社会对校园欺凌的严重性认知不足,学校不愿意张扬,家长们投鼠忌器,使得多数校因欺凌最终沉没水底,私下消化。

⑥这些游戏或多或少都占据了我们手机一定的存储空间,有时候为了保留它们,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一些应用或者照片、视频等。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