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古诗文与苏东坡没有关系的一句是 A.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B....

下列古诗文与苏东坡没有关系的一句是

A.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B.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C.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D.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诗文内容理解。A项,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而此处却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宁静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与苏东坡无关。B项,“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被贬的地方。C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语出宋代苏轼(即苏东坡)在担任杭州通判期间所作赞美西湖美景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名诗。D项,“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出自苏轼的《赤壁赋》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提供的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    ▲    ▲    ▲    ▲  。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①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

②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③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④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

⑤味道不能写只能闻

A. ⑤②③①④    B. ⑤④②①③    C. ③④①⑤②    D. ③⑤④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B.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釆的,是瞌睡人的眼。

C. 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像粘住了一样。

D. 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的眉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  ▲  ,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2)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传统,我们祖先有个  ▲  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3)过了人种脸谱像以后,又另换了一类: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  ▲  ,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

A. 内涵    积重难返    栩栩如生

B. 内涵    根深蒂固    惟妙惟肖

C. 内含    积重难返    惟妙惟肖

D. 内含    根深蒂固    栩栩如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依据《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90后”小孙在2016年11月将当地政府告上法院,认为后者治霾不作为,未严格履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定职责,并请求判令后者赔偿其购买口罩相关费用32元。因霾状告政府,小孙并不是第一人,2014年李先生曾因霾将环保局告上法院,被称为“雾霾第一案”。关于为什么“喊第一嗓子”,他曾如是说,“我是抱着一个善良的愿望,借此诉讼行为,欲推动全社会对雾霾防治有一个新认识,并进行有效的治理。”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查看答案

下面是“2016·中国荆门国际马拉松赛”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并指出该标志的艺术特色。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注:三名运动员从左至右颜色分别为绿、红、蓝,终点线为橙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