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河坎坎上的思南 周舒艺 我嘞家,在阿个山咔咔头, 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河坎坎上的思南

周舒艺

我嘞家,在阿个山咔咔头,

我嘞家,在阿个河坎坎上……

到达这座小城的时候,天色已是傍晚,朦胧中看不清县城的样子。耳边突然传来一阵歌声,听不大懂词,一问才知道是用当地方言唱的歌曲《我嘞家》。像是跟大自然絮语,又像是跟远方的亲人对话,歌声如流水般轻淌,透着大山深处的纯朴与空灵。

晚饭后出来散步,只见夜色中,一条大江浩浩荡荡地奔流着,虽不见真容,静默无声,但隐隐让人感觉有一种磅礴的气势。江水的两岸,闪烁着万家灯火。放眼望去,那些灯火由低处向高处递进,仿佛是沿着台阶而上,让人不禁生出几分好奇: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呢?

答案终于在第二天的清晨揭晓。碧绿的江水宛如一条丝带在蜿蜒,三座雄伟的大桥横跨过江面;岸边的山上,高矮不一的楼房依山而立,缝隙间可见层层梯田;远方,山的最高处,白色的云雾漫天笼罩着。这条大江,就是贵州省第一大河——乌江;这座小城,就是思南。

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满是欣喜。第一次踏上黔地的我,就有幸见识了贵州的母亲河乌江;来到思南,让我走进了这个乌江边的家园。

这片家园,因乌江而起,因乌江而兴。有人说,思南是乌江驮来的城市。今天的思南人更自豪地将思南比作“乌江明珠”。的确,没有乌江就没有思南。作为长江支流之一的乌江,自古以来就是川黔航运要道,承担着来来往往的油与盐的运输。而地处乌江中下游交汇处的思南,位于千里乌江的黄金水段,在乌江的航运中起着重要作用。思南曾是油脂起运的起点。贵州盛产可榨油的桐子,多家油号便汇聚在思南,既收购油脂原料榨油,又进行成品油外运。思南还是川盐入黔的中转站。古代贵州不产盐,一直食用川盐,川盐被运到思南后,先由城内的盐号购入,再向各地零售。

位于塘头古镇的两江口古纤道,正是当年乌江航运兴盛的印记。这处辽阔的U形水域是龙底江与乌江的交汇处,因此名为两江口。江水澎湃,环抱青山,凡到此处者无不被其气势所震撼。岸边青山崖壁上,有一条古纤道,纤夫们就是在这条狭窄而陡峭的羊肠小道上,拉纤前行。年复一年,不论寒暑,不管时代如何更替,在这条小道上,六七个光着脊梁的汉子排成一行,最前面领头者喊着拉纤号子,其他人附和着,“喂也——,安嗨!”“喂也——,安嗨!”一声声反复着,时高时低,时缓时急,浑厚,苍凉。乌江滩多峡长,逆水行舟、长滩拉纤时唱的《上滩拉纤号》,叙述着纤夫们心中的悲凉,“天上落雨地下爬,黄氏蚂蚁在搬家,过路大人莫踩我,为儿为女才搬家。”

但凡江边有些历史的城,无一不是有着灵秀的山水、厚重的历史、古老的传说。但是,我相信,每一座江边的家园,一定还有只属于自己的独特容貌。思南同样如此——它古老而传统,原始而朴素,奇特而神秘,活泼而热情,体现着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别样特质。

这里有神奇的喀斯特石林。那些千奇百怪的石头,有剑状、塔状、柱状,像老虎,像大象,像雄鹰,虽然它们的形成有科学的解释,可我情愿相信,它们是来自大地深处的精灵。这里有朴素的古寨。那大山里的人家就地取材,用石料铺成巷道、砌成石墙。走进郝家湾古寨,看到满寨的吊脚楼、柚子树,以及笑容可掬的老人,让人以为来到了世外桃源。这里有传统的花烛工艺。安化老街上的这家老店历史悠久,店里的花烛富贵华美、流光溢彩,有庆贺婴儿满月的满月烛、金榜题名的报喜烛、男婚女嫁的龙凤烛、过寿的寿烛……这些卷成了花朵形状的彩色石蜡,曾照亮了多少过往的时光。这里有热闹的土家花灯戏。土家的男女老少人人爱唱、会唱花灯戏,他们在堂屋里唱,院坝台子上唱,劳动休息时也唱……花灯的“灯”已成为历史,但灯带来的光明却一直照在人们的心头,举手投足中满是欢乐的情愫。

乌江边的家园,河坎坎上的思南,如今处处已是幸福的模样。听,那远处传来的歌声:

月弯弯,水湾湾,

小小船儿下河滩。

阿哥阿妹船上坐,

不怕风雨和险滩……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敢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思南这座小城的夜录十分优美,夜色中虽然看不清乌江真容,但是能隐约让人感受到有一种磅礴气势,两岸灯火闪烁,让人好奇。

B. 作者在清思时看到的思南城坐落在乌江两岸,江水如丝带蜿蜒,楼房依山而立,缝隙间可见层层梯田,美景如画,作者此时欣喜不已。

C. 思南被比作“乌江明珠”,是因为它在乌江航运中有重要作用,曾是川盐入黔中转站,有多家油号汇聚于此,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质。

D. 文中画横线句子介绍土家花灯戏,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突出了“花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从侧面体现了人们唱戏时的欢乐情怀。

2.文章首尾引用了歌声,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有人说,文章中关于古纤道的内容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探究。

 

1.D 2.①开头用方言唱的歌曲《我嘞家》,突出了思南的民俗美,营造出朦胧而优美的氛围,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结尾引用现代人们的歌声,写出了人们的幸福感,深化了主题。 3.不可以删去。①结构上照应上文中的“思南是乌江驮来的城市”以及乌江航运兴盛的相关内容,②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思南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以及其历经的沧桑演变,具有厚重的韵味。③衬托如今人们的生活,这部分内容写出了以前人们生活的苫难和心中的悲凉,与现在的生活形成对照。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本题中,D项,“从侧面体现了人们唱戏时的欢乐情怀”理解错误,从文中来看,“这里有热闹的土家花灯戏。土家的男女老少人人爱唱、会唱花灯戏,他们在堂屋里唱,院坝台子上唱,劳动休息时也唱”,句中用排比的方式来写土家男女老少唱花灯戏的情境,这应是正面体现。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首尾引用了歌声,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首先要借助题干明确设题的内容,即“首尾引用歌声”,然后要明确答题的要求,即“分别有什么作用”,这就要求考生答题的时候要分开作答。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内容,如第一处,文章开头“我嘞家,在阿个山咔咔头,我嘞家,在阿个河坎坎上……”,这是用方言唱的歌曲《我嘞家》,体现出地方色彩,凸显了思南的民俗美,放在文章的开头营造出朦胧而优美的氛围,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最后“月弯弯,水湾湾,小小船儿下河滩。阿哥阿妹船上坐,不怕风雨和险滩……”,这是现代的歌声,前面说“乌江边的家园,河坎坎上的思南,如今处处已是幸福的模样”,这是以歌声来凸显人们的幸福感,从歌声的内容来看,“月弯弯,水湾湾”是写思南之景,“小小船儿下河滩”是写思南人的活动,“不怕风雨和险滩”写思南人的精神状态,以这一歌声结尾,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孟尝君养士

殷啸虎

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而开大规模养士风气之先的,无疑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依仗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在封地薛邑广招各国人才,甚至一些犯罪逃亡的人也跑来寻求庇护。而孟尝君来者不拒,结果是闻风而来的士人越来越多,号称“食客三千”。

当时,秦昭襄王求贤若渴。听说孟尝君的名气,便想将他招揽到秦国来。秦昭襄王任命他为相国。此举遭到秦国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孟尝君是齐国人,肯定会“先齐而后秦”。秦昭襄王不得已,罢免了孟尝君,并将其软禁起来。孟尝君托人找到秦昭襄王宠爱的妃子,希望她去说服秦昭襄王放自己回齐国。妃子听说孟尝君有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白裘,便提出以这件狐白裘作为交换。偏偏孟尝君到秦国时,已经将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襄王。他的一个门客竟学狗打洞,钻进仓库偷出了这件狐白裘,而孟尝君也得以回国。

孟尝君被释放后,星夜兼程赶到函谷关时,已是半夜了。根据当时出关的规定,只有鸡叫了才能开门放人进出关口。这时,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便学鸡叫,引得附近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把守关口的官吏听到鸡叫,便打开了关门,孟尝君等人趁机一涌而出。等到追兵赶来时,孟尝君一行早已远去。这个“鸡鸣狗盗”的故事,形象地展示了孟尝君养士的特点。

其实,在他的众多门客中,还有不少见利忘义、心狠手辣之徒。当齐湣王听信谗言、免去孟尝君职务时,门客纷纷离去;而当孟尝君恢复职务时,他们又一个个回来了,而且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孟尝君路过赵国时,当地人听说孟尝君名声很大,纷纷出来围观,但看到他后大为失望:原以为孟尝君是一个魁梧的大丈夫,没想到只是一个瘦弱的小男人啊。孟尝君听到后恼羞成怒,而他的那些随行门客居然当场砍杀几百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贤德的君子收养士人,是为了百姓的利益。然而,“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这样的养士行径,不值得颂扬。

孟尝君做的最为出格的一件事,是在齐国面临生死存亡时扮演了一个非常不光彩的角色。公元前286年,齐湣王出兵灭掉宋国之后,南侵楚国,西侵三晋,甚至想灭掉周天子取而代之。燕昭王则抓住这个机会,命乐毅为统帅,联合秦、魏、韩、赵等国一同进攻齐国,攻占齐国70余城,甚至占领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出国逃亡,被楚将淖齿所杀。这个时候,孟尝君在哪里呢?

原来,齐湣王灭宋后,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便跑到魏国,被魏昭王任命为相国。燕国进攻齐国时,他奉命联合秦、赵等国同燕国一同讨伐齐国。也就是说,齐国差一点被灭亡,其实有孟尝君的“功劳”。

孟尝君重视人才,不拘一格,本无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大臣,为什么选人才其实更为重要。总的来看,选拔和重用人才应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不是沽名钓誉,更不能以个人私利践踏国家利益。

(摘自《解放日报》,有刪改)

1.下列关干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尝君广招人才,号称“食客三千”,使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养士的风气开始盛行。

B. 孟尝君担任秦国相国,因“先齐而后秦”而遭秦国大臣反对,并最终被秦王罢免。

C. “鸡鸣狗盗”指孟尝君一门客先学狗打洞偷盗狐白裘后又学鸡叫骗开关门的故事。

D. 孟尝君名气很大,但不大度,路过赵国时,听到别人对他的议论后恼羞成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运用了引用论证,引用《资治通鉴》里的内容论述了孟尝君的养士行为。

B. 文章以孟尝君所养之士的行为为基础来立论,指向了作为大臣养士目的的问题。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列举孟尝君及其门客的所作所为,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

D. 文章在指出孟尝君养士后,先叙述史实并边叙边点评,最后总结评价,表明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作为大臣的孟尝君能从国家利益出发来养士,可能就不会受到一些史家的否定。

B. 如果孟尝君不是“来者不拒”,那他的“士”中也就不会有“见利忘义”“心狠手辣”之徒.

C. 燕国联合多国攻占了齐国70余城,占领齐国都城,其中孟尝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D. 选用人才时,不沽名钓誉,不以个人私利践踏国家利益,才是正确的养士行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朋友单位举办的优秀评选、孩子参加的才艺比拼、父母参加的老年书画大赛……如今的手机微信朋友圈中经常出现这样五花八门的“求投票”“求点赞”信息,甚至有人将朋友圈戏称为“拉票圈”。有人认为朋友之间在评选之际投票支持是理所当然,举手之劳便可加深友谊何乐而不为?有人觉得不胜其烦,名目繁多的投票有“友情绑架”之嫌。也有人质疑这种与拉票捆绑的评比,究竟是比实力,还是拼人脉?

针对上述情况和说法,你有怎样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是利用技术手段对玩家在线游戏时间予以限制。这种方式一味对玩家进行强制性限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类系统的研究开发没有意义。青少年沉迷网游,都是因为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手机游戏,已成为我国游戏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壮大,行业就不能健康发展。

①这类系统的研究开发不一定没有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老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常理,但是细究起来,它的意思其实是说①__________,而不是说你付出了劳动就一定有收获。天有不测风云,假如你不幸遇到了严重的旱涝天灾,那你付出再多的辛劳,也不会有好收成。所以②__________。这个“天”可能是天气,也可能是运气,也可能是其它复杂的原因。总之,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如此一来,我们就面临一个绕不开的问题:③__________?年轻的朋友,对这一问题,你将如何作答?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当下,一些中国青年喊出了“慢就业”的口号,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敬谢不敏。

B. 作为陈教授的学生,你却在背后说他的不是,真是忝列门墙!你让大家怎么说你好呢?

C. 看过司徒乔的油画之后,我很想再去拜读一下他的夫人冯伊湄写的一本回忆录——《我的丈夫司徒乔》,以对司徒乔这位艺术天才有更深入的了解。

D.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