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学阶段,该用怎样的姿态成长?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可...

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学阶段,该用怎样的姿态成长?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可以概括的,它是一个过程,成长的过程,体味的过程,收获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些人或事成为我们成长的关键节点,有些表情生动,有些手段“毒辣”,有些意义重大,有些影响细微……

请梳理中学阶段的生活,完成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就这样慢慢长大 “爸!妈!我回来了!”我推开门,兴冲冲地叫着,“我获奖了,我的《劳动的滋味》获得了学校作文竞赛二等奖!”我一边炫耀着自己的成绩,一边把鼓鼓一包脏衣服扔在一旁。 “是吗?”爸爸点了点头,一眼瞥见那鼓鼓的一包脏衣服,脸上顿时晴转多云。“这是什么?”他问道。“哦,这是上一周换下来的脏衣服,带回来让妈洗的。”我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一边喜滋滋地从书包里拿出那本获奖证书,打开后,送到爸爸面前。谁知爸爸没瞧上一眼,把手中正看着的一本书往桌一丢:“获得了个二等奖连衣服都懒得洗了?你知道劳动的滋味是什么?你也不小了,该学会自己洗衣服!”爸爸指着那包衣服看着我。 我一下子惊呆了,本想得到一番夸奖,谁知得到的竟是这样的“犒赏”,再说,我平时的脏衣服,不也常常带回来了吗?一肚子委屈涌入眼眶,泪水顺着脸颊滴到了那本打开的荣誉证书上…… “哎,你也真是的,怎能责怪孩子呢?他在学校里学习也够忙的,这衣服就让我来洗吧!”妈丢下手中的活儿,拿来盆准备搓洗。爸爸见我还在一旁,责怪妈妈说:“你把衣服放下,今天让他尝尝劳动的真正滋味!”我再也受不了,冰凉的水,如针刺般地折磨着我白嫩的手指,钻心的难受…… 下午,妈妈回校给毕业班学生补课去了,我正气鼓鼓地坐在桌旁做作业。这时爸爸来了,他拿出钥匙,打开办公桌里面那个不常打开的抽屉,从抽屉的最底层,拿出一叠发黄的奖状,放到我面前。 “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一个个鲜红的大字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爸爸指着这叠奖状对我说:“你看看这些奖状吧,都是你妈妈的,你以前知道她获过这些奖吗?她得了奖,把所有的荣誉都锁在这抽屉里,然后不声不响地做着家务,既要照顾你奶奶,还要照顾你上学,是多么不容易啊!” 我关上房门,一件件熟悉的往事涌上心头—— 妈妈教小学毕业班语文,又兼班主任,常常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每次回家她都默默地干这干那,那双手都裂开了,像松树皮似的。可她从不说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得到了什么荣誉,也无一句埋怨的话。她常常鼓励我要做默默无闻的小蜜蜂,不要做大吵大闹的知了。 她像无数母亲一样,勤劳、善良、朴实,用自己的行动,无声地教育着下一代;而我得了小小的二等奖,却飘飘欲仙了,这多么叫人惭愧呀。想到这些,我连忙把自己的那本荣誉证书和妈妈的奖状一同锁进了抽屉里。 从那以后,我不仅先后多次获得作文比赛一等奖,而且在一次次劳动竞赛中获得组织奖,每当妈妈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时,总是不时地在我的耳边说:我们家妞妞慢慢长大了。 是的,就是在爸爸、妈妈的潜移默化中,我慢慢长大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任务是:梳理中学阶段的生活,完成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考生要注意几点要求:一是中学阶段的生活;二是写人记事;三是记叙文。写人,可以侧重写这个人物与你是什么关系,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等。可重点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或在一种特定环境中的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理活动。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2、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了新意。 3、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像老师给你写品德评语那样来写人。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 4、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5、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为年龄、职业、性格等不同的人,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可能不同的。 6、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记事,可侧重写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前因后果等要写清楚,这件事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等。要注意几点: 1、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2、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3、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4、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5、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6、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书写与流播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的价值。请结合《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内容对出下联。要求对仗工整,内容切合人物的表现及特点,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上联:佚之狐慧眼识才力荐千里马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字有四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其中两处问题。

荆轲认为,“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一学生认为,除此之外,“秦武阳色变振恐”也势必影响荆轲刺杀秦王;好在“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秦王剑长不可立拔,不然,荆轲连接近秦王的机会都没有。

①即使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上,荆轲也有可能接近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 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示”,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辞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 黄宗英谈到演员赵丹之死时说:“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命之幕的。”

D. 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急匆匆跑来对母亲说:“着火啦!冲天的大火!大火吞噬了太阳!遮住了大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面深化改革已行至中流,唯奋楫者方能破浪前行。今天的改革者,是注定要进入历史的。改革者要有担当,要有坚定信仰,历史的航程才能续写得更加辉煌。

B.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应用和开发人工智能所需的投入很大并有失败的风险,有鉴于此,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应充分依托各类平台型企业的技术数据资源。

C. 40年来,参加高考常是一个孩子改变人生高度和广度的重要机会,是当下中国最公平最严密的制度,维系了中国基本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高考的意义与价值毋庸置疑。

D. 要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需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消费结构,推动消费升级,从而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消费需求。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65岁的国家一级演员李书珍粉墨登场,重现汉剧《穆柯寨》“招亲”经典唱段,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喝彩声不断。

②刚刚来到张家,他又是挑水又是推磨,但虚情假意一番之后,便图穷匕见,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开始打起别人家财产的主意来了。

③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10公里徒步健身运动,一路上我们纪律严明,爱护环境和民众庄稼,做到秋毫无犯,赢得了路人的赞赏。

④二十年后的同学会,让与会的每个人难忘。尽管人世沧桑,但同学情谊依旧。离别时,大家依依不舍,长歌当哭,约定再相见。

⑤李明对前来祝贺自己习作发表的张凯说:“我续写《祝福》只能算是狗尾续貂,还是你续写的那篇《项链》精彩。”

⑥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