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B. 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 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D. 今年开始推行的“部编本”教材,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比重,编写从古风民歌到诗词绝句,从两汉论文到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A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B项,不合逻辑。“然而”领起的是转折关系,而本句前后分句构成的是因果关系。C项,偷换主语。“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的主语应是《食品安全法》。D项,句式杂糅,删去“编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李隆基在位三十多年,眼看着四海升平,觉得国内再也没有什么事值得忧虑。太平思想麻痹了他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

②皇帝把政事交给贪污的宰相,把边防交给穷兵黩武的将官,人民受着租税与服役的残酷剥削,生产力也就衰落下去了。

③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④经过两星期紧张激烈的拼搏,高二年级羽毛球赛最终尘埃落定。23班在赛程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⑤在2017-2018赛季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双人自由滑项目中,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的表演犹如冰上芭蕾,可谓天作之合

⑥在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大家认识到:只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贿(lù)   人(líng)   江(pǔ)   风乎舞(yú)

B. 写(zhuàn)  峰(luán)  暑(rù)  光风月(jì)

C. (jiāng)  万(shèng)  水(lǜ)  然中开(hōng)

D. 笑(shěn)  水(yí)  夫(qiáo)  魂悸动(pò)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傲岸不羁、蔑视权贵之个性的句子是:“______?”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

(3)《阁夜》中“_______”,上句写悲惨之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意境悲壮雄浑。

(4)李煜的《虞美人》中,用比喻、设问等手法写出愁思的深浓与绵长的句子是:“______。”

(5)《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集中描写桃花园里兄弟们举杯痛饮的欢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

(6)韦庄的《菩萨蛮》中,暗用卓文君的典故并描写江南女子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 “漏声断、月斜窗纸”中的“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C. “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 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E. 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B. 则遣从事以一少告庙  牢:监狱

C. 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绳索

D. 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装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B. 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C.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尔其无忘父之志           平明,汉军觉之

B.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       其孰能讥

C. 世言晋王将终也             师道不传也久矣

D. 而身死国灭,天下笑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运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 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 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涵。

D. 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