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桃和柳是中国文化传统辛的两个重要意象。二者都既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桃和柳是中国文化传统辛的两个重要意象。二者都既意指优秀品德,如清高、知恩图报等;也意指卑劣品德,如轻浮与依势。因此,桃与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同义关系,正是这种同义关系,形成了“桃柳不相离”的文化传统。

然而,桃与柳的意象在文化品格上却迥然有别,它们都有俗和雅双重品格,但比较而言,桃更接近俗,柳更接近雅。柳意象有“离别不舍”“怀乡思人”“感怀愁绪”的语义指向,这三种意义指向的不是世俗的生活空间,而是高雅的艺术空间。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李叔同的“晚风拂柳笛声残”,柳意象表现的是高雅的离别。从萧绎的“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到周志蕙的“丝丝愁绪随风乱,灌濯半姿著雨妍”,游子怀乡成了文人恒久的主题。从白居易“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到程垓的“莫道絮粘泥,絮飞魂亦飞”,柳是诗人抒写世事变迁和情感坎坷的工具,是诗人托物言志的载体。桃意象恰恰缺少上述三种品格,而更多地与世俗之物联系在一起。桃在古人看来能够延年益寿,因此被赋予“仙寿”的文化意义。同时,古人认为桃乃五木之精,能镇压邪气,制服百鬼。因此,桃被赋予趋福避祸的文化意义。可见,柳与高雅的精神追求相关,而桃与世俗的物质追求相关。

桃和柳都具有生活与审美的双重品格,但比较而言,桃与生活世界接近,柳与审美世界接近。桃和日常生活的关联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桃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其成为文化意象的基础。桃可以“食之不饥”,从而成为具有神圣意义的仙桃。其次,桃与各种民俗活动相关。古人要在大年初一“饮桃汤”,在寒食节喝“桃花粥”,女子婚后如果长时间不孕,会到庙里祈福,采摘庙内“面桃树”上的桃子食用。最后,民间俗语中多有“桃”,如春水被称为“桃花水”“桃花浪”,女性的青春期被称为“桃李年”,胭脂被称为“桃花粉”,用胭脂化的妆叫“桃花妆”等。不可否认,柳在这三方面也有密切的关联,但“柳得到的美学评价週异于桃”。中国文学始终偏爱、执着于柳。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柳这一意象出现之频繁,含义之丰富,流播之广远,远超其他意象。从《诗经》中的四首言柳诗,到历代难以计数的咏柳诗和柳赋,再到元杂剧和明清小说对柳的咏叹,甚至在当代,柳也是中国文学审美世界的一个代表符号。

总之,桃与柳虽然都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要的审美意象和文化符号,但二者具有迥然有别的文化品格。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这种雅俗之别显然有高下之分。

(严小香《桃与柳的二难选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桃俗柳雅,桃接近生活世界,桃接近审美世界,两者相反相成,形成了不相分离的文化传统。

B. 古人认为桃能延年益寿、柳能纾解离愁,二者虽然品格不同,却都是古诗文常见的重要意象。

C. 柳被陚予了比桃更多的艺术属性,故于诗文中多见之;桃则更具世俗性,日常生活中多见之。

D. 寒食节喝“桃花粥”、春水被称为“桃花水”、女性食用庙里的桃,都能说明桃与民俗活动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先概括指出了桃和柳在文化意象上的相同点,然后分析了它们文化品格的不同。

B. 文章引用《诗经》、李叔同、萧绎等的诗句,论证了柳可表达怀乡思人之情的观点。

C. 文章主体部分是阐述桃与柳不同的文化品格,行文中多处运用了引用和对比的手法。

D. 文章从食药用价值、民俗活动、民间俗语三个角度分析了“桃”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柳是古诗文中最重要的意象,故而从先秦到明清小说,它屡屡出现,一直受到文人钟爱。

B. 桃被賦予驱鬼避邪的文化功能,可能源于古人认为桃是五木之精、能够镇压邪气的观点。

C. 桃与柳的意象都有双重品格,由于它们所代表的指向不同就有了偏髙雅与偏世俗的区别。

D. 中国文学源头《诗经》的四首言柳诗,证明柳是文化传统中重要的审美意象和文化符号。

 

1.C 2.B 3.A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因果关系失当,桃柳不相离的传统,不是由于它们的不同,而是由于它们有同义关系。B项,无中生有,古人认为柳能纾解离愁之说于文无据。D项,张冠李戴,春水被称为“桃花水”不能说明桃与民俗活动有关。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B项,范围扩大,选项指出的三者中,只有萧绎的诗句是论证柳可表达怀乡思人之情的观点的。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因果推断有误。从先秦到明清小说,柳屡屡出现,一直受到文人钟爱,是它成为重要意象的原因,而非结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中学一名高一新生升入高中之后,最大的困惑就是在一个新环境中感觉与同学很难相处,导致自己情绪有些失落。无奈之下,向长辈们请教。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一些建议。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前提是自己的理由是合理的、正当的”。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材料,分条概括人类无法征服梅里雪山的原因。

    梅里雪山至今还是人类无法征服的圣地。攀登者需要从海拔2300米的澜沧江边开始,攀爬至高度为4400米的主峰卡瓦格博峰。这个距离对攀山者的体能是一个极难突破的极限。在这个路程中,平均每隔1公里,地势就上升400米,从而形成一道道几近垂直的坡面。山坡上冰川、冰瀑区、冰裂缝处处可见,险象环生。在梅里雪山上,刚刚还阳光普照,瞬间便是彤云密布,狂风大作,飞雪覆盖,冰崖崩塌。据记载,卡瓦格博峰曾一日发生上百次雪崩。梅里雪山方圆上千公里,登山者一旦迷路,没有外部救援很难生还。因此梅里雪山至今未被尘世沾染,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山”。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高血脂严重威胁身体健康,而胆固醇又是血脂中常见的一种,因此降低胆固醇成为许多人迫切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人体中外源性胆固醇与内源性胆固醇的比例为4:6,可见,①_____________。所以,饮食控制虽然可以降低甘油三酯等种类的血脂,②_____________。另外,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的重要原料,还可以构成细胞膜、促进钙的吸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③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对此剧本,前面李编剧的发言算是抛砖引玉,接下来我讲的算是狗尾续貂吧!

B. 他在征稿启事中接着写道,“恳请小区居民帮助我们,为办好《小区直通车》尽一点绵薄之力。”

C. 小李收到王先生著作后回信:惠赐的大作已收到。拜读后,深感对我的写作有莫大帮助,定当珍藏。

D. 小刘的父亲因事未能到达会场,主持人对小刘说,我去年采访过您父亲,亲聆先贤对朗读看法,受益匪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个游戏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了中游资源,不仅是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市场应用的领跑者,而且成为了海外市场拓展的先行者。

B. 近期,在习近平和特朗普的共同努力下,使得中美友好合作关系得以继续发展,两国在国际事务中能保持比较密切的配合。

C. 某省从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并且通过招生考试政策拓宽足球人才成长渠道,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D.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这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