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自主招生是一条通向胜利的捷径,所以我希...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自主招生是一条通向胜利的捷径,所以我希望敝校领导可以同意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B. 这么多年我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到节假日,都要安排出时间,去西三旗育新花园拜访朱老师。

C. 作为单位的负责人,我应该时刻俯察员工的生活状况,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D. 老年人养宠物大部分是为了填补孩子不在的空虚,对此,作为后裔,我们是否该反思呢?

 

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应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B项,“拜访”,敬词,看望并谈话,句中说自己去看望老师,使用正确。A项,“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而句中说的是对方学校,使用不当。C项,“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句中说自己对员工的理解,使用不当。D项,“后裔”指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句中是指称老年人的后辈,老年人依然在世,故使用不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针对粮食丰收后收入反而减少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解决农民实际困难,防止农民“卖粮难”的事情不再发生。

B. 有专家预测,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到2020年,“冰上丝绸之路”通航时间可能延长至6个月,到2030年,“冰上丝绸之路”甚至将全年通航。

C. 虽然这些传统建筑和农耕文明的器具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物,但是寄托着传统农村社会中人们的精神追求,保留着人们的美好回忆。

D. 文化产业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和产品质量,着力解决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斑马线的不礼让行为已经上升到违法的高度,但随大流的“中国式过马路”的危言危行依然应该引起行人的高度注意。

②曾操虚怀若谷,不管是对苟或、荀攸、邦嘉、程昱的谏言还是其他谋士的计谋,只要符合实际、有可取之处,曹操都会从善如流

③经过了奥运会的洗礼,他的比赛经验越来越丰富,因此面对对手他不瘟不火,心中的冷静使他在场上的表现更加没有漏洞。

④随着法治文明的进步,检察官们对可能是冤错案件的蛛丝马迹越来越敏感、较真,这直接促成了一批重大冤错案的纠正。

⑤在他看来,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就不能安之若素。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莫高窟、玉门关和悬泉置遗址所在地,因为是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先用“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 描写出女子在未见到心上人时的伤心的样子,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刻画出女子时隔多日以后终于见到心上人时的开心场景.

(2)屈原的《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现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临溪送别

[南北朝]谢朓

怅望南浦①时,徙倚②北梁步。

叶下凉风初,日隐轻霞暮。

荒城回易阴,秋溪广难渡。

沫泣③岂徒然,君子行多露④

【注】①南浦:典出《楚辞·九歌》中“送美人兮南浦”,此处代指溪水。②徙倚:徘徊。③沫泣:哭泣。④行多露:典出《诗经·召南·行露》,言路上很潮湿,行人难以行走.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题中的“临溪”表明了送别时的地点,“送别”二字则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同时也表明了本诗的体裁。

B. 首联叙事,写诗人送别友人,诗人在岸上相送,友人则已上船,诗人只好对着河水怅望在岸边徘徊。

C. “沫泣岂徒然”一句写在离别之际纵然痛哭悲伤也是徒然,那么就不要哭泣伤感,表达出一种豁达的情怀。

D. 本诗”君子行多露“一句借《诗经》之句,说路上很潮湿,行人难以行走,表明了友人前路将受辛劳。

E. 本诗中,山水景物既是诗人惜别之情的载体,同时也是产生惜别之情的主体,情和景在诗作中浑然一体。

2.成倬云评此诗中间两联云:“中间写景处即有情在。”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韦粲,字长。有父风,好学仗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初为云麾晋安王行参军,俄暑法曹,迁外兵参军,兼中兵。时颍川庾仲容、吴郡张率,前辈知名,与粲同府,并忘年交好。及王迁镇雍州,随转记室,兼中兵如故。王立为皇太子,粲迁步兵校尉,入为东宫领直,丁父忧去职,服阕,袭爵永昌县侯,除安西湘东王谘议,累迁太子仆、左卫率,领直并如故。粲以旧恩,任寄绸密,虽居职屡徙,常留宿卫,颇擅成名,诞倨,不为时辈所平。

太清元年,粲至州,无几,便表解职。二年,征为散骑常侍。粲还至庐陵,闻侯景作逆,便简阅部下,得精卒五干,马百匹,倍道赴援。至豫章,奉命报云:“贼已出横江”,粲即就内史刘孝仪共谋之。孝仪曰:“必期如此,当有别敕。岂可轻信单使,妄相惊动,或恐不然。”时孝仪置酒,粲怒,以杯抵地曰:“贼已渡江,便逼宫阙,水陆俱断,何暇有报;假令无敕,岂得自安?韦粲今日何情饮酒!”即驰马出。

次新亭贼列阵于中兴寺相持至晚各解归是夜仲礼入粲营部分众军旦日将战诸将各有据守令粲顿青塘青塘当石头中路,粲虑栅垒未立,贼必争之,颇以为惮,谓仲礼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国。节下善量其宜,不可致有亏丧。”仲礼曰:“青塘立栅,迫近淮渚,欲以粮储船乘尽就泊之,此是大事,非兄不可。若疑兵少,当更差军相助。”乃使直阁将军刘叔胤师助,帅所部水陆俱进。时值昏雾,军人迷失道,比及青塘,夜已过半,垒栅至晓未合。景登禅灵寺门阁,望集营未立,便率锐卒来攻。军副王长茂劝据栅待之,不从,令军主郑逸逆击之,命刘叔胤以水军截其后。叔胤畏懦不敢进,逸遂败。贼乘胜入营,左右牵粲避贼,粲不动,犹叱子弟力战,兵死略尽,遂见害,时年五十四。

(节选自《梁书·韦粲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次新亭/贼列阵/于中兴寺相持/至晚/各解归/是夜/仲礼入粲营/部分众军/旦日将战/诸将各有据守/令粲顿青塘/

B. 次新亭/贼列阵/于中兴寺相持/至晚/各解归/是夜/仲礼入粲营/部分众军/旦日将战诸将/各有据守/令粲顿青塘/

C. 次新亭/贼列阵于中兴寺/相持至晚/各解归/是夜/仲礼入粲营/部分众军/日将战诸将/各有据守/令粲顿青塘/

D. 次新亭/贼列阵于中兴寺/相持至晚/各解归/是夜/仲礼入粲营/部分众军/旦日将战/诸将各有据守/令粲顿青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丁父忧:遭遇父亲去世的委婉说法。古代官员在“父忧”期间一般要回乡守孝。

B. 袭爵:指承袭原有爵位,有的按原等级世袭,有的降级世袭,各朝不一。

C. 表:文中指古代的文体,一般指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D. 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第二天、明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粲跟随晋安王屡获升迁,晋安王被立为皇太子,韦粲入朝任东宫领直,后来虽然他的职位屡次变迁,但常常留在宫中值宿。

B. 韦粲平叛心切,义正词严。侯景叛乱后,韦粲即刻率兵奔赴京城救援,到了豫章后,刘孝仪认为单使报告不可信,韦粲怒斥了他的行为。

C. 韦粲身先士卒,英勇抗敌。韦粲与侯景在中兴寺开战,青塘是战略要地,柳仲礼打算把粮草屯集于此,韦粲主动请缨率部驻守此地。

D. 韦粲临危不惧,壮烈牺牲。侯景抓住韦粲漏洞,乘胜冲入韦粲军营,韦粲身边的人都拉他躲避,但他命令子弟拼命作战,直至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令无敕,岂得自安?韦粲今日何情饮酒!

(2)时值昏雾,军人迷失道,比及青塘,夜已过半,垒栅至晓未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