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 杨老师学富五车,全班同学都非常喜欢他的语文课,也十分赏识他独特的教学方法。

C. 家父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D. 他一见到专家就说:“您的文章写的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忝列 其中。”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A项,“惠存”是敬辞;B项,“赏识”认识到别人的才能予以重视或赞扬。多用于上对下。D项,“忝”是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世界心脏组织联会将每年的9月25日定为世界心脏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血管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引发成年人突然猝死的“头号凶手”。

B. 大数据在给各领域、各行业带来巨变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提升了我们改造世界的能力,成为促进国家变革的基础性力量。

C. 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包括“工匠精神”“供给侧”和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词语入选。

D. 虽然机器人经济将无可避免地引发一些工作岗位的消失,但是这一自动化经济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豪斯德尔集成墙板,以其对市场独到的见解和对欧洲家具装饰市场的潮流把握,将环保、时尚、实用集于一种产品之上,投资者趋之若鹜

②当前超级计算机的应用方兴未艾,其应用涉及许多前沿领域,如IBM的超级计算机“蓝色基因”正在尝试复制人类意识。

③一些美国高中追求博雅教育,固然是为了提升学生进入常春藤高校的竞争力,更是为了让学生触类旁通到其他领域。

④教育部明确提出,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以及犯而不校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⑤已故的著名教育家、翻译家,复旦大学杰出教授陆谷孙先生精于莎士比亚文学研究和英汉词典的编纂,为翻译界学者、社会学习者所传。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⑥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__”。秦朝若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而正因为没有做到这一点,是自取灭亡,“_________”,并非天下人使其灭亡。

(2)庄子在《逍遥游》中写蜩与学鸠起飞后只能“_____________,所以它们不解地问大鹏:“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七首(选二)

王昌龄

其三

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③龙荒:荒原。④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⑤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骑的马。⑥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关城榆叶早疏黄”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

B. “日暮云沙古战场”用意象“日暮云沙”,比喻古战场的暗淡无光与破败。

C. “碎叶城西秋月团”通过营造和烘托战场的气氛,暗示将军关注边塞安危。

D. “辞君一夜取楼兰”写出了将军率兵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气势。

E. 两首边塞诗均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2.这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琪,字台秀。父縠,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昭宗时,李溪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溪。溪倒屣迎门,谓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畏也。”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授武功县尉,辟转运巡官,迁左拾遣、殿中侍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

梁祖受禅,征入,拜翰林学士。梁祖经略四方,而琪以学士居帐中,专掌文翰,下笔称旨,宠遇逾伦。是时,琪之名播于海内。琪重然诺,怜才奖善,家门雍睦。贞明、龙德中,时琪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深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中书奏覆,多行其志,而顷专掎摭其咎。会琪除吏,是试摄名衔,改“摄”为“守”,为顷所奏,梁帝大怒,将投诸荒裔,而为赵岩辈所援,罢相,为太子少保。

庄宗入汴,素闻琪名,累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及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得罪,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沮,乃相崔协。琪时为御史大夫,安重诲于台门前专杀殿直马延。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选自《旧五代史·李琪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

B.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

C.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

D.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唐代始置进士科目。

B. “封章”,言机密事之奏章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

C. “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继承旧帝让给的帝位,泛指继位。

D. “萧蔷之难”,指由内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灾祸,泛指内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琪博学多才,才思敏捷。晋公王铎怀疑少年李琪的文章假手他人,因而派人测试,李琪援笔立成,出语不凡。

B. 李琪为文独树一帜,不同于时俗。他写作时不拐弯抹角,善于开宗明义,他的文赋深为文坛名宿李溪所推崇。

C. 李琪恪尽职守,正直敢言。他做了谏官后,积极上书,评论时政中的不当之处,却没能直言安重诲的罪责,因此自责请辞。

D. 李琪为同僚所忌恨。他为同任宰相的萧顷所敌视,后因萧顷的诬告,李琪受到皇上的斥责并被罢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

(2)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沮,乃相崔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