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产业化步伐加快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产业化步伐加快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中国电影的大发展 相伴随的是两个始终难以化解的矛盾:一个是市场业绩的向好与舆论口碑的欠佳;另一个是在国内市场的风生水起和“走出去”的举步维艰。这两个矛盾同时指向中国电影升格为电影强国的一大掣肘——叙事水平的低下。

当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掀起武侠片的创作风潮时,他们的尝试虽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制作质量,但因不适应商业大片的生产机制,他们不可避免地舍弃了构成好莱坞电 影内在精髓的叙事法则,其结果是影片大多在叙事层面出现各种硬伤,观众也很容易对 此产生审美疲劳。而在国产大片呈现颓势之际,以当下生活为题材的中小成本电影登上 荧幕,引发追捧。但它们弱化甚至放弃了对剧情逻辑性和结构完整性的追求,在叙事上 过于依赖“拼盘化叙事”而无法讲好一个完整的长故事,正如小品串演不等于一部话剧, 一部由多部短片堆砌成的影片无法与一部标准规格的长片相提并论。要破解口碑与票房、本土和海外市场形成的深刻矛盾,回归行之有效的“经典叙事”成为关键。

就电影创作而言,“经典叙事”是指在电影诞生以来不断获得丰富和修正的一套被世界各国主流电影所接纳的电影叙事规范和叙事方法。它由明晰完整的情节链条、因果分 明的叙事逻辑、强烈的冲突、闭合式的结局等众多相对稳定的叙事元素及其交织而成的复杂结构系统组成。时至今日,“经典叙事”已成为一种可跨文化通约的基本“语言”,我们也许会见到偏离这种“语言”的电影叙事,但几乎找不到完全可以将其取代的另一套被普遍接受的表达方式。

中国电影在叙事上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一是创作者对“经典叙事”不以为然,以为它不过是粗浅的套路或僵硬的模式。事实上, “经典叙事”并不刻板教条,也不阻碍艺术创新,相反,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方面为艺术创新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则理性地维持着艺术创新与观众接受之间的平衡。其二是所谓“经典叙事”就 是好莱坞电影的认识误区。事实上,它最初的构建与好莱坞有密切的关系,但自形成之 后便不再是好莱坞的专利品了。它一方面吸纳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养分,以修正自 身的形态;另一方面也和区域文化相结合,生成具有民族多样性的主流电影。事实证明, 那些可以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有效地抵御好莱坞的电影产品,几乎都是遵循 “经典叙事”并对之加以精彩发挥之作。这些电影常有着虽称不上严密复杂却足够清晰 流畅的叙事,观众总能品出与好莱坞电影相异趣的地方,这正是融入其民族文化特质的 “经典叙事” 。由此可见,我国那些真正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双赢的影片恰好可以证明回 归“经典叙事”是我们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

(摘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经典叙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一种叙事规范和叙事方法,电影创作中的“经典叙事”自电影诞生以来不断获 得丰富和修正,被世界各国主流电影接纳。

B. 明晰完整的情节链条等众多相对稳定的叙事元素及这些元素交织成的复杂结构系统 组成了电影创作的“经典叙事”。

C. 因吸纳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养分,并与不同区域文化相结合, “经典叙事”成为 可跨文化通约的基本“语言”。

D. “经典叙事”并非刻板教条的代言人,也不是艺术创新的敌人,它为艺术创新预留 生长空间,理性维持艺术创新与观众接受之间的平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电影出现的矛盾现象反映出叙事水平低下的问题,表现为市场业绩向好而舆论 口碑欠佳,国内市场风生水起却“走出去”举步维艰。

B. 一些中小成本电影过于依赖“拼盘化叙事”而无法讲好一个完整的长故事,不能与 标准规格的长片相提并论。

C. 当下的电影叙事尽管可能会偏离“经典叙事”的“语言”,但人们几乎找不到可以 完全取代并被普遍接受的其他的表达方式。

D. 只要在“经典叙事”中融入民族文化特质,就能够创造出来叙事足够清晰流畅、意 趣异于好莱坞电影的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产业化步伐加快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其中包括“第五代” 导演的武侠片和以当下生活为题材的电影。

B. 很多国产大片在舍弃构成好莱坞电影内在精髓的叙事法则后,在叙事层面出现各种 硬伤,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呈现颓势。

C. 中国电影在叙事上出现问题是由创作者对“经典叙事”的不以为然与“经典叙事” 就是好莱坞电影的认识误区导致的。

D. 在分析了口碑与票房、本土市场和海外市场之间形成矛盾的原因后,我们发现回归 “经典叙事”是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

 

1.C 2.D 3.C 【解析】 1.试题分析:C. 因吸纳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养分,并与不同区域文化相结合, “经典叙事”成为 可跨文化通约的基本“语言”。强拉因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引发我们对“民族文化将何以为继”的思考。但影 片上映之初票房惨淡,63岁的电影制片人方励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这部以师徒情分和唢呐 传承为主题的电影佳作,通过网络直播下跪的方式恳求各地影院给《百鸟朝凤》多一些排片。 此举在引发争议的同时,也收到了效果,随后,《百鸟朝凤》的排片率和票房收入都应声大 涨。

“老方这一跪”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 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市某校对校园周边噪音污染进行的调查统计表。阅读这些数据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校园周边噪音污染的调查结果。(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 50 字)

校园周边噪音污染源(表一)   

噪音给学生带来的干扰(表二)

学生对噪音污染的态度(表三)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个字。

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影响,①__。但 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②___。坎坷经历使苏轼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创作出许多潇洒超脱的词。纵观他的一生,多次被 贬,频遭陷害,甚至含冤被捕入狱。但他不论贬谪天涯,还是任职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 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生死所扰,③__,显示出超乎常 人的人格魅力。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     ,     ,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

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

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

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

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

A. ④⑤③②①    B. ④①③②⑤    C. ③②①④⑤    D. ③①②⑤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不分伯仲,中国小将能否最终胜出,关键在于拥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

B针对学生返家、农村务工人员返乡等特殊情况,铁路部门采取提前预售和预留学生票相结合满足学生的购票需求

C随着迪拜与中国的各种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中文的需求越来越多,只要会讲中文,不需要什么学历就能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工资超过万元以上

D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许多大城市的警察局对警察使用枪支进行限制,即仅在被拘捕人表现出致人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威胁的情形下才能使用致命武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