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A. 公司年会上董事长说:“各位同事,在新的一...

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A. 公司年会上董事长说:“各位同事,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大家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公司发展得更好!”

B. 老李搬新家,给朋友发邀请函:“为贺我家乔迁之喜,特于寒舍略备薄酒以小酌,敬候您及家人的光临。”

C. 在某校的高考经验交流会上,主持人对发言的同学说:“你的发言时间快到了,再说一分钟就不要说了。”

D. 李老师七十寿辰将至,他的学生小张叫人给他送去一副对联:“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D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绵薄之力”指微不足道的力量,谦辞。B项,“乔迁”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常用于祝贺别人,本句用于自己身上,用语不当。C项“再说一分钟就不要说了”用语生硬,不适合大会这种公开场合。D项“为学有宗”,做学问已成一派宗师;“古稀成庆”,70古稀之年应该庆祝高寿;“诲人无倦”,不知疲倦地教书育人;“恩重及门”,学生一家人感受到老师的恩情太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该村富民兴村的主要抓手,全村80%以上的农户种植蔬菜,蔬菜种植面积达8000 亩,年产值7000 多万元。

B. 在大余县的新城323国道附近,民警经过几个小时的蹲守,正在对一货车实施盗窃的嫌疑人被成功抓获,并从嫌疑人驾驶车辆中查获被盗电瓶6 个。

C. 各城区及乡镇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保障为原则,深入开展工作,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D. 国家林业局日前正式批准同意我省的瑞金绵江、吉水吉湖、峡江玉峡湖、抚州凤岗河、抚州廖坊、广昌抚河源等6 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雨后初霁的古村落秀色可餐,袅袅炊烟氤氲在空中漂浮不定,粉墙黛瓦的古村民居与傲霜缤纷绚丽的红枫相映成趣。

②我国南方山区的那些最穷的地方,有的甚至鸡骨支床,也正是底子最薄弱、条件最恶劣、工程最艰巨的贫困堡垒。

③“佛系旅游”即拒绝走马观花地看风景,而是倡导寻找旅游的内涵,追求个性化,已成许多游客争相追逐的旅游新方式。

④近几年来,赣州各地持续推进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学习工作,全市上下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蔚然成风

⑤雪乡一旅馆“坐地起价”的消息将刚刚进入旺季的雪乡推上风口浪尖,一时间各种关于雪乡旅游坑人的爆料层出不穷

⑥电影《妖猫传》正在热映,张榕容扮演的杨贵妃引起争议。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杨贵妃应当是珠圆玉润的汉族美女。

A. ②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一文中,作者用人们借助车马到达远地的比喻,来论证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秋霁

戎昱①

霁后江城风景凉,岂堪登眺只堪伤。

远天螮蝀②收残雨,映水鸬鹚近夕阳。

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

不知何处销兹恨,转觉愁随夜夜长。

【注】①戎昱(约744 年一800 年),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纵情游览天下名城。②螮蝀(dìDōng),虹的别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霁后江城风景凉”呼应诗题,其中“风景凉”既写出雨后天气的清凉,也暗指诗人内心的凉意。

B. “岂堪登眺只堪伤”一句写道,诗人不愿意在登高远眺时只有伤感愁绪;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洒脱乐观。

C. “万事无成空过日”句中,“万事无成”暗含漂泊多年却无法施展抱负的哀叹,“空”字加深了此种情感。

D. “十年多难不还乡”与韦庄《菩萨蛮》中“未老莫还乡”一样,表明久居异乡已成习惯,不愿归乡的想法。

E. 尾联“恨”“愁”直抒胸臆,心中之“恨”不知道何处可以消除,只能化为愁情,伴随黑夜,无尽悠长。

2.试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诗中的颔联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胡安国,建宁崇安人。三试于礼部,绍圣四年中进士第。初,廷试考官定其策第一,宰职以无诋元祐语,遂以何昌言冠,方天若次之,又欲以宰相章惇子次天若。哲宗命再读之,注听称善者数四,亲擢为第三。提举湖南学事,有诏举遗逸,安国以永州布衣王绘、邓璋应诏。二人老不行,安国请命之官,以劝为学者。零陵簿称二人党人范纯仁客,而流人邹浩所请托也。蔡京素恶安国与己异,得簿言,大喜。命湖南提刑置狱推治,又移湖北再鞫,卒无验,安国竟除名。未几,簿以他罪抵法,台臣直前事,复安国原官。政和元年,张商英相,除提举成都学事。二年,丁内艰,移江东,后双亲皆亡,谓子弟曰:"吾昔为亲而仕,今虽有禄万钟,将何所施?"遂称疾不仕,筑室墓傍,耕种取给,盖将终身焉。靖康元年,除太常少卿,辞;除起居郎,又辞。朝旨屡趣行,至京师,以疾再告。金人薄都城。子寅为郎,在城中,客或忧之,安国愀然曰:"主上在重围中,号令不出,卿大夫恨效忠无路,敢念子乎!"高宗即位,以给事中召。初颐浩都督江上还朝欲去异己者未得其策或教之指为朋党且曰党魁在琐闱当先去之,颐浩大喜。乃上奏曰:“胡安国屡召,偃蹇不至,今始造朝,又数有请。”落职。五年,除徽猷阁待制、知永州,安国辞。复提举太平观,进宝文阁直学士,卒,年六十五。诏赠四官,又降诏加赙,赐田十顷恤其孤,谥曰文定,盖非常格也。

(选自《宋史•胡安国传》,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颐浩都督江上还朝/欲去异己者/未得其策/或教之/指为朋党/且曰/党魁在/琐闱当先去之/

B. 初/颐浩都督江上/还朝欲去/异己者未得其策/或教之指为朋党/且曰/党魁在琐闱/当先去之/

C. 初/颐浩都督江上还朝/欲去异己者/未得其策/或教之指为朋党/且曰/党魁在琐闱/当先去之/

D. 初/颐浩都督江上/还朝欲去/异己者未得其策/或教之/指为朋党/且曰/党魁在/琐闱当先去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进士第”指古代参加科考殿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其中一甲三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B. 文中“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我国古代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黔首、黎民、庶民、苍生、黎元、氓等。

C. 丁艰,即丁忧,亦称丁家艰,指遭逢父母丧事,特指官员的父母死了官员回家守制。文中的“丁内艰”即丁父忧,指遭遇父丧。

D. “提举”原意是管理,宋代以后设主管专门事务的职官,即以“提举”命名,如文中“提举湖南学事”“提举成都学事”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胡安国三考进士,哲宗钦点。第三次应试时,考官初定为第一。宰职认为他的策论中没有诋毁元祐之政的言语,便另定前三名。后被哲宗升选为第三名。

B. 胡安国举荐人才,反被诬陷。提举湖南学事时,向朝廷推荐王绘、邓璋。蔡京指使主簿说此二人为范纯仁之客,又为流放之人邹浩所请托。因此受牵连。

C. 胡安国为亲守孝,为君担忧。双亲去世,安国称病不再为官,并在双亲墓旁筑屋而居,屡召不就;金兵逼近都城,其子胡寅尚在城中,他却为皇帝担忧。

D. 胡安国生得重用,死获哀荣。胡安国在世时,几位皇帝都屡屡召用他;胡安国去世之后,皇帝下诏赠官加赙,赐田恤孤,赠谥文定,礼遇规格不同寻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命湖南提刑置狱推治,又移湖北再鞫,卒无验,安国竟除名。

(2)胡安国屡召,偃蹇不至,今始造朝,又数有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