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交叉路口,红灯亮起。120急...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交叉路口,红灯亮起。120急救车被前方按规定停车的私家车挡住。由于病人情况危急,急救车驾驶员不断鸣笛,私家车司机见状,看准绿灯方向暂无车辆通行,果断闯红灯左拐,为急救车让出一条通道,急救车顺利通过了路口,为抢救病人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按照新交规,私家车司机接受了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监控视频流传到网上后,广大网友呼吁取消处罚。交警通过查看监控录像,特事特办,马上取消了对私家车司机的处罚。

在这支共同谱写的救助生命的“爱”的协奏曲中,私家车司机、网友、急救车司机和交警,谁最值得你崇敬?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为小李叫好 当小李罔顾红灯,为急救车让行时,我没有看到一个罔顾法律,不顾他人安危的“看客”;相反,我看到了一个尊重生命、为生命保驾护航的“行动者”。他内心也许有过挣扎,有过迟疑,但无掩他的人性之光,为此我必须为他点赞。 “春城飞花”的呼吁,令人感动,但他未面临着两难选择,想来按下鼠标传递正能量也是较易之举;警察的深明大义,也只不过是做出了合乎人心的选择,在情与法之间来找平衡点,于其而言只是份内的事。相较之下,小李的主动让道,面临着罚款吊牌困难境地,他也本可心安理得地坐在车里,不理会后方急救车的不断鸣笛——可他没有,他宁可承受罚款之重也要为生命开设“绿色通道”,其人性之高贵,可见一般(斑)。 哲人说过:“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小李的让道,是对精致利己的反讽,是驱散社会道德乌云蔽日的暖流,更是人间有爱的佐证。换成社会上的大部分人,他们可能会泰然自若地坐在车里,以“自己无错”来宽慰自己。更显(鲜)有人能做出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拯救一个与之擦肩而过的生命的抉择。我不由得想起“摔倒老人扶不扶”的问题,又有几人能够豪气干云地喊出“就算我被讹诈,我也一扶到底”呢?又有多少人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去说服自己冷眼旁观呢?小李的违章,已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为与不为的问题。你能说拥有身家数亿却一毛不拔的企业家错吗?也就是做不做罢了。小李做了,不管对错,本就值得褒扬。 其次,我们不妨将自己代入当时的小李,去体会那番挣扎与迟疑。很多事情就在一念之间,一念为善,就显动人,若是纵容人性之恶肆意增长,最终必会踏上不归之路。许多德国人加入纳粹之前都是善人,起初面对眼噙泪水的犹太人也会有恻隐之心,但他们关上了人性向善的窗户,任由人性之恶生根发芽,在一次次杀害犹太人中走上了不归路;相反,一位老刑警枪法神准,却从不开枪直接射杀贼犯,他的善使很多贼犯活了下来并悔过自新。小李的让道,又何尝不是人性中善与恶两面的搏弈呢——是坚守人性之善闯红灯还是秉持人性之恶冷眼旁观?所幸小李做出了合乎内心的选择,拯救他人的同时又何尝不在拯救自我呢?因此,我必须给小李点赞。 在给小李叫好的同时,我还为社会舆情对小李的支持而感到欣慰。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流汗再流泪,今天小李能被社会温柔相待,明天必定会有更多的小李加入到为善的行列中去。小李之善举,亦足以开创文明礼让急救车的先河。 反观当下,急救通道被私家车随意占用,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的同时更让生命为之蒙受损害。是时候弘扬小李的见义勇为,使全社会形成尊重生命的风气了。为他人生命开设绿灯就是为自己的人性插上飞翔的翅膀。 【解析】【试题分析】写作试题属于新材料作文题型。本题目“闯红灯罚款”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考查的是比较思维。审题构思步骤:(1)阅读试题,明确写作任务。任务1:谁最值得你崇敬?“最”指在同类事物中居首位,没有比得上的。任务2: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权衡”即比较(对比、类比)。(找出关键句、关键句中的关键词,并界定含意)(2) 题目要求通过比较,找到“居于首位”的值得崇敬的人(做法)。由于参加比较的对象有四人,那么,就需要合理“分类(划分)”。试题提供了分类(选择)的标准:救助生命。即直接参与了救助生命的:急救车司机和私家车司机。网友和交警所做的事都是在救助生命之后。就此完成了“四选二”。再由私家车司机和急救车司机比较,完成“二选一”。私家车司机。另一种划分标准是看谁做了工作职责之内之外的事。急救车司机和交警做了工作职责之内的事,而私家车司机和网友则做了职责之外的事。由此完成“四选二”,然后在私家车司机和网友之间完成“二选一”。最终选择:私家车司机。理由:私家车司机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和责任。(3)权衡(比较):求同求异比较法:私家车司机、网友、急救车司机、交警在事件中都呈现出了正能量,都值得崇敬。而在救助生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私家车司机和救护车司机,事后弘扬了正能量的是网民和交警;救护车司机和交警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私家车司机和网民的贡献则是分外的;只有私家车司机是承担着最大责任和风险。(4)四个人的精神内涵(这是比较的理由,也是评价的理由):私家车司机:遵纪守法与守护人情、利己与利他。如:急人所急,彰显大爱、起心动念,皆应向善、舍己为人,令人敬佩、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应该退让、权衡利弊灵活变通。网友:公民意识、创造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如:传递正能量你我有责、弘扬正气是义务也是责任、传递爱与善不做旁观者、巧借网络传递正能量。交警:执政为民、法规与情理。如:规则之下仍需人性变通、刻板执法与人性化、放低姿态听取民声、增强服务意识弘扬正气。救护车司机:热爱生命、爱岗敬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叶嘉莹:一生与诗词相恋

近日,92岁高龄的叶嘉莹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礼中获颁2015-2016年度“终身成就奖”。此前数十年间,她身挟满腹诗书,走遍中国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三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而她的伯父叶廷又,是一位有很深古典文化修养的中医。在伯父的引导下,深居大院的叶嘉莹常常把院子里的草木作为对象,吟诗作词。1941年,叶嘉莹高中毕业,进入辅仁大学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在辅仁大学,叶嘉莹遇见了她铭记一生的恩师顾随。顾随古典文化功底极为深厚,他对诗歌的讲授令叶嘉莹如痴如醉。师生二人常常诗词唱和,被师友传为佳话。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假使苦水(顾随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但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①”。

如果顾随泉下有知,最高兴的肯定是叶嘉莹果然如他所期望那般做到了“别有开发”和“能自建树”。师徒二人在诗词世界里研读的轨迹,也有相似之处。顾随是受蔡元培之命学习西洋文学,得益匪浅;而叶嘉莹则在机缘巧合下,前往北美访问交流,在此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文学理论。叶嘉莹发现,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便逐渐尝试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诠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来诠释中国的古典诗词。这种将中西理论融合的研究策略很快为叶嘉莹的诗词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以西方文学理论解析古典小词,成为叶嘉莹治学的重要特点。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陈洪评价叶嘉莹说:“融合中西以推进词学研究,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

在海外教书时,叶嘉莹常常感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在翻译成英文后就要逊色不少。而用英文授课,也让她常常有不能阐尽其意之感。1979年,凭借一封寄给国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叶嘉莹终于可以回国教书。从那年起,叶嘉莹便犹如候鸟一般,按照时令奔波于大洋两岸。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93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

她自认,这一辈子,她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当年顾随的课堂上,她埋首苦记,犹如录音机一般一字不差地把顾随的讲课“录”了下来,并在几十年后整理出版。另一件事,就是她去海外以后,托人把台湾大学教授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吟诵录了下来,并最终在内地推广吟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是她留给人们的两把钥匙。有了它们,人们要去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去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吟诵之美,尽可以循迹而得。如今,她也在打造自己的钥匙。她教书70年,留下来的讲课、讲演录音,有2000小时以上。学生们正在帮助她整理成书。等到出版之日,喜爱诗词的人们又将迎来一场精神盛宴。

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节选自《东西南北·看人物(上半月)》2016年8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我很不喜欢“才女”这两个字,有人说过我是穿裙子的“士”。我身体是女性,但是我的品格是士大夫的“士”,就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

    (节选自《叶嘉莹:我是穿裙子的中国“士”》,有删改)

【注】①马祖道一是禅宗洪州宗的祖师,师承南岳怀让禅师。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叶嘉莹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为讲授古典诗词奔波于大洋两岸,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B. 叶嘉莹诗书满腹,离不开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时期就开始吟诗作词,后又得遇名师指点。

C. 叶嘉莹治学极有特点,她借鉴西方的文学理论来推进中国词学研究,这在海内外是独一无二的。

D. 叶嘉莹反对将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文讲解,她认为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翻译成英文后会逊色不少。

E. 叶嘉莹成为诗词研究大家,得益于她深受中国儒家传统熏陶,年轻时埋头苦读,教书时不断积淀。

2.下列对传主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贯中西。她在北美访问交流期间,系统学习西方文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中。

B. 诗词研究自成一派。她师承名家,对诗词的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中西,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C. 注重人才培养。她出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出资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来鼓励年轻人。

D. 个性鲜明。她身为女性,饱读诗书,却不喜欢人家称呼她“才女”,喜欢人送的雅号“穿裙子的士”。

3.作为一代大家的叶嘉莹,对诗词研究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2)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__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

(3)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______。(贾岛《题李凝幽居》)

(4)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嗟余听鼓应官去,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7)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8)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___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0)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11)_____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1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13)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14)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蝶恋花》)

(15)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16)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7)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一剪梅》)

(18)___________________,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生查子•咏芹

【宋】高观国

野泉春吐芽,泥湿随飞燕。碧涧一杯羹,夜韭无人剪。

玉钗和露香,鹅管随春软。野意重殷勤,持以君王献。

【注】①芹,即芹菜。

请赏析“玉钗和露香,鹅管随春软”两句之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闲”字反衬“忙”字。

B. 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荷花,诗人轻摇团扇,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米。

C. 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延”与“纳”意指延请苍翠竹色、迎接美丽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D. 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着回城,“鸡啼”以动衬静。

E. 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如“残红”与“众绿”就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整诗意境隽永,蕴含无尽诗意。

2.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时以豪桀自阳翟徙茂陵。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时又少行三年丧者。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送,行丧冢庐三年,繇是显名京师。为大司徒史丹举能治剧,为谷口令,时年二十馀。谷口闻其名,不言而治。

专以振施贫穷赴人之急为务。人尝置酒请涉,涉入里门,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往候。叩门,家哭,涉因入,问以丧事。家无所有,涉曰:“但洁埽除沐浴,待涉。”还至主人,对宾客叹息曰:“人亲卧地不收,涉何心乡此!愿彻去酒食。”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涉亲阅视已,谓主人:“愿受赐矣。”既共饮食,涉独不饱,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俫毕葬。其周急待人如此。

遣奴至市买肉,奴乘涉气与屠争言,斫伤屠者,亡。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知涉名豪,欲以示众厉俗,遣两吏胁守涉。至日中,奴不出,吏欲便杀涉去。涉迫窘不知所为。会涉所与期上冢者车数十乘到,皆诸豪也,共说尹公,尹公不听,诸豪则曰:“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缚,诣廷门谢罪,于君威亦足矣。”尹公许之。涉如言谢,复服遣去。

更始西屏将军申屠建请涉与相见,大重之。故茂陵令尹公坏涉冢舍者为建主簿。涉本不怨也。涉从建所出,尹公故遮拜涉,谓曰:“易世矣,宜勿复相怨!”涉曰:“尹君,何壹鱼肉涉也!”涉用是怒,使客刺杀主簿。

涉欲亡去,申屠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宾客通言,令涉自系狱谢,建许之。宾客车数十乘共送涉至狱。建遣兵道徼取涉于车上,送车分散驰,遂斩涉,悬之长安市。

(节选自《汉书·原涉传》,有删改)

①赙(fù):送财物助人办丧事。②昳(dié):太阳偏西。③劳俫:劝勉。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B. 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C. 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D. 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冢庐”指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B. “吊”指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

C.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此后重要性减少。

D. “长安”为古都城名,在今陕西西安一带,汉高祖七年定都于此,隋、唐、北宋等朝也于此定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涉重视传统,恪守孝道。他父亲去世,他退还了南阳郡人送的丧葬费用,依古礼为父亲守丧服孝三年,当时少有守丧三年的,因此在京师有了名气。

B. 原涉有同情心,能急人之难。他听说母亲生病的那一家避居在里宅,便去看望,得知病人已去世,家贫无法安葬,便让人置办丧葬用品,使丧事妥善办理。

C. 原涉因家奴惹祸,招来麻烦。他的家奴买肉时与屠夫发生争吵,砍伤屠夫,致其死亡,茂陵守令尹公因此大为气愤,要拿他治罪,使他处境窘迫。

D. 原涉因旧怨杀人,终遭杀身之祸。他与申屠建的主簿尹公有旧怨,一怒之下让人杀了尹公,申屠建用欺骗手段同意他自首,却派兵将他逮捕并杀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

(2)申屠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