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果树的歌 叶辛 1992年,黄果树兴致勃勃地要像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果树的歌

叶辛

1992年,黄果树兴致勃勃地要像其他全国著名的景点一样,准备“申遗”了,而且还把考察组请了来,结果事与愿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对黄果树考察之后,留下了一段评语:黄果树是亚洲最有影响的大瀑布,但同时人工痕迹太重,生态环境太差,建议暂缓申报“世界遗产”。

人家说的是大实话,黄果树得反省了。

半边街是最大的软肋。黄果树大瀑布飞溅弥漫的水珠、水沫和雾露,使得它的一侧山坡,终日笼罩在朦朦胧胧的湿重雾气之中,以至这半边山坡上的植物一年四季绿茵茵、鲜亮亮的,看上去十分诱人,亦成了黄果树的一景。相反,面对着大瀑布的这半边山坡,既不会受到弥散而来的水雾水气的影响,更是眺望黄果树瀑布的最佳位置之一。老乡们就来这里摆摊设点,出售米粉、面条、包子、李子和各式的乡间小吃,特别是1982年,黄果树正式设立景区,修建了旅游观赏小道、公共厕所、宾馆设施,收取两角钱一张的门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越来越多,老乡们干脆就在这一最佳观瀑点修建起一个个饭馆、面铺、旅舍、茶馆、摄影点,逐渐形成了一条街。由于所有的建筑都修在这半边,人们自然而然把这条喧嚣、热闹、零乱、嘈杂、卫生条件也差的街,称作半边街。

冷静下来想想,人家也是在为黄果树大瀑布着想,因为按规定,每处景点只能中报一次,若被“世界自然遗产联盟”的21个常务理事国否定,便永远不能再中报了。

今年盛夏时节,我再次陪友人游览黄果树。那天阳光灿烂,黄果树的绿荫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片片叶子都泛着亮光,我们顺着游览黄果树的最佳线路,从陡坡塘瀑布这里往下行。

这条线路,当年是五尺宽的古驿道。那年春天,徐霞客就是沿着这条古驿道,循声看见了陡坡塘瀑布景观的。他的原话是“瀑声震天,十里相闻”。这样的古驿道不常见了,景区把它们保护了起来,另外为游人们修了木质的栈道。

没有人想得到,这里曾是小摊林立的“半边街”。

沿着栈道漫步而行,白水河坦荡宽阔的流水逐渐收窄,水势悄然地形成一股丰盈膨胀的急流,湍急起来,迅捷起来,往前奔腾而泻。

凝神观赏,游客不难发现,黄果树大瀑布的壮观气势,就是从这里逐渐蓄积起来的。

几十年里,我游览过几十次黄果树,阴雨天到过黄果树,大冬天到过黄果树,白天来过黄果树,夜间看过黄果树,春秋天游过黄果树,大雨天赏过黄果树如洪如涛的暴怒模样,黄昏时分走近过大瀑布,清晨散步时远眺过黄果树。我时常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说,观赏大瀑布,有多个角度,可以自上而下俯视,也可以自下而上仰望,更可以左看、右看、前看、后看。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大瀑布的风貌和神采。今天修筑的这一条游客栈道,就是顺着古时驿道的走势,为所有客人提供多滩观赏、感悟大瀑布的移动场所。

在挨近观赏黄果树大瀑布之前,有一座哥特式的石砌尖顶小教堂,建成于1898年,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不可不看。前面我多次提及的半边街,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的必经之路,抗战中美军的运输兵到达黄果树之后,必须在这里休整。一是观赏黄果树大瀑布放松心情;二是进小教堂做心灵的洗礼;三是再往前走就要过“二十四道拐”的险峻地势了,那可是日军飞机重点轰炸的地方,得确认安全、道路畅通才能前行。栈道旁建有美军抗战浮雕,就是为了纪念这一段历史。

让我惊喜不绝的是,来到黄果树大瀑布跟前,自上而下俯视,我看到了七色彩虹,在犀牛潭山涧之间迎着雪浪般的瀑布飞涛而横跨,一道一道又一道,竟然是整整三条!

游客们雀跃欢呼,纷纷拿起手机、相机、摄影机拍摄留念,要留下这一珍贵的瞬间

我也笑了。

是啊,几十次来过黄果树,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三条彩虹为大瀑布系上锦带。

回到上海以后,细细回味,仍然意犹未尽,遂欣然写下了这一篇《黄果树的歌》。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写黄果树瀑布被建议暂缓申报“世界遗产”的事实,然后再写黄果树暂缓申报的原因,这样写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文中“黄果树得反省了”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提醒管理部门不要过度建设黄果树风景区和开发其商业价值。

C. 文中详写今日“半边街”的改变,与前文中半边街摆摊设点、饭馆旅舍、面馆茶楼等的喧嚣、热闹、嘈杂形成了鲜明对比。

D. “那天阳光灿烂,黄果树的绿荫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片片叶子都泛着亮光”这一环璄描写为三条彩虹的出现作铺垫。

2.文中插叙小教堂的历史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3.文章以“回到上海以后,细细回味,仍然意犹未尽,遂欣然写下了这一篇《黄果树的歌》结尾,有何作用?

 

1.C 2.其目的是说明黄果树瀑布景区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保留小教堂提升了黄果树景区的文化品位;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蕴味。 3.①交代了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②表达了作者对黄果树瀑布景区改变的由衷赞美之情;③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文章的结构,BCD项考核手法,其中C项,并未详写“半边街”今日的变化,而是以“没有人想得到,这里曾是小摊林立的半边街”一笔带过。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答出情节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内容和读者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此题从内容看插入的是“小教堂”的由来,文中介绍“小教堂”的特征“建成于1898年,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进小教堂做心灵的洗礼”,小教堂提升了黄果树景区的文化品位;从文章的角度看说明黄果树瀑布景区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蕴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论述类文本阅读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 ,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论述类文本阅读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字教育关乎中国统文化的传承,但当前汉字教育遇到了一些挑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B. 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英语学得好就可以改变命运,这导致有些人忽略汉语学习。

C. 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进行汉字教育并不符合汉字的规律和特点,这值得汉字教育者深思。

D. 许多学者不断深索汉宇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解决了当前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意首段论述了汉字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将汉字教育作为战略工程的观点。

B. 文章阐述了汉字教育遭遇的两大问题,从反面论证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 文章将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作对比,对汉字教学采用拼音法提出了疑问。

D. 文章以近年出现的有关汉字教学方式的实验为例,肯定了它对完善汉字教育的积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不断繁荣发展,是因为有汉字作为根基。

B.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书写汉字的机会减少,从而出现更多的提笔忘字的情况。

C. 许多学者借签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对汉字教育进行教学实验,值得我们学习。

D. 只要我们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汉字教育定会焕发新的生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央视网消息:2018年1月8日清晨,云南昭通的雪也是越下越大,但是在这个零度以下的冬天,一张有温度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照片中的男孩子顶着一头风霜站在教室里,男孩衣衫有些单薄,头发、眉毛和睫毛上全部被冻出冰花,脸蛋也冻得通红。这个男孩叫王福满,被网友称为“冰花男孩”,是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家离学校4、5公里,需要步行1个小时左右来上学,而当天早上的气温是零下9度,也是期末考试的第一天,孩子在上学路上沾染了满头冰霜。

顶着风雪,只为求学,男孩走着走着白了头,网友们笑着笑着却湿了眼。网友们一边鼓励男孩好好学习,一边开始自发给男孩捐助过冬物品,并且已经陆续送往当地的山区学校。

如果你是其中的捐助者,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请你以捐助者的身份,给“冰花男孩”写一封信。统一以“捐助者”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根据漫画《有手机之前和之后的生活》,按要求答题。

 

 

(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_____,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_____ ,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A. 在家里犯罪嫌疑人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 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