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淙,字彦广,湖州长兴人。父需,以进士起家,官至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淙,字彦广,湖州长兴人。父需,以进士起家,官至左中华大夫。淙幼警敏,力学,宣和间以父任为郎,历官至通判建康府。绍兴三十年,金渝盟,边事方兴,帅守难其选,士夫亦惮行。首命淙守滁阳,未赴,移楚州,又徙濠梁。淮、楚旧有并山水置寨自卫者,淙为立约束,结保伍。金主亮倾国犯边,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除直秘阁,再任。孝宗受禅,王师进取虹县,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淙计口给食,行者犒以牛酒,至者处以室庐,人人感悦。张浚视师,驻于都梁,见淙谋,辄称叹,且曰:“有急,公当与我俱死。”淙亦感激,至谓“头可断,身不可击”。浚入朝,悉陈其状,上嘉叹不已,进直徽猷阁,帅维扬。

会钱端礼以尚书宣谕淮东,复以淙荐,进直显谟阁。时两淮经践蹂,民多流亡,淙极力招辑,按堵①如故。劝民植桑柘,开屯田,上亦专以属淙,屡赐亲札。淙奉行益力,进直龙图阁,除两浙转运副使。未几,知临安府,上言:“自古风化必自近始。陛下躬履节俭,以示四方,而贵近奢靡,殊不知革。”乃条上禁止十五事,上嘉纳之,降诏奖谕,赐金带。临安驻跸②岁久,居民日增,河流湫隘③,舟楫病之,淙请疏浚。工毕,除秘阁修撰,进右文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归。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十月卒,年六十。

(选自《宋史·周淙传》,有删改)

【注】①按堵:安居。②驻跸(bì):皇帝出行,途中停留暂住。③湫(jiǎo)隘:低洼狭窄。

1.对下列句子中重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渝盟,边事方兴                渝:改变,背叛

B. 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            赖:依靠

C. 上亦专以属淙,屡赐亲札          屡:多次

D. 舟楫病之                        病:担忧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B. 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C. 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D. 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淙为政有方。金国人挑起边境战事,守帅选择的官员都不愿前往边境任职,周淙前往任职,他利用当地防守有利条件,组建保伍,使百姓得保平安。

B. 周淙忠于国家。张浚视察部队时称赞周淙的谋略,并要周淙在危急时和自己一起赴难,周淙表达了准备牺牲的决心,张浚把情况汇报给皇帝,皇帝称赞周淙。

C. 周淙深得上司和皇帝的信任。尚书钱端礼推荐过他;他鼓励百姓种植桑树、柘树,开垦屯田,皇帝赐给他亲笔书札;他上奏禁止十五件事,得到皇帝的奖赏。

D. 周淙关心民生。两淮地区经战火破坏,很多百姓逃亡,他全力招纳安抚,百姓安居乐业;皇帝在临安暂住久了,居民日益增加,河流低洼变窄,他请求疏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躬履节俭,以示四方,而贵近奢靡,殊不知革。

5.翻译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1.D 2.C 3.A 4.陛下亲自实行节俭,来给天下示范,但是显贵的近臣奢靡,一点不知道改变。 5.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穷困并且懈怠。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D项,病:以……为困难。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敷文阁待制”是官职,和前面的“除”搭配,构成“授予……官职”的句式,所以排除A。“起知宁国府”是固定用法,指“起用做了宁国府知府”,所以排除B。“明年春”表示时间,可单独成句,所以选C。原文标点为“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 鼓瑟希,铿尔    B.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C.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D. 异乎三子者之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其制稍异于前    B. 大块假我以文章

C.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D. 风乎舞霉,咏而归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橐驼非能使水寿孳也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B. 如或知尔,则以哉

徐公能及君也

C. 夫子喟然叹曰:“吾点也。”

唯求则非邦也

D. 官命促

如或知,则何以哉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C. 其土欲故,其欲密    D. 羽觞而醉月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

B. 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收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官内、朝内之官。本文的“中官”指官官,又称奄人,内官,内臣等。

C. “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D.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请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