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上周,鄞州区教育局出台减负新政,要求严格控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上周,鄞州区教育局出台减负新政,要求严格控制作业,晚上10点后还有作业没有完成的学生可以不做,严禁家长批改作业等,新政一出,点赞声一片。

B. 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新的动力,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C. 废旧家电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情况,年限太久无法循环利用的产品将直接报废,对于一部分仍有使用价值的零件将有可能被重新利用。

D. 晚年“厕身儒林"的黄宗羲无愧于志士称号,但若以“甲申”之际对清廷激烈的反抗态度与他晚年在“不仕”的前提下对朝廷的灵活姿态相比,差别也很大。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A项宾语残缺,“作业”后面应补上“总量”或“数量”之类的词语;B句式杂糅,“新的动力”应删去;C项介词多余,可删去“对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个新时代就是数宇化的时代,【甲】往前推五年,我们更多谈“变化”;往前推三年,我们更多谈“互联转型”;往前推两年,我们更多谈“不确定性”;往前推一年,我们开始谈“数字化生存”。 【乙】短短五年里,我们对时代描绘的词不断变化。数字化时代和之前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我们对这个词持别在意?因为数字化时代与之前的工业时代截然不同

【丙】我们之前谈变化、互联网特型、不确定性,可以在工业逻辑下讨论;我们过去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有些企业以指数的速度在增长,增长率甚至达到200%、300%,这最巨大的“量”的变化,但是“质”并未改变:尽管是线性増长还是数型增长,都是工业时代增长的逻辑。数宇化和工业时代最大的区别在于:增长不再是可预测,它是非连续性的,这将为企业带来巨大挑战。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始    B. 截然不同    C. 尽管    D. 不再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B.     C.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杨太辛教授将浙东的人文精神归结为血气(fèn))张,遒〔jìng)动进,狂猖中和;知虑深远,实学求是,经世致用;志意高阔,胸怀天下,爱国利民。

B. 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fǔ)、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密的老(tāo)吃净了。

C. 握住镰(bǐng)的农民融入麦芒闪耀的金光里,积年劳作使他们的掌心摩砺出粗厚的老(jiǎn)。

D. 对于人们(zèng)恶(wù)的那个杜会叫出令那些“治者”们感觉不吉样的声音,这正是鲁迅所期待并努力恭行实践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十六岁小姑娘武亦姝最近成了网络名人,在2月7日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比赛决赛中,她以最高成绩摘得桂冠。她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大赛评委的赞誉,更被网友夸赞为“满足了我们队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摘自《中国文化报》

每值圣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馆摆放起圣诞树,网络、报刊、电视、电视台充斥着各种圣诞信息;平安夜里,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凡此种种,表明我们社会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被西洋文化主导的社会。

——摘自《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针对近年来社会上一边是国学热,一边是洋节热的现象,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会徽,请写出该会徽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实用类),回答后面小题

胡适:学术一代宗师

胡适对古典小说的考证,有很可观的成绩。他有5万多字的《水浒传》考证、后考,2万多字的《红楼梦》考证,2万多字的《西游记》考证,1万多字的《镜花缘》引证,还有洋洋洒洒《醒世姻缘》考证等等。胡适对旧小说的考证,主要兴趣放在版本、作者及小说演变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搜寻它们不同的版本,以便于校订出最好的本子来。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要找出著作者的历史背景和传记资料来,这种工作是给予这些小说名望现代学术荣誉的方式,认定它们也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胡适文集》397页)

胡适将《水浒传》划为“历史小说”一类,花费了大量精力去寻找版本,弄清了“水浒”由最初民间口头的小故事演变为章回体的大部小说的过程,曾经有过的各种版本和它的作者以及金圣叹对《水浒传》的删削和评点等各种情况。以《水浒传》为例,胡适向学术界提供了一个运用历史演进的方法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范式。此后,他又运用这个范式对《西游记》《三侠五义》等进行了具体的考证。他的示范,为当时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真可以说是起到了“打开一条新道路”的作用。

对于《红楼梦》,胡适将之归为“创作小说”的一类,他对该书的考证独具慧眼,开创了一个“新红学”派。在胡适之前,有关《红楼梦》的研究,基本停留在附会猜测的阶段,有的说是清世祖与董鄂妃的故事,有的说是写纳兰性德的家事,更有的说《红楼梦》是政治小说,影射的是清朝统治。胡适考证《红楼梦》,指出他们走错了路,他从考证者的家世、身世入手,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体小说。胡适的这一研究成果,使红学走出了猜疑附会的索隐,进入以事实为依据的研究阶段。

胡适把民主主义思想引入古典小说研究领域,对旧小说的思想精华和糟粕进行了清理批判,其许多大胆的见解,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胡适对古典小说的研究,开创了这一学科的新局面。胡适在史料考证方面涉及面也较广,文章很多,其中,他耗费精力最多、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重勘《水经注》一案。

胡适重勘《水经注》一案是调查戴震(东原)注《水经》是否窃取了全祖望、赵一清的成果,为戴东原洗冤辩白。胡适人生十八年的时间里,不断地调查研究,寻找大量的材料,写了几十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以事实为准绳,为戴东原平反。认定戴东原没有看到赵的书,更没有看到全的书,无从抄袭;同时还指出,诬蔑戴东原抄袭,是思想史撬入学术史的结果,“因为戴东原是当时思想的一个叛徒,批评宋朝理学,批评程子、朱子”,故骂戴的人“动了正义的火气”(《胡适文集》178页)。

总之,胡适在“整理国故”方面,提出了许多大胆的见解,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成功地展示了解决具体学术课题的范例,因而胡适也就赢得了“一代宗师”的盛誉,在学术的发展方向是哪个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后来与胡适交谊至深的傅斯年,原是北大国文部的学生、黄侃的高足,受同宿舍同学顾颉刚的邀请,去听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课程。原本对胡适相当轻蔑的傅斯年,听了几次课后,感到受益匪浅,于是转变立场,从“黄门侍郎”改从胡适的门下,成为学生中新潮人物的代表。傅斯年终身服膺于胡适的学术范式,他在担任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期间,着力倡导史料考证的研究,将之作为史学的正宗。

从整理国故中涌现的许多精英,都直接或间接受到胡适的影响,如红学专家俞平伯、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明史专家吴晗等,胡适的学术范式也由此得到大力的拓展和广泛的认同。                     (选自刘筱红著《胡适》,湖北教育出版社,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胡适(1891.12.17-1962.2.24),字适之。 安徽徽州绩溪人。曾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红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白话文学史》《胡诗文集》《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   (新版《辞海》)

②顾颉刚表示,他的全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水浒传考证》一文看来的。

(《顾颉刚日记》,中华书局)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对古典小说的考证,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胡适把它的地位,最终提高到了与传统经学、史学平起平坐的同等位次。

B. 胡适将《水浒传》划为“历史小说”一类,将《红楼梦》归之为“创作小说”一类,说明不同类的小说研究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C. 胡适非常重视史料考证,他就是据此开创了新的古典小说研究方法的。

D. 顾颉刚邀请傅斯年去听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课程,结果傅斯年改换门庭偷到胡适的门下,说明黄侃的学问存在问题。

E. 这篇传记语言通俗,虽然是记载传主进行古典小说、史料的考证,但表述时并不深奥难懂,所引用的胡适言论也直白平易。

2.概括胡适在古典小说研究方面有哪些主要贡献。

3.结合原文,谈谈胡适的治学方法与成就,它给你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