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适和散漫都是从俗务中抽...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适和散漫都是从俗务中抽身出来的状态,心境却迥异。闲适者回到了自我,在自己的天地里   ▲   ,悠然自得,内心是   ▲   而澄澈的。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只好依然在外物的世界里东抓西摸,   ▲   ,内心是烦乱而浑浊的。

A. 踯躅   静谧   无所适从    B. 徜徉   静谧   不知所措

C. 踯躅   宁静   不知所措    D. 徜徉   宁静   无所适从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踯躅”指徘徊不进;“徜徉”指安闲自在地步行。结合 “闲适者”分析应选“徜徉”;“宁静”是指心情安静平和;“静谧”是指环境寂静。结合“内心”应选“宁静”;“无所适从”指不知依从谁才好,也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强调“听从”;“不知所措”指不知该怎么对付,形容惊慌、窘迫。结合“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内心是烦乱而浑浊的”分析应选“无所适从”。综合D项恰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②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

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④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⑤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

⑥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鲁迅)

中国经典名言警句意蕴深厚,启悟后人。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来确定立意(注意句子间的关联),并合理引用,写—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说,不上大学就没有出息,就成不了才,那么瓦特、高尔基、爱迪生、富兰克林等就都是没出息的人了!因为他们都没有上过大学。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_____。同是35岁的运动者和不运动者,其衰老程度可相差8年,到45岁时,彼此可相差20年,以后每过10年,差距递减2年。专家认为,健身效果主要是_____。所谓锻炼痕迹,即运动后留在健身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在锻炼痕迹消失后又进行锻炼,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所以,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拟写的应用文正文部分,语言表达最简明得体的一项是(   )

A.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公司商谈业务拓展事宜,因我有急事,不得不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便条)

B. 我因感冒发烧,需去市人民医院就诊,特向您请假一天(5月15日)。请务必批准为荷。(请假条)

C. 2018年9月10日为我校建校100周年庆典日,我们诚挚遨请诸位校友届时拨冗抽出时间莅临,共庆母校百年华诞。(邀请函)

D. 请于1月20日下午五时前将本班同学为南方灾区学生写的慰问信及捐赠的衣物、文具、书籍收齐,登记造册,交到学生会生活部。(通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艺术介入乡村,既激发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意愿,也盘活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产生了“授人以渔”的效果。

B. 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此外还将推进学前教育立法,为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保障。

C. 京张髙铁是时速350公里的世界第一条有昨标准高速铁路,是国家规划实施的“八纵八横”京兰通道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科技部发布了2016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科普经费筹集额151.98亿元,比2015年增加7.6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