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的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1.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 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

C. “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 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就会成为“热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 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 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 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 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 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D. 热词在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D 2.A 3.C 【解析】 1. 2. 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羲之,字逸少,因他曾任右军将军,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代表作《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所推崇,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先生文集》等。

C. 序,即“序言”,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列于卷首的叫“跋”,附于卷末的叫“序”。序包括书序和赠序。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之辞。

D.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文辞上讲究用典和藻饰。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量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飘散在日子的深处。   ① 他们与我们的距离那么近,   ② 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    ③ 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经在历史的烟尘里隐退,   ④  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     ⑤ 太匆忙了点。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   ⑥ 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A

实际上

可是

由于

/

难免

才能

B

/

然而

因为

未免

于是

C

尽管

可是

因为

于是

/

最后

D

虽然

但是

/

不免

终于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死生亦大矣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固一世之雄也                  ⑤今日之事何如           ⑥得复见将军于此

⑦客有吹洞箫者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⑩然力足以至焉

A. 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⑩    B. 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⑩

C. 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⑩    D. 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继续稳中求进,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B. 只有领导干部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立志改革开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C.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 被誉为“绵阳的维多利亚港”的三江码头整体建筑自从完工以后,美丽绵阳又多了一个公共旅游景点、一张城市宣传名片。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进入8月,沪指连续四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②故宫博物院在院庆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连日来,人们纷至沓来,故宫可谓门庭若市、人山人海。

③世界上很少有一蹴而就的事,大多数事情都要经过不断地尝试才能成功,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尝试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

④花丛中,几个黄发垂髫的小孩正在玩耍,天真灿烂的笑声惊飞了停在枝头的一对云雀,溅落了一地缤纷的花瓣。

⑤这位老科学家在文革中遭遇巨大变故,治学环境也变得极为恶劣,但他安之若素,令人叹服。

⑥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可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项改革,所以改革还应慎重。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