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B. 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C. 围棋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D. 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突破了儒家历来之只重“六艺”的传统,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B. 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C. 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D. 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1.B 2.D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是安孔茶学生筛选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项,“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不是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的,西汉时广泛流行的是博累棋,“东汉时已深受”应为“东汉中期后更加受到”。故选B。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D项,根据文中信息“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可知“国艺价值观”是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必要条件,“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曲解文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创作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文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是我国第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

B. 《六国论》作者苏洵,北宋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井称“三苏”,他们均属“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

C. 《种树郭橐驼转》作者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欧阳修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

D. 古人的名字十分讲究,名是人们互相区别的符号,婴儿出生几个月后般由父亲命名: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起的,对名有表述、阐明作用,故名和学有关联。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          。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           。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

①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

②参差的模糊的影子在水里映着。

③微风飘来,有两缕波纹,但很快消失了。

④轻风吹来,有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现在有些网站可以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你只要将个人信息公开放在指定的位置,网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到你的个人情况。

B. 虽然大家都知道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

C.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总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D. 真善美是童话的底色,是人类代代相承的灵魂光芒,它能够使孩子养成尊重自然、爱护别人的精神和良好习惯。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       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

②科学研究        需要研究者的态度、见识、胆略和洞察力,但如果没有文化涵养的支撑,再优秀的研究者也难以收获成功。

③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 寥廓       固然       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B. 辽阔       固然       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C. 寥廓       纵然       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D. 辽阔       纵然       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讫今          恶梦           云霄雨霁           钟鼓馔玉

B. 玷辱          青暝           感恩带德           金碧辉煌

C. 修葺          松弛           哀声叹气           不既不离

D. 通宵          辐射           不落言筌           陈词滥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