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上句由离歌声点明魏万将离去,下句“微霜初渡河”写出深秋时节宁静的气氛。

B. 第二联运用倒装手法,先写“鸿雁”“云山”,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加强加深了行途中的离愁别绪。

C. 第三联“催”字用得精妙,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是树色把寒气催来的。

D. 颈联写景虚实结合,在描写景物中融入了诗人对友人魏万浓浓的牵挂之情。

E. “催寒近”“向晚多”既是对“树色”“砧声”的主观感受,又暗示月不待人、年华易老之意。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AD 2.①依依不舍之情。好朋友魏万在萧瑟的秋天赴京,分别之际,诗人内心满怀依依不舍之情。②担忧牵挂之情。诗人推想魏万在去京城的路上跋山涉水,路途艰险,便满含担忧牵挂之情。③关爱勉励之情。长安是行乐之地,诗人提醒魏万不要虚度岁月,饱含关爱之情,并勉励魏万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A项,“下句‘微霜初渡河’写出深秋时节宁静的气氛”错误,从诗中来看,“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微霜”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故应把选项中“宁静的气氛”换成“萧瑟的气氛”。 D项,“颈联写景虚实结合”有误,从诗中来看,“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这是诗人对远行客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是虚写,没有实写的内容。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诗歌的标题已经告知学生题材,“送魏万之京”,这是送别诗,故可以从此类诗歌的角度思考情感。首联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渲染离别的情境,表达对友人的不舍;颔联写离秋,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诗人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借以表达对友人的牵挂担忧之情;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选择题题。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一项是(   )

A.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

D.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为改善教师福利、增强学校凝聚力,不苟言笑的校长在行政会上诚恳地说:“为了学校的发展,大家就斗胆建言献策吧。”

B. 同学们,“文章不厌百回改”,希望你们把作文拿回去,从选材到谋篇到拟题再作斟酌修改,周一交上来,我会认真斧正的。

C. 临川太阳镇江先生的儿子今年以优异成绩荣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乡亲们纷纷前往祝贺,他连连道谢说:“托福!托福!”

D. 他是个古道热肠的人,无论谁请他帮忙,也无论他能否办得到,他都会满口答应下来:“我一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A. 无数人通过随时随地的分享,微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推动着中国的进步。微博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公众的意识。

B. 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C. 一位老人摔倒了,一个民族纠结了。一个历来以“助人为乐”为传统美德的民族遭遇了严峻考验。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呢?

D. 我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党的十九大是凝心聚力、振奋人心、万众期待的盛会,会上,各位与会代表推心置腹,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好建议。

②但人们谁会想到,他们为了争那么一点无聊的名声,竟然肯如此钩心斗角,无所不至呢!

③此文打着科学的幌子,实际上宣传的是封建迷信,这样一篇不刊之论,竟然公开刊登在一家省级大报上,真是令人费解。

④在第十三届全运会赛程过半时,我省运动健儿已经夺取10枚金牌,消息传来,整个武汉市几乎万人空巷,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欢欣庆祝。

⑤县长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大放厥词,总结回顾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县反贫困斗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⑥依格宣布停止制作象《灰姑娘2:梦想成真》这样狗尾续貂的低劣作品,这些作品对迪斯尼来说就好比《料理鼠王》中那些速冻食品一样。

A. ①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左传》的艺术成就受到后世的高度推崇,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

B. 先秦西汉的论说文和史传文,还没有从对哲学、史学的依附关系中独立出来。散文走出应用文的尝试是从赋体开始的。最早写赋的是荀子,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家是司马相如。

C. 柳宗元的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突出,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了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影响深远。

D. 明代晚期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提出“性灵说”,主张文学应真实地表现人的个性化情感与欲望,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