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在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在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下,绵阳警方经过努力,一个涉及全国31个省市的专业盗骗汽车团伙被成功打掉,挽回经济损失9814万元。

B. 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C. 21名来自重庆市綦江区的留守儿童近日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踏上列车,前往广西柳州探亲,与期盼已久的家人团圆。

D. 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还需要有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将“经过”放在绵阳之前;B项,搭配不当,“失眠是……感觉”搭 配不当,应将“感觉”改为“症状”;C项,表意不明,谁“期盼已久”没说清楚,可能是留守儿童对家人期盼已久,也可能是家人对孩子期盼已久,还可能是双方都期盼已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秋季房产交易博览会在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参展的房企数量与春季房交会相比有所减少,与上半年的春季房交会的热闹相比,秋季房交会就显得不温不火

②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③某些反腐题材的文学作品抱着消闲和赏玩的态度,采取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穷形尽相地描写暴力、畸形的生活方式,达不到反腐倡廉的作用。

④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⑤没有勤学深思的态度,没有发奋苦读的决心,没有深文周纳的实践,你无论如何也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的。

⑥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A. ①⑤⑥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如果强调空想不如学习,可以引用《劝学》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所以在《孟子二章》中,孟子感慨道:“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緌”是古人系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头部触须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②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③“南冠”,本指楚冠,此处作囚犯解,作者自指。④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垂緌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含有象征之义。而《在狱咏蝉》中的“露重”“风多”“飞难进”“响易沉”也有象征意味。

B.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居高声自远”中的“高”指显贵的身份地位。

C. 《在狱咏蝉》运用了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引起客思。

D.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牢骚人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

E. 这两首诗虽都有寄托,但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2.请简要概括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玄暐,博陵安平人,本名晔,武后时,有所,改焉。少以学行称,叔父秘书少监行功器之。举明经,为高陵主簿。居父丧尽礼。庐有燕,更果共乳。母卢,有贤操,常戒玄暐曰:“吾闻姨兄辛玄驭云子姓仕宦有言其贫窭不自存此善也若赀货盈衍恶也吾尝以为确论比见亲表仕者务多财以奉亲,而亲不究所从来。必出于禄禀则善,如其不然,何异盗乎?若今为吏,不能忠清,无以戴天履地。宜识吾意。”故玄肆所守以清白名。母亡,哀毁,甘露降庭树。

后以库部员外郎累迁风阁舍人。长安元年,为天官侍郎,当公介然,不受私谒,执政忌之,改文昌左丞。不逾月,武后曰:“卿向改职,乃闻令史设斋相庆,此欲肆其贪耳,卿为朕还旧官。”乃复天官侍郎,厚赐彩物。三年,授鸾台侍郎、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四年,迁风阁侍郎。先是,酷吏诬籍数百家,玄暐开陈其枉,后感悟,皆为原洗。宋璟劾张昌宗不轨事,玄暐颇助璟。及有司正昌宗罪,而玄暐弟昪为司刑少卿,执论大辟。兄弟守正如此。

后久疾,宰相不召见者累月。及少闲,玄暐奏言:“皇太子、相王皆仁明孝友,宜倚医药,不宜引异姓出入禁闼。”后慰纳。以诛二张功为中书令、博陵郡公。后迁上阳宫,顾玄暐曰:“诸臣选皆因人,而玄暐我所擢,何至是?”对曰:“此正所以报陛下也。”俄拜博陵郡王,罢政事,册其妻为妃,赐实封五百户,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知都督事。会贬,又流古州。道病卒,年六十九,曰文献。

玄肆三世不异居,家人怡怡如也。贫富郊墅,群从皆自远会食,无它爨,与昪尤友爱。族人贫孤者,抚养教励。后虽秉权,而子弟仕进不使逾常资,当时称重。少颇属辞,晚以非己长,不复构思,专意经术。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四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吾闻姨兄辛玄驭云/子姓仕宦有言/其贫窭不自存此/善也/若赀货盈衍/恶也/吾尝以为确论

B. 吾闻姨兄辛玄驭云/子姓仕宦/有言其贫窭不自存/此善也/若赀货盈衍/恶也/吾尝以为确论

C. 吾闻姨兄辛玄驭云/子姓仕宦/有言其贫窭/不自存此善也/若赀货盈衍恶也/吾尝以为确论

D. 吾闻姨兄辛玄驭云/子姓仕宦有言/其贫窭不自存/此善也/若赀货盈衍/恶也/吾尝以为确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的“避”是“避讳”的意思。避讳指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回避君父尊亲的名字,一般取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或用原字而省缺笔画。

B. 明经,意为通晓经术。汉代以明经作为选举官员的科目,隋炀帝始置明经进士二科,唐因隋制,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科,宋神宗时明经废除。

C. “拜”为授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除、授、擢、摄等。

D. 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谥号有官谥、私谥之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玄暐年轻时以学行著称,深受叔父器重。考中明经科,历任库部员外郎、凤阁舍人、天官侍郎等官职,进封博陵郡王,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后被流放古州,在途中病逝。

B. 原先酷吏登记了几百家的名字,准备诬陷他们,崔玄暐陈述他们的冤枉,武后有所感悟,都为他们昭雪。

C. 崔玄暐在担任天官侍郎一职时,因为他对待公事讲原则,不接受私事谒见请托,所以宰相忌恨他,他改任为文昌左丞。

D. 崔玄暐的家里人相处得十分和睦,他们住在郊外草房里,过着清贫的生活,从表亲戚们都由远处会集到这里就餐,不分灶做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见亲表仕者务多财以奉亲,而亲不究所从来。必出于禄禀则善,如其不然,何异盗乎?

(2)族人贫孤者,抚养教励。后虽秉权,而子弟仕进不使逾常资,当时称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传统村落是活的文化遗产,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批传统村落逐步消失。住建部的数据显示,经过抢救性保护,过去5年间,我国基本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全国有63%的村落传统公共建筑得到保护护修络,70%以上的村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收入一万元以上的村落由不足5%增至21%,社会保护意识和积极性空前高涨。

但以传统村落占比是全国第一的云南为例,旅游开发的比例不足10%,开发尚可的古村落比例不到1%。下一步保护工作的难点在于,云南、贵州等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在保护、修缮中不仅要提升卫生、餐厨、通风等传统民居的性能,还要与扶贫工作结合,而这些工作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要重视。

(摘编自《住建部:开发商不应该是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体》,2017年7月31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注:我国对古村落的保护是采用名录制,将传统形态完整、遗存丰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一个个甄选和认定下来,列入名录,加以保护。)

(资料来源于重庆市旅游规划研究院)

材料三:

在传统村落开发规划和保护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村落保护的商业化气息过于浓郁,将传统村落当成“旅游提款机”,忽视了村落有的文化生态,有导致生态文化灾难的隐患;过分注重村落外表的整齐划一、富丽堂皇和高大上,忽视了村庄“人”的感受,没了原住民,没了原始行业和行当,没了活力和生机。

我省及时出台《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给传统村落保护行为分门别类、设定框架、详细界定、规范约束,给社会大众提供登高望远的观念引领。比如针对村落保护中的过度商业化倾向,《条例》强调“注重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延续性,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过度商业化”“在传统村落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时,应当尊重村民意愿,并对村民所有的建筑物处理作出约定”。村落保护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赚取真金白银,商业化开发更是为了给保护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摘编自《守住传统村落的味和魂》,2017年8月24日贵州日报)

材料四: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存在一个问题:资金问题,尽管各地政府部门都有一定的拨款,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另一个问题则是村民的保护意识不强,甚至可以说,在一些贫因地区,衣食

住行都存在问题,谈传统村落保护无疑是奢侈的。

因而,要让传统村落保护真正“活”起来,就需要对症下药。对于资金的问题,除了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之外,各地的科研机构、民间组织乃至有责任担当的企业,都可以参与进来。至于意识问题,则需要依靠文化普及,让村民、地方政府都能拥有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自觉。

(摘编自《让传统村落保护真正“活”起来》,2017年8月2日光明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去5年内,我国基本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大部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的收入得以不断增长。

B. 过度商业化倾向不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会使传统村落变成纯粹的旅游区,存在导致生态文化灾难的隐患。

C. 传统村落如果没有了原本的建筑、原始行业行当和原住民,就没了生机和活力,在保护过程中,应尽量保护好这些因素。

D. 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村民的贫困,贫困促使人们外出务工,导致村落“空心”,最后逐渐消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用文字和图表形式呈现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文字呈现形象、生动,图表形式更直观,各有千秋。

B. 材料二中古村落数量变化显示,2000年至2015年这十年间,我国古村落的数量由5000个缩减至2500个,形势十分严峻,可见传统村落亟待保护。

C. 从材料二看,我国已经开始了保护传统村落的实际行动,传统村落名录审批个数逐年递增,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D. 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了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出现的问题,都结合实例指明了解决方向。

E. 儿则材料围绕“传统村落保护”的话题,分别从保护成效、现状问题、解决方法、未来前景等方面阐述,并预示美好前景。

3.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