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被誉为中国当代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被誉为中国当代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二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年轻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而是因为“大宝”的反对。

C. 利用互联网实现创业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高速发展新引擎。

D. 国家卫计委要求各地稳妥推进跨省就医结报工作,逐步统一省外就医补偿政策,与分级转诊制度相结合,鼓励各地建立省级结算,规范跨省就医结算流程。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影片《星际穿越》,不明确。B项,“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而是因为‘大宝’的反对”句式杂糅,结构混乱,选项把“其主要原因不是……而是……”和“……而是因为……”两句杂糅,删掉“因为”。D项,“鼓励各地建立省级结算”成分残缺,“建立”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建立省级结算”后加“平台”。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D项,压缩后发现,“鼓励各地建立……”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天和老师促膝谈心,老师的一席话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却是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让我倍增前行的动力。

②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③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年轻时满腔热血,胸怀理想,但走上领导岗位后,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甚至走上了贪赃枉法的道路。

④小时候的张衡半夜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历法大家。

⑤这个超市占地面积很大,管理规范,货物排列得井井有条,让顾客一进门就了如指掌,很快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⑥抗战期间,虽然中华大地已经“摆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但一些内迁的大学依旧弦歌不辍,书写了教育史上的传奇。

A. ②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⑥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人的感受来侧面描写蜀道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欧词表达了自己不被朝廷赏识的幽怨情怀。

(3)《曹刿论战》的战争场面描写极简省,只用了“齐人三鼓”“___________”和“齐师败绩”三句,就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击败齐军的全过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小题。

过  岭

【宋】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注释】①作者被贬遇效自岭南北归,途中过大庾岭,到达虔州作此诗,时年66岁。②作者自绍圣元年一贬再贬,今重到虔州,计已七年。③这里江南指虔州。④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突出了“甘”之少,“长”与“少”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的悲伤痛苦。

B. 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醉中”对“梦里”,似梦似幻;“江南”对“海外意蕴悠长:南迁七年如梦境,今日北归如宿醉。

C. 颈联用典。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一词表明在山润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身心的疲惫。

D. 尾联中“谁遣山鸡忽惊起”的意思是:谁人让山鸡忽然受惊飞起,扰乱了山间的宁静。这一句集中反映了自然的勃勃生机。

E.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又不乏瑰丽雄奇之美,比如“生”“鸣”“绕”“滴”几个动词为山景增强了气势,富有激情磅礴之美。

2.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士逊,字顺之,阴城人。淳化中举进士,为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都,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笫一也。”改襄阳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迁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曹汭狱事起,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因谮利用【注】.帝疑之,问执政,众顾望未有对者,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巨,宜不知状,”太后怒,将罢士逊。

明道初,复入相,明年,进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不许及帝自撾尊号逊又请隆官一以签天变帝慰勉之。宝元初,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咋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士逊曰:“此盛德事也,”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士逊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尝请买城南官园,帝以賜士逊,就第凡十年,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节)

【注】利用,指曹利用,曹汭是其侄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B. 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C. 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D. 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下在最后一级考试殿试中及第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徼移”是檄文和移文两种文体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谕和责备。

C. “一舍”是古代路程长度单位,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主动退让,不争高下。

D. “致仕”之意是“还禄位于国君”,是古代官员退休的委婉说法,类似的词还有“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士逊宽厚爱民。他担任射洪县令时,为民求雨,深得百姓爱戴,转运使调任他去治理郯县时,射洪县百姓拦路相送。

B. 张士逊处事知变。棣州遭受黄河水患,迁移州府至阳信时无法转运多余公粮,他果断将其放贷给贫困百姓,公私均获益。

C. 张士逊正直敢言。曹利用受其侄子曹汭的牵连,被宦官诬陷,面对皇帝的询问,其他大臣都不敢说话,只有他仗义执言。

D. 张士逊不计名利。他担任宰相时,碰上了旱灾和蝗灾,于是主动提出降低自己的官位一个等级来告慰上天,深得皇帝欣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

(2)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哈佛大学到合肥科学岛,强磁场的吸引力无需衡量;从扬名美利坚到报效祖国,不计得失的人生续写壮美的诗篇,”从2009年开始,在留美博士后王俊峰的带动下,8位在美的哈佛医学院博士后于八年前相继归国,扎根合肥科学岛,潜心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现在,合肥科学岛上不仅有这八位哈佛归来的博士后,还有几十位“海归”科学家,他们不计名利,一腔热血,克服家庭的种种困难,只想为祖国的科学创新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编自《合肥在线》)

材料二:

近期,“八剑下哈佛,共聚科学岛”的话题广为流传,堪称继杨振宁、李政道后,海外留学人才回归祖国的又一段佳话。

在我国历史上,已有两次留学生“归国潮”,分别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和90年代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笫三次“归国潮”便开始孕育,“八剑下哈佛”便是典型案例。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研究结果显示,自2008年“千人计划”【注】启动以来,我国正在由高端人才流失国逐渐转为最主要的高端人才回流国。留学人员回流率是指同一时段内,留学回国人数占出国留学人数的比率。留学人员回流率的变化,可以直观反映出海外留学人员的流动状态,是测算留学回国人员规模的主要统计方法。

图1:第三次“归国潮”回流率统计          图2:2013-2016年出国留学与回国人员统计

除了回流率,2010年以来,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增长率与留学回国人员增长率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甚至在2016年出现了“逆转”。

海外人才专属发展平台Lockin China联合全球名校中国职业发展联盟(GUCCU)以及招聘兄弟会发布的《2017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显示,54。8%的海归主要看重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好,还有超过40%的人认为家庭、朋友图都在国内,因此选择归国发展。

该报告显示,导致留学生回国的另一个因素是美国、英国以及澳洲移民政策收紧,留学生毕业后难以留在留学国家继续发展,因此造成了大批的海外留学生归国的现象。报告显示,2017年的归国人数预计突破60万,这个数字将明显超过今年出国留学的总人数。

(摘编自2017年9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

材料三:

虽然不少與论在解读“归国潮”时,认为主因是国内就业吸引力增强,但不能忽视的是,我国出国留学的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10年前,我国出国留学,基本上还可以界定为“精英留学”,大多数选择出国留学者主要是到国外名校攻读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从2007年到现在这10年间,出国留学的数量出现“井喷”的态势,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出国留学群体整体质量参差不齐。既有传统的“精英留学”,又有到国外读一般普通院校的“大众化留学”,同时,也存在学力较弱的学生到国外“混文凭”的现象。二是出国留学低龄化。目前,到国外接受高中以及高中以下教育的学生比例接近30%。

观察出国留学结构的变化,就不难解释“归国潮”现象了。2007年后快速增加的出国留学学生,在2011年毕业之后开始找工作,此时相较于陷于泥潭的西方国家,中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势头对他们有很强吸引力。这其中,不乏一些竞争力偏弱的人群,这也提高了回国比。

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出国留学中的精英留学群体,有多少选择回国,这对评价出国留学的价值和我国对人才的真实吸引力极为重要。对此,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负人曾指出:“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到87%。”这说明,大规模“归国潮”中,精英人才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此外,部分“海归”回国后“水土不服”,这其中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相当一批人的原因在于,在出国留学时盲目选择,并未做好长期和科学的出国留学规划;有的学生是想“逃避”国内高考而选择出国留学;有的认为只要拿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可混到一张文凭;还有的在国外求学期间严重缺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规划能力,导致毕业时缺乏竞争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出国留学走向大众化,我国必将从原来的“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用人单位和社会不可能再完全按学历和留学与否的标准评价、选拔人才,而会更加重视人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高等教育将摆脱学历教育导向,重视受教育者的能力培养,而每个受教育者也应该基于个体能力、素质的提升来规划学业发展、教育选择,而不能再仅仅追求学历或身份。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作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注】“千人计划”全称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指的是国家通过给予各种优惠和鼓励吸引留学生中的高精尖人才回到祖国工作或创业的政策。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04年至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回流率一路稳步攀升,在2013年至2016年的四年间,回流率保持高位稳定态势,“归国潮”已显现。

B. 2004年至2010年,我国留学人员回流率基本呈小幅上涨趋势,其每年涨幅在10个百分点以内,如2005年比2004年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

C. 自2010年以来,我国留学人员回流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2013年的回流率达到历史最高值,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接近20个百分点。

D. 在回流率提高的同时,回国人员的增长率与出国人员的增长率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在2016年甚至出现了二者之间增长率的“逆转”。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八剑下哈佛,共聚科学岛”是指留美博士后王俊峰等人回国从事科研的故事,促使他们回国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极具吸引力的就业形势。

B. 虽然有国家出台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支持,可国内的科研环境仍然有可能比不上国外,科学家们的不计名利、克服困难的精神尤显可贵。

C. 从2007年到现在1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从“精英留学”转变为“大众化留学”,二是出国留学人员呈低龄化。

D. 虽然留学人员回流率和留学回国人员增长率都在稳步提高,但是回国人员的结构比例仍然不平衡,祖国的科学创新事业需要更多的精英人才加入。

E. 受教育者应该以提升个人能力为目的,理性规划自己的学业发展,毕竟,我国已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评价人才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

3.第三次“归国潮”背后有哪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