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守岁
冯骥才
―种昔时的年俗正在渐渐离开我们,就是守岁。
守岁趄老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如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城市人,最多是等到子午交时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拜个年,然后上床入睡,完全没有守岁那种意愿、那种情怀、那种执着。
我已不记得自己哪年开始不再守岁了,却深刻记得守岁那时独有的感觉。每到腊月底就兴奋地叫着今年非要熬个通宵,一夜不睡。好像要做一件什么大事。父母笑呵呵说好呵,只要你自己不睡着就行,决没人强叫你睡。
记得守岁的前半夜我总是斗志昂扬,充满信心。一是大脑亢奋,一是除夕的节目多:又要祭祖拜天地,又要全家吃长长的年夜饭,最关键的还是午夜时那一场有如万炮轰天的普天同庆的烟花炮竹。尽管二踢脚、雷子鞭、盒子炮大人们是决不叫我放的,但最后一个烟花——金寿星顶上的药捻儿,却一定由我勇敢地上去点燃。火光闪烁中父母年轻的笑脸现在还清晰记得。
待到燃放鞭炮的高潮过后,才算真正进入了守岁的攻坚阶段。大人们通常是聊天,打牌,吃零食,过一阵子给供桌换一束香。这时时间就像牛皮筋一样拉得愈来愈长了;瞌睡虫开始在脑袋里喷撒烟雾。
无事可做加重了困倦感,大人们便对我说笑道:可千万不能睡呀。
我一边嘴硬,一边悄悄跑到卫生间用凉水洗脸,甚至独出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大人们说,用火柴棍儿把眼皮支起来吧。
年年的守岁我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但睁眼醒来一定是在床上,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还有一个通红、锃亮、香喷喷的大苹果。这寓示平安的红苹果是大人年年夜里一准要摆在我枕边上的。一睁眼就看到平安。
我承认,在我的童年里,年年都是守岁的失败者,从来没有一次从长夜守到天明。
故而初一见到大人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尤其是想到头一天信誓旦旦要“今夜决不睡”之类的话。当然,我也会留意大人们的样子,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怎么就能熬过那漫长一夜?
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
后来我对守岁的理解,缘自一个词“辞旧迎新”。而首先是“辞”字。
辞,是分手时打声招呼。
和谁打招呼,难道是对即将离去的一年吗?
古人对这一年缘何像对待一位友人?这一年仅仅是一段不再有用的时间吗?
那么,新的一年大把大把可供使用的时间呢?又是谁赐予我们的?是天地,是命运,还是生命本身?任何有生命的事物不都首先拥有时间吗?
可是,时间是种奇妙的东西。你什么也不做,它也在走;而且它过往不复,无法停住,所以古人说“黄金易得,韶光难留”。也许我们平时不曾感受时间的意义,但在这旧的一年将尽的、愈来愈少的时间里——也就是坐在这儿守岁的时刻里,却十分具体又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有限与匆匆。它在一寸一寸地减少。在过去一岁中,不管幸运与不幸,不管“喜从天降”还是留下无奈、委屈与错失——它们都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它即将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便有些依依不舍。所以古人要“守”着它。
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
是的,守岁这一夜非比寻常。它是“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因而,我们的古人便是一边辞旧,一边迎新。以“辞”告别旧岁,以“迎”笑容满面迎接生命新的一段时光的到来。新的一年是未知的,不免小心翼翼。古人过年要通宵点灯,为了不叫邪气暗中袭入;还将年画上所有形象都画上笑眼笑口,以寓吉祥。由于对未来的这种盛情,所以正月初一破晓“迎财神”的鞭炮更加欢腾。
于是,我们的年俗就这样完成了岁月的转换,以“辞”和“迎”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以长长的守夜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天人合一”。
我们和洋人的文化真有些不同。洋人对新年只有狂欢,我们的心理似乎复杂得多,其情其意也深切得多。可是我们正在一点点离开这些。
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
守岁渐行渐远。当然,我们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民俗是一种集体的心愿,没有强迫。我们虽然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但如果有条件和精力来守岁,不妨体验一下这个节点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一种敬畏。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守岁是老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一,如今发生了变化,人们只是等到子午交时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拜个年,然后上床入睡,完全没有守岁那种意愿、那种情怀、那种执着。
B. 在作者的童年里,作者年年都是守岁的失败者,从来没有一次从长夜守到天明,其主要原因是他不知道为什么守岁,守岁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C. 作者人物,我们平时不曾感受时间的意义,只有在这旧的一年将尽的、愈来愈少的时间里——也就是坐在守岁的时刻里,才十分真切地感受时光的有限。
D. 守岁等民俗渐行渐远,作者认为客观原因是农耕文明愈来愈远离,主观原因是人类愈来愈不在乎大自然,其中农耕文明愈来愈远离是主要原因。
2.文章的题目是“守岁”,结合文体,请概括分析以“守岁”为题的意义。
3.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民俗都在渐行渐远,关于民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去世,人们在悼念之余感慨良多。
有人说:“一台摄像机,历时六年,杨洁用踏平坎坷的精神诠释了艺术创作的真谛,才使《西游记》30年百看不厌,成为经典,杨导的创作态度令人钦佩。”
有人说:“致敬经典,返现当下,在当今影视圈‘流量’时代,剧组有钱有技术,就是没时间。没有求取真经的信仰,没有精益求精的追求,何来精品?”
也有人说:“《西游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却没有一位演员片酬达到百元,而如今多少人气‘鲜肉’拿着数百元一集的片酬,交出的却是千疮百孔的作业。”
……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由于高考不直接从教材中出题,刷题备考现象在校园悄然兴起。做题虽然对提高考试成绩有一定帮助,但过分依赖做题,势必把教材挤出校园,一旦形成风气,势必葬送考生的一切。现在,不少考生已经认识到以题代学的危害,这对遏制刷题现象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只要解决了刷题问题,我们的考试改革就一定能圆满成功。
①过分依赖做题,不一定就会把教材挤出校园。
② 。
③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外国游客的素质真的比较高吗?其实, ①__,只因人而异。遏制不文明行为,一方面是游客要提升个人道德文化素质,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意识,形成入乡随俗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②____,坚决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以此规范人们的文明出游行为。另外,在对不文明出游行为进行谴责时,要考虑到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不能③__。
下面是一份求职信的正访问,其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
①我叫XXX,毕业于XXX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②四年的寒窗苦读,使我具备了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③听闻贵公司招聘员工,我特呈上求职信。④并附上我设计的几段程度,恳请你们慧眼识英才。⑤我殷切期望能到贵公司就职,更好地发挥我的专长。⑥我相信,我能够胜任这份职业,一定会鼎力做好各项工作。⑦感谢贵公司领导在百忙之中垂阅此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A. ①③④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⑦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上映以来,《战狼2》的票房数字像坐上了喷射机,势如破竹一路飙升,截止8月28日12点为止,票房累计已突破54亿!
B.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女性首先面临的是“生”还是“升”的艰难抉择,即陷入家庭和职场的两难选择。生得起也要养得起,很多人期待国家、企业在产假、托幼等配套政策上给予女性更多支持。
C. 今年全国两会,“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今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在践行并提倡“工匠精神”,同时,“工匠精神”不只是一种精神坚守,更是一种技能追求。
D. 滕王阁景区在国庆期间举办的背《滕王阁序》免门票活动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支持,吸引了不少游客踊跃参加,小到十岁孩童,大到80岁老人,而且好多人完完整整的把《滕王阁序》给一字不落的背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