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列小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鼎①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列小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释】①赵鼎:南宋初年中兴名臣。②华胥梦:语出《列子·黄帝》,讲的是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一切崇尚自然,没有利害冲突。

1.“分明一觉华胥梦”是本词的“词眼”。由此看到词人情感变化。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清人况周颐对这首词的评价是:“清刚沈至,卓然名家,故君故国之思,流溢行间句里。”请问作者运用了何种技巧表达此情。请简要分析。

 

1.上阕前三句主要写悲,下阕则转写欢乐,结尾又由乐转为更悲。上阕末句过渡,引起对比性回忆,便有了下阕开头的“花弄影,月流辉”和“五云飞”的欢乐之高潮,结尾二句是诗人情感由乐跌入更加悲怆的深渊。全词悲喜相生,跌宕起伏,攫住读者的心灵。整首词浑然一体,构成一首意境深沉的歌曲。 2.词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当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恣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震传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迁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震前后所上,转有切至,帝既不平之,而樊丰等皆侧目愤怨,俱以其名儒,未敢加害。寻有河间男子赵腾诣阙上书,指陈得失。帝发怒,遂收考诏狱。结以罔上不道。震复上疏救之曰:“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今赵腾所坐激讦谤语为罪,与手刃犯法有差。乞为亏除,全腾之命,以诱刍荛舆人之言。”帝不省,腾竞伏尸都市。

会三年春,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及车驾行还,便时太学,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有诏遣归本郡。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岁余,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诛死,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讼震事。朝廷成称其忠,乃下诏除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

(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四》)

【注】①阿母:汉安帝的乳母王圣。②刍荛舆人:割草打柴的普通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B.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C.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D.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茂才就是秀才,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称秀才为茂才,指才能优秀的人,是汉代作为举荐人员的科目之一,与明清科举考试时的秀才不是一回事。

B. 延光是年号,纪年的名称,是帝王用的,新皇帝即位后通常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

C. 太学是我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西周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

D. 顺帝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不是用来褒扬死者功绩品德,就是用来同情死者不幸命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帝舅大鸿卢耿宝、皇后的哥哥执金吾阎显向杨震推荐自己亲近的人入朝为官,杨震都没有答应。司空刘授听说这件事后,立即征召了这两个人,且让这两个人十天内都得到提拔。

B. 河间的男子赵腾上书指陈政事得失,顺帝大怒,就把赵腾关入监牢受审,以欺君犯上的罪名结案。杨震上折救赵腾,请皇上保全他的性命,以鼓励百姓发表言论。但皇上没有同意。

C. 延光三年春,杨震的属官高舒获得樊丰等人伪造下发的诏书,杨震就写成奏折,准备上奏。樊丰等人害怕事情败露,就一起诬陷杨震。皇上回京后,当夜派使者收回杨震的印绶。

D. 杨震死了一年以后,樊丰等人被处死,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上书要求重新审查杨震冤案。当时朝廷上下都交口称赞杨震的正直忠烈,于是,汉顺帝就下诏为杨震平反昭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2)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大道是升么?就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万物的兴衰、消长、盈亏、沉浮、胜负、通变是被许多你的主观意愿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你的心术对于这样的客现规律其作用庶几等于零。知道了大道知道了规律的人,自然行为言语得体,无往而不适,自己比较舒服旁人看着也舒服一点,还要区区小术小花招做什么?这里有一个出发点,在人生的竞争、征战、比赛中,你靠什么取得应有的成绩乃至胜利?是靠提高自己还是靠降低自己?提高自己就是说各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界限基本的原则基本的态度,于是泱泱乎,浩浩乎,坦坦荡荡,言必有中,行必有定,无往而不胜。降低自己就是搞一些小花招小手段小阴谋诡计,成就于一时,丟人现眼于长久。

同时大道无术又是一个理想、一个过程,你可能还正需要习术习道,你可能已经或正在悟术悟道,你可能既心仪大道而又不能忘情于小巧之术,你可能一阵大道又一阵小术,你也可能精于术而终得大道,至少是终近大道。大道无涯,大道无尽,术也可以精益求精,精到极处又是大道无术了。你做得可能还好也可能还相当差,但是你知不知道这样一个理想,你相信不相信这样一个前景呢?那就使自己使事物的面貌大不一样了啊。

(节选自王蒙《“术”与“道”之异同》,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作者对“术”的态度。

2.依据材料,概括“大道无术”的特点。

3.作者提倡“大道无术”的理由有哪些?

 

查看答案

简答题

⑴《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宝玉挨打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⑵《狂人日记》的末尾,鲁迅借狂人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这表明鲁迅有什么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吕布先依靠董卓,后又为了貂蝉杀了董卓,被曹操捉住时向刘备求情,刘备认为吕布是难得的虎将,求曹操放了吕布。

B. 《边城》里多次写到翠翠一个人无由地哭,这是一个缺少母爱、心理孤独的山城少女情窦初开时,面对内心朦胧的情感不知所措的自然反应。

C. 《家》中的觉新在专制和压迫面前,处于“长房长孙”地位的他只能选择“作揖主义”哲学,妥协屈从,最终先失去了妻子瑞珏,再失去了梅表妹。

D. 《哈姆莱特》中,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全篇。哈姆莱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哈姆莱特杀死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E. 《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把自己的六千法郎全部送给了去印度经商的査理,葛朗台知道后将她幽禁在房间里,拿侬给她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给她送去。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常有争论。道越说越清,理越辩越明。争论中,渗透了民主与平等,流露了学识与教养、折射了进步与创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