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3)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注释:(1)问遗:赠予。(2)绍缭:缠绕,装饰。(3)拉杂:堆集。(4)妃呼狶:妃,悲:呼狶,唏嘘。(5)晨风飔:晨风,雉鸡;飔,思。(6)高:同“皓”,东方发白。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开篇写女子与所思之人天各一方,“乃”字透露出她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B. 诗人以“双珠玳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作为线索,通过“赠”与“毁”及毁后三个阶段,来表现主人公感情变化。
C. “用玉”句写女子精心装饰信物,反映了她对爱情渴慕又犹豫的矛盾心理。
D. “拉杂”“摧烧”“扬”一系列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女子果断、决绝的态度。
E. 本诗通过行动细节描写和景物的比兴烘托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心曲。
2.本诗中的女主人公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遇男子变心之后经历了不同的情感变化,请根据两首诗内容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五年,丁母忧。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未几,无遗事。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十七年,升中书左丞。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
(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
B. 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
C. 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
D. 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子”指国子监,文中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国子生。
B. “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用袋封缄以防泄露,所以称为封事。另有“封章”一词,也指密封的奏章。
C. “丁母忧”,也叫“丁外艰”,在古代母族、妻族一般称“外”,所以也把处理母亲的丧事称为“丁外艰”。
D. “迁”在文中指升官,与此同义的还有词还有晋、擢、升、陟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B. 成遵勤于进谏,深受皇上器重。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上要为国家安定而保重圣体,皇上深受感动;上奏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皇上都赞赏接受了。
C. 成遵守城有方,颇具组织才能。他在调任武昌路总管时,曾代理行省事务,负责武昌城的防务,因其防御周到,号令严明,江上贼寇始终未敢靠岸。
D. 成遵含冤而死,后被昭雪平反。他在任中书左丞时,被皇太子误认为是太平丞相的党羽,后遭人诬告、受审讯,最终被杖责而死,几年后才被昭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
(2)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雕刻火药一把刀——记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导弹武器装备的“心脏”,发动机推进剂燃面的尺寸和精度直接决定着导弹的飞行轨道和精准射程,燃面整形迄今仍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再精密的机器依然无法完全替代人工。
徐立平从事的工作需要极高的精准度,“而与精准相比,这个岗位的高危险性则更令人生畏”,他介绍说,固体燃料的特殊性,使得操作人员在整形时犹如躺在炸药包上,一旦刀具不小心碰到金属壳体,或摩擦过大发生静电放电,就会瞬间引起燃烧甚至爆炸。几千度的高温,操作人员一丝安全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1987年,我不到19岁,从技校毕业后,在母亲的建议下来到她曾经工作过的装药整形车间工作,虽然心里做足了准备,但进厂第一课的点火试验,现场巨大的轰鸣声和腾起的蘑菇云,还是把我看呆了,没有想到会这么危险。”徐立平回忆道。
这堂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要规避危险,唯有胆大心细,练好手中这把刀。
由于固体火药有很强的韧性,含有粗糙的颗粒,用刀的力道很难把握,一刀切下去,药面很难保持平整,一旦切多或者留下刀痕,药面精度与设计不符,火药就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导致发动机偏离轨道,甚至爆炸。药面平不平,每次用刀切多少,都靠技术人员自己判断。为了练好手上功夫,徐立平就不停地琢磨和练习怎么用力、怎么下刀,比划着切、削、铲等基本功,揣摩着刀具切削量、切削角度、切削力度,手臂酸痛还不放下。上岗操作时他更是一丝不苟,虚心请教,一刀一刀地勤学苦练,多年下来练坏了30多把刀具,手却越来越有感觉,药面整度也越来越高。到后来,用手摸一下,他就知道如何修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经过他整形的产品保持了100%的合格率。选择整形岗位,就意味着选择与危险为伍,与死神做伴。
“有一次,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进入研制攻坚阶段,连续两台发动机试车失利,又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再次出现药面脱粘”,徐立平回忆道,为了彻查原因,当时在没有先进检测设备的条件下,专家组毅然决定,就地挖药,寻找“病根儿”。
就地挖药,意味着要钻进已经装填好烈性推进剂的发动机燃烧室内,挖出浇注固化好的火炸药,而且挖药量极大,这在工厂历史上是头一次,艰难可想而知,危险更是不言而喻。
然而没有丝毫犹豫,一支平均年龄30岁出头的突击队迅速组成。经验丰富的班组长打孔探明位置,车间主任当起了“首操作”,徐立平也主动请缨加入,成为最年轻的突击队员。
狭小的空间,半躺半跪在成吨的炸药堆里,忍着浓烈而刺鼻的气味,突击队员们用木铲、铜铲小心翼翼一点一点抠挖。高度的紧张和缺氧,使得每人每次在里面最多只能干上十几分钟。而作为最年轻的突击队员,徐立平每次进去总要多坚持几分钟,“当时,在里面除了挖药的沙沙声,都能听到自己紧张的心跳。”
就这样,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历时两个多月,突击队挖出300多公斤推进剂,成功找到了故障原因,修复后的发动机地面试车圆满成功。任务结束后,徐立平的双腿疼得几乎无法行走,“只要组织和任务需要,我仍会毫不犹豫地上!”
相关链接:
①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面整形工,航天特级技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②……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一名员工,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面整形工作,药面整形需要很高的精度,机器不能做这项工作。
B. 药面整形工作危险性很高,因为固体燃料有其特殊性,如果操作人员不慎碰到金属壳体或静电放电,就会引起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C. 药面整形难度很大,因为固体火药韧性很强,且含有粗糙的颗粒,用刀力道不易把握,用刀时药面很难保持平整,药面整形迄今仍是世界性难题。
D. 药面整形需要高超的技术,用刀次数的多少,药面平整不平整,全凭技术人员自己判断,因此技术人员必须反复琢磨和苦练用刀技巧。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徐立平从技校毕业后就从事装药整形工作,进厂第一课的点火试验的宏伟场面,深深震撼了他,于是他下决心一定将药面整形工作做好。
B. 徐立平在药面整形工作方面善于虚心请教,更重要的是,他不间断地勤学苦练,技术越来越高,经他整形的产品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C. 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处于攻坚阶段时,连续三台出现故障,由于当时没有先进检测设备,专家组毅然决定就地挖药以寻找原因。
D. 徐立平主动请缨参加了以车间主任为首的青年突击队,挖药的工作非常危险,徐立平进入燃烧室只能坚持几分钟,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E. 挖药寻因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突击队历时两个多月,将推进剂全部挖出,成功找到了故障原因,经过修复,发动机地面试车圆满成功。
3.从徐立平的工作经历来看,你认为“大国工匠”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与精神?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乌镇的修辞
茅盾、木心这两个乌镇之子,应对乌镇熟稔于心并萦回于异乡的梦中。
茅盾,1896年生于乌镇东栅,本名沈雁冰,后外出求学、从文、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先后用过几十个笔名,最终以“茅盾”和《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小说确立其在中国文坛的位置。“茅盾”这一笔名,显影出大革命失败后一个左翼文人的苦闷、犹豫和矛盾——人生困境表现为语言的困境。正因这双重困境,他在1949年之后处于一种微妙、尴尬的位置,反复检讨其内心与行动的革命坚定性,站在了那些表面上从来没有苦闷、犹豫和矛盾的文人的偏远处。而正是这种“偏远”赢得我的敬意,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人物的敬意,分量不大。
在乌镇上可以找到茅盾笔下林家铺子的原型——一家老杂货店,现改成专营字画古玩的商铺,在观前街茅盾故居对面。当然,眼前的老板并不姓林,却按《林家铺子》里的描写来打扮自己,着长袍马褂,表情灿烂像乌镇上的晴空,没有一丝面临破产的忧愤。我伏在柜台上问他,那林老板的后人还在乌镇上否?他说,都去了国外。因茅盾小说,一个普通店铺有望永远保持其格局而不被拆迁,显现出了修辞的力量。
木心,本名孙牧心,1927年生于茅盾故居附近一富裕人家,入上海美专、杭州国立艺专求学,师从于刘海粟、林风眠学习油画。1971年蒙冤入狱,三根手指被折断,仍坚持写作,在纸上画出白键黑键“弹钢琴”,后获释。1982年移居美国纽约,以作画、讲学谋生,后尝试写作,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十多部,像文坛突然出现的一个新人,语言充满汉语言的诗意、别致,例如:“公园石栏上伏着两个男人,毫无作为地容光焕发。”“昨夜有人送我归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秋天吹来的。”——这风,也都是从乌镇吹来的吧?晚年,木心乘风还乡,2011年辞世。
木心家的“孙家花园”,是乌镇最美的私宅。花园应该有鲜花和如花的女人。当时乌镇码头上搬运的麻袋,都印着一个“孙”字。仆人打扫房间,把花瓶抱出抱进重新摆在案头时出错,会遭到主人责备:“怎么把明代的花瓶搬出来了——去,摆宋朝的,要记住样式的不同。”一个富贵华丽之家,1949年后相继改造成为农具厂、铁器社、五金轴承厂,乃至成为野草高过围墙的废园。九十年代,木心声名大动于华语文学界,乌镇政府开始在画家陈丹青指导下,于孙家花园原址重建“晚晴小筑”。2006年,木心回乌镇在此居住五年,去世,晚晴小筑改为“木心纪念馆”,展有各种版本的木心著作、手稿、乐谱,及其用过的写字台、礼帽、皮鞋、手杖等遗物。依然是修辞的力量,在挽留一个人的余温和气息。
木心不是游客,大概不会喜欢乌镇的面目一新。在剧变中的故乡,一个人,反而会加重异乡感吧。孙家花园转化而成晚晴小筑,木心如落叶转化成树根处的泥土,大约会想:乌镇还在乌镇吗?我还是我吗?“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木心这样说,充满对“从前”的留恋和对“现在”的谅解。从前的玉勒雕鞍、锦帽貂裘,现在的霜天断雁、淡茶清酒。
留恋和谅解,我大抵上也是如此态度,对乌镇,对青春。
(选自2017年第3期《散文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对两个乌镇之子的简介入手,淡化作者的旅游踪迹,突出乌镇的地域文化,进而表达了作者浓郁的乡愁。
B. 文章第二段概要地叙述了茅盾的巨大文学成就,并用衬托手法表现了他襟怀坦荡、严于解剖自己的高尚品质。
C. “表情灿烂像乌镇上的晴空,没有一丝面临破产的忧愤”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等手法,讥讽老板的滑稽。
D. 文章之所以写“孙家花园”几度更名,意在反映时代的变迁对乌镇的影响以及政府对旧时代富豪的谅解与挽留。
2.文章标题“乌镇的修辞”指什么?文中两次写到“修辞的力量”,各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意加以理解。
3.“对乌镇”作者持“留恋和谅解”的态度。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是话剧进入中国110周年。话剧初入中国之时,启发民智,旁不可挡。之后的几十年,话剧对现实产生巨大影响。百余年来,话剧界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以及《雷雨》《北京人》《茶馆》等大批优秀的本土原创作品。随着政府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扶持政策,对于当代本土戏剧的发展助力很大,形貌多样的演出剧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各种鼓励原创的政策和措施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同时,难免有各种力量争相加入戏剧的运作,只为资助和奖励,而置艺术于不顾。这也是全国上演的剧目数量虽多,但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够引人思考的佳作依然稀少,在舞台技术和表演、导演技艺大幅提升的同时,很多戏剧作品的精神品质反而下滑的原因之一。
戏剧常常是社会的缩影,折射出世态人情。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娱乐化的浪潮,近年来,戏剧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化,戏剧乃至艺术的生存环境、审美情趣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放任票房、收视率成为作品效果唯一的衡量标准,功利主义对于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一些原创剧目舍本逐末,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却忽视作品的内涵和本质;一些剧目明知文本基础差、有硬伤,却由于种种原因仓促上马;盲目投资、拔苗助长等问题也陆续出现。精美的舞台呈现配上严重缺失舞台剧特质的电视剧化、空洞、平庸的剧本,都阻碍着戏剧的进一步发展。戏剧作品若是缺失了精神世界、丧失了思想的光芒,任何所谓的新技术、新方法甚至新形式都难逃被迅速遗忘和淘汰的命运。在舞台技术性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戏剧返璞归真,加强剧作和演出的精神内涵越发显得迫切。
艺在于技,更在于心,如果创作者没有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戏剧人物的心灵碰撞与选择必然显得虚假。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敬业和操守是一切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创作者若果仍处于就事论事或者堆积材料的阶段,作品就会在整体上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更多的是以戏剧的形式来讲述一段生活、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这就没有深入到塑造独特角色,探索人物心灵轨迹以及体现独特情感色彩的创作轨道上来。
戏剧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破除创作上的僵硬化、同质化和模式化,从而让戏剧作品透过外在形式,深入人物的内心,找到到直抵人类心灵之路,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当戏剧创作者自觉抵御外部环境的各种诱惑,更多关注作品的内涵及其内在精神提炼的时候,中国话剧的潜力和活力才能真正迸发。
(摘编自2017年6月28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话剧进入中国后,启发民智,影响现实,几十年来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和大批优秀本土原创作品。
B. 置艺术于不顾的做法,使得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引人思考的戏剧佳作稀少,作品的精神品质下滑。
C. 近年来,票房、收视率成为戏剧作品唯一的衡量标准,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都陷入了功利主义泥淖。
D. 创作态度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创作者的敬业和操守是戏剧艺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与保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话剧进入中国后的发展、沿革现状,指出当前形势下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B. 文章肯定了当前的扶持政策对于戏剧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指出演出市场的繁荣吸引了置艺术于不顾的各种力量的加入,这是导致话剧艺术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C. 文章在探讨戏剧今年面临的困境这一议题时,先交代背景,接着列举了戏剧创作与演出中的种种弊端与怪相,发人深省。
D. 文章采用了递进论证的结构,正反对比地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论述针对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关部门制度和实施的各种鼓励原创的扶持政策,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
B. 当前,一些原创戏剧剧目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导致忽视内涵和本质,剧本空洞平庸,电视剧化。
C. 戏剧作品如果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就会就事论事或堆积材料,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
D. 只要精益求精,透过外在的形式深入人物内心,就能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提升戏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