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翻话是抛砖...

下列句子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翻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韵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B. 编辑部李老师郑重回一封信给该书作者,其中写道:“现将先生的大作付梓,以就正于读者。”

C. 这次校庆承蒙贵集团慷慨解囊,鼎力相助,取得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全力相助。

D. 李先生,请告诉我您的电话号码,以便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向您见教。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选项中,C项,表达得体;A项中,抛砖引玉:抛出砖头,引来白玉。用没有价值的事物引出有价值的事物之意,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也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在这一句中用于陈教授,显然不恰当;B项中,就正,请求指导纠正,用于第一人称时的谦虚说法。前半句说先生大作,后又以先生的口气向读者说话,犯了人称混乱的错误;D项,“见教”,称对方指教自己,这里应该改为“请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些从地方“车改”中冒出来的问题有的是技术性的,有的则是体制性的。随着“车改”的深入推进,更多的利益会被触动,困难也会更多。

B. 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廉的,节俭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清廉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C. 在广大群众的支持、理解和配合下,已经结束了的四次国庆演练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了筹备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D. 矿难发生后,大批子弟兵在前往救援时,许多专业心理救助人员也赶赴救援现场,第一时间对获救矿工及遇难矿工家属进行心理治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的这篇文章不落言筌,在不知不觉之中,将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与表面意义组合起来,极富艺术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②里约奥运会上,中图女排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技压群雄,力挽狂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枚球类集体项目的金牌。

③正所谓小信诚则大信立,为人处世要讲诚信.买卖东西当然要讲诚信,一言九鼎。不讲诚信,必然得不偿失。

④人们在追思启功先生的时候,不仅感佩他卓越的书画功力,更感佩他高尚的人品精神。他不但是文化界的泰山北斗,更是一位谦谦君子。

⑤因变法而步步高升的李定、舒覃,当然容不得异己之声,一介文人苏东坡在御史的拷问下,受尽凌辱,斯文扫地

⑥近日,“为孙振老师投上宝贵的一票”的号召在朋友圈流传。孙老师朝歌夜弦,在教育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A. ①②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根据相关提示,在横线处填写句子

①太白山是秦岭主峰,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为文人学士所向往。李白在《蜀道难》中,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因为这座山太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来往。

②《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赤壁赋》中写苏轼与友人举杯畅饮,吟诵其中的《陈风 月出》篇,期待看到美丽的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 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 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 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E. 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白发苍苍倚树盼归的老人。

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源子邕,字灵和。少好文雅,笃志于学,推诚待士,士多归之。累迁夏州刺史。时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首为反乱,统万逆徒,寇害应接。子邕婴城自守,城中粮尽,煮马皮而食之。子邕善绥抚,无有离贰。以饥馑转切,欲自出求粮,留子延伯据守。僚属佥云,未若弃城俱去,更展规略。子邕泣请于众曰:“吾世荷国恩,此是吾死地,更欲何求!”遂自率羸弱向东夏运粮。延伯与将士送出城,哭而拜辞,三军莫不呜咽。子邕为朔方胡帅曹阿各拔所邀,力屈被执。乃密遣人赍书间行与城中云:“大军在近,汝其奉忠,勿移其操。”子邕虽被囚束,雅为胡人所敬,常以百姓礼事之。子邕为陈安危祸福之端,劝阿各拔令降。将从之,未果而死。拔弟桑生代总部众,竟随子邕降。

时北海王颢为大行台,子邕具陈诸贼可灭状。颢给子邕兵令其先出时东夏合境反叛所在屯结子邕转战而前九旬之中凡数十战乃平东夏徵税租粟运粮统万于是二夏渐宁

及萧宝夤等为贼所败,关右骚扰,时子邕新平黑城,遂率士马并夏州募义人,鼓行南出。贼帅康维摩守锯谷,断绝婴棠桥。子邕与战,大破之,禽维摩。又攻破贼帅契官斤于杨氏堡。出自西夏,至于东夏,转战千里。至是,朝廷始得委问。除兼行台尚书。复破贼帅纥单步胡提于曲沃,明帝书劳勉之。子邕在白水郡破贼率宿勤明达子阿非军,多所斩获。除给事黄门侍郎,封乐平县公。

以葛荣久逼信都,诏子邕为北讨都督。时相州刺史、安乐王鉴据邺反,敕子邕与都督李神轨先讨平之。改封阳平县公。遂与裴衍发邺,讨葛荣。而信都城陷,除子邕冀州刺史,与裴衍俱进。子邕战败而殁,赠司空,谥曰庄穆。

(选自《北史·源子邕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颢给子邕兵令/其先出时/东夏合境反叛/所在屯结/子邕转战而前/九旬之中/凡数十战/乃平东夏/徵税租粟/运粮统万/于是二夏渐宁/

B. 颢给子邕兵/令其先出/时东夏合境反叛/所在屯结/子邕转战而前/九旬之中/凡数十战/乃平东夏/徵税租粟/运粮统万/于是二夏渐宁

C. 颢给子邕兵令/其先出时/东夏合境反叛/所在屯结/子邕转战而前/九旬之中/凡数十战乃平/东夏徵税租粟/运粮统万/于是二夏渐宁

D. 颢给子邕兵/令其先出/时东夏合境反叛/所在屯结/子邕转战而前/九旬之中/凡数十战乃平/东夏徵税租粟/运粮统万/于是二夏渐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刺史,古代官职,汉武帝时始置,主要监察地方事务,“刺”为检核问事之意。

B. 三军,这种说法起源于春秋时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后统称军队。

C. 行台,魏晋至金代尚书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

D. 玺,是用玉石雕刻的印章。玺书,是盖有玺印的书信,从秦朝起就开始流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源子邕待人坦诚,士人多归附他。后来劝阿各拔命令胡人归降,并最终成功让阿各拔弟弟归降,应该说与他的坦诚也不无关系。

B. 源子邕善于安抚人心,所以手下人没有离叛之心。州城被包围,军民愿意同他死守,他要亲自出城去借粮,将士们哭着送他出城。

C. 源子邕立有不少战功。他在九十天之内平定了东夏叛乱,平定了黑城后,又在锯谷擒获了康维摩,还在白水郡打败了宿勤明达的军队。

D. 源子邕为国竭尽忠诚。他认为自家世代蒙受国家恩典,不能忘恩,身陷敌营,仍写信要求儿子源延伯坚持尽忠,最后自己也战死疆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僚属佥云,未若弃城俱去,更展规略。

②乃密遣人赍书间行与城中云:“大军在近,汝其奉忠,勿移其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