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 梁文道 韩剧风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

梁文道

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一笑置之。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剧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之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民族主义”。

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不管你同意与否,提倡抵制日货的人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推理。“消费型民族主义”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导精神。

其次,“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韩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外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的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

“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是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意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举个例子,由于没有人能够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们才能把一件衣服说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车是很民族的,甚至连一种动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尽管他在血统上和这一民族无关,也不是这一民族培育出来的品种),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为很民族的。

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带给你的体验与文化印象。所以广告和设计等创意产业才会变得日益吃香,所以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要比同厂生产的本地杂牌贵得多。诉诸正统的国家印象正是产品营销的手段之一,某个服装品牌标榜自己来自法国,让人穿了就变得很高档很浪漫,与某位明星标榜自己是土产中国人,让人看了就证明自己很爱国,其实是同一回事。

“消费型民族主义”建立在这两种逻辑之上,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它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是中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是中国人的就要穿中国内裤”,仿佛电影、香烟与内裤和人一样都是有国籍的。但说到底,“消费型民族主义”只不过是商人们促销的借口,经不起严格分析,纯粹是种循环论证: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因为我是中国人。

(选自《噪音太多》,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抵制日货的理路,从而成为实际操作中抵制日货的指导精神。

B. “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民族主义的空洞和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用于所有商品无往不利。

C. 作者认为“消费型民族主义”只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

D. 如今产品的体验与文化印象越来越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这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是为了由此引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概念,随后进一步分析。

B. 文章第六段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收束全文,表达作者对“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否定批判。

C.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特点。

D.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两种逻辑,彰显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如今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的背景形势下,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一定能在芸芸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B. 如果民族主义的内涵充实具体,它就不可能成为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强大意识形态。

C. 通过罢买日货来打击日本商界从而引起日本企业的不满,是“消费型民族主义”者的一厢情愿。

D. 按照“消费型民族主义”的要求,具有爱国情怀的人就应该抵制其他国家的产品、消费本国产品。

 

1.D 2.B 3.C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从而”强加因果逻辑。B项,原文“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混淆必然与或然。C项,“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无中生有。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错误。第四、五、六段为一个论述层次,第四段分析“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的逻辑之一,即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第五段分析其基于的另一逻辑,即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第六段是对四、五两段内容的进一步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成名变得更加容易,凭借真才实学可以成名,凭借搞怪、炒作或意外事件也可成名;同时也使得成名变得更加快捷,有的人甚至可以一夜爆红。但另一个事实也不容忽视,那就是有的人可以一直红下去,也有的人却只能红一时。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红现象,确实令人深思。

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想法?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③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④而今安在哉?     ⑤不能喻之于怀?

A. ①③ / ②④ / ⑤    B. ①④ / ②⑤ / ③

C. ①② / ③⑤ / ④    D. ①④ / ③⑤ / 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 一项是

①府里见丁宁         ②悟言一室之内        ③冯虚御风    ④张良出,要项伯

⑤君安与项伯有故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⑧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A. ①②⑤⑧    B. ②③⑥⑦    C. ③④⑥⑧    D. 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字与“晋军函陵”的“军”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B.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也。

C.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 范增数项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B.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D. 羡长江之无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