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这种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这种教学法,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拼板式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信息式任务,给两个或两组学生有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交际任务,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解决问题式任务,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决定式任务,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局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调和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进行论述;交换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明确提出了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作文的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并对其概念做出阐释:“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如今年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他认为,在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解决材料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免套作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对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首先,材料的内容思想紧扣“主旋律”。正如张开所说:“作文试题凸显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其次,材料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是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的审议故事、名言警句、诗词歌曲、图片漫画等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真实性暗含了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命题意图。第三,材料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表现在:材料往往具有争议性,争议性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关涉的人物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或几类人,这就保证“任务”的指向有多种选择;命题者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这样的材料,能保证考生选择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写作。同时,考生要把握好典型人物的特点和物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立意的主旋律,但一定注意不要“贴标签”、“穿靴戴帽”、空发议论。在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可从反面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上存在的某些消极落后现象,在对比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节选自《语文周报》特邀专家:尤立增《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学生的表达根据任务的指向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

B.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要求学生语言交际时完成核心任务。

C. 国内一些学者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直接引入作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思想。

D. 把任务进行分类,学生可以有针对地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细化为五种任务类型,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侧重点进行比较。

B. 文章援引专家的权威说法,例证确凿,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转向进行诠释。

C. 围绕“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核心概念,文章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

D. 本文逐层论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特点,强调其相对传统作文材料的改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务驱动型作文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创设出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B. 任务驱动型指令避免套作等行文方式,弥补传统材料空间大、立意多元的缺陷。

C.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社会热点,突出育人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作文题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但命题者本身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

 

1.A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要求学生语言交际时完成核心任务”理解有误,原文第一段表述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C项,“直接引入作文教学中”表述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可见并非“直接引入”。D项,“学生可以有针对地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有误,从文章第一段来看,“交换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可见这是“交换意见式任务”,是把任务进行分类中的一种。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同时也考查学生对论证的方式、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论证的结构等的把握。C项,“围绕‘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核心概念,文章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有误,选项以偏概全,从文中来看,“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只是文本内容的第一部分。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弥补传统材料空间大、立意多元的缺陷”理解错误,文章第二段最后说“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显然,文本认为,“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应是材料作文的优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这个字

张志民

听书法家说

书道之深,着实莫测

历代的权贵们

装点门面

都喜欢弄点文墨附庸风雅

他们花一辈子功夫

把“功名利禄”几个字

练得龙飞凤舞

而那个最简单的“人”字

却大多是——

缺骨少肉,歪歪斜斜······

请你根据读诗后的联想或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联想或感受与诗歌内容一致;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是我校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各文段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请分别说明各段的问题。

①当一盘喷香美味的糖醋鱼端上饭桌时,鱼嘴能张合,鱼鳃会扇动……我们不解地问邹经理,鱼已经烧熟了,嘴和鳃为什么动弹?邹经理告诉我们,这是厨师绝妙的烹调技艺。做好的鱼可活二三十分钟,有时一条鱼吃得只剩骨架了,鱼嘴还能张合。

②晚报上周刊登的《北京的塔》一文说:“北京的塔多建在中轴线西侧。”北京的塔都是建在中轴线西侧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1985年我搬迁新居,秦老前来作客时,特赠裱制精良的对联一副为补壁,那对子上写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 李鸿章心领神会,道:“我知道老师现在的处境,您效忠皇上,爱民爱兵,但也难免遭到小人的猜疑。”曾国藩捋着稀零零的胡须,哈哈一笑道:“贤契多虑了,我肝胆相照,为国为民,决无二心,只是希望你赴皖牢记朝廷的恩典,担负起责任。”

C. 1月5日在工人文化宫举行先生的“百竹展(画展)”,先生在《自序》中写道:少小喜画,幸遇裱师赵炳奎先生介绍,蒙先师苏昧塑先生不弃,收为“入室弟子”。如是三载,为人学艺,受益一生。

D. 去年,台湾东美大学校长章孝慈在北京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法学研讨会后,曾到桂林祭奠其先母章亚若。章孝慈是蒋经国和章亚若的儿子,因非嫡出,故从母姓,是一位学术有成就的法学教授。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当前,作为网络问政新形式,政务微博不能仅仅做出姿态,更要俯下身子,贴近民生,关注群众的基本需求,才能推动政务工作的科学发展。

B. 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调查捕鲸”实质为“商业捕鲸”,判定其违反了国际公约,于3月31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任何名义捕鲸。

C.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诗,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在读者心中营造了“甜美的忧郁”这种境界。

D. 近年来,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