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 他年近古稀,但高堂与家母依然健在。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 他年近古稀,但高堂与家母依然健在。

B. 你的事情,我当然会海涵,不会计较的。

C. 不必这么客气,做这点小事只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D. 你的设计方案我看过了,其中的不妥之处,我已经斧正了。

 

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要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C项,“举手之劳”,指办事情轻而易举,毫不费力;“何足挂齿”,哪里值得挂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谦辞。句中使用正确。A项,“高堂”,对父母的敬称;“家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句中说的是“他”的父母,使用“家母”不当,且“高堂”已经包含了“母亲”,“高堂与家母”表述不当。B项,“海涵”,如海一样的包容,敬辞,比喻人度量宽大,用于请人原谅时。句中说“我”海涵,不当。D项,“斧正”,敬辞,请人修改文章。句中说自己修改别人的文章,不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济南文化西路的慢行一体路使用彩色沥青打造,不但可以提升城市的景观效果,增加现代化都市气息,而且也可以避免普通沥青路面黑色的单调性,提高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力。

B.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多处目标3月21日晚遭到西方国家战机的空中打击。这是自19日以来西方国家第三次空袭的黎波里目标。

C. 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 老教授终于被他的言行所打动,答应为他修改毕业论文。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② 我和他性格不同,观点各异,方枘圆凿,很难合作。

③ 哪知都督传见他后,东问西问绕了好大的一个圈儿,后来图穷匕见,道出本意。

④ 大家赞扬这个方案犹如抱薪救火,一定会把这次改革的“三把火”烧得更加旺盛。

⑤ 《战狼2》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

A. ①  ②    B. ②  ④    C. ③  ④    D. ①  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朱自清笔下的荷花呈现出一种朦胧、娇羞美,而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中的荷花却呈现出一种艳丽美,其句子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的作品多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苏轼《赤壁赋》中用大胆的想象来描绘箫声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后的第一个中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词话》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1.下列对本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怀疑、厌倦。

B. “新凉”,不仅指自然节候的变化,同时也是指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这句话把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寄意深刻,韵味悠远。

C.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作者撷取萧瑟秋风、纷飞落叶这两个典型的秋色秋景,慨叹被贬后的无聊,以哀惋的笔调道出人生百无聊赖之情。

D.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点出了作词的时间与主旨。“中秋”以想象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稍为缓解;“北望”点出了作词的主旨──忧国之心,身世之感。

E. 本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2.本首词与《赤壁赋》为苏轼同一时期作品,《赤壁赋》中作者内心已趋于平淡、释然,本词的思想感情是否与其相同,结合“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句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亨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

陵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为右丞相二岁,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陵。陵曰:“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平及绛侯周勃等,皆 曰 高 帝 定 天 下 王 子 弟 今 太 后 称 制 欲 王 昆 弟 诸 吕 无 所 不 可 太 后 喜。罢朝,陵让平、勃曰:“始与高帝唼血而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平曰:“于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陵无以应之。于是吕太后欲废陵,乃阳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十年而

                                              (节选自《汉书·张陈王周传》)

注:①亨,即“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

B. 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

C. 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

D. 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代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南向最尊,次为东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B. 古代对“死”的称呼不同,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

C. 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三是降职,通常称“左迁”。

D. 唼血为盟,古代订立盟约时的一种仪式。唼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陵善于审时度势。高祖在沛县起事,攻入咸阳时,王陵不肯服从沛公。等到汉王回师攻打项籍,王陵才带兵归汉。其母死后,王陵才最终跟随汉王平定天下。

B. 王陵敢于直言。吕后想立吕姓之人为王,王陵因“白马盟誓”而坚决反对吕后的做法,太后十分不高兴。

C. 王陵性格耿直。当陈平、周勃赞同吕后分封吕氏做王时,王陵责备他们逢迎讨好、违背盟约,有什么脸面在地下见高帝。

D. 陈平具有大局观念。陈平虽然“与高帝唼血而盟”,但他为国家安定、刘氏后代的大局着想,并没有反对吕后的做法。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  

(2)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