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①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

②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

③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④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

⑤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⑥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A. ④②①③⑤⑥    B. ②④①⑤③⑥    C. ④②③①⑥⑤    D. ④①②⑤③⑥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语句的排序题。从题干来看,这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且从所给语境来看,这段文字属于描写性的文字,描写的对象是江南的“梅雨季”。浏览备选的句子,可以发现从写景的顺序上来看,既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如“一夜”“清晨”,又有空间上的层次感,如“雨停”“但……浓云尚未……”“空中还……”“天地间”“院子中”。解答本题可以先依照时间顺序,再依据空间顺序以及句间关系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被航天人称为“大火箭”的“长征五号”大幅提升了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把中国火箭送入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世界主流火箭阵营。

B. 大量事实证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C.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神等压力大,而是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

D. 小时候看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对伦敦的“雾都”之名留下了深刻印象。长大后发现,伦敦已经摘掉“雾都”这顶帽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学校与家长不及时制止,孩子就可能会养成上网成瘾的习惯,就会养虎遗患,那后果不堪设想。

②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③别看他年纪小,脾气可不小。出生于富贵之家的他有看很强的优越感,无论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唯我独尊的模样。

④这部电影能取得如此高的票房,主要在于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形象复杂多变,影片中那位看似凶残暴戾的帮派大哥,实际上却是心地善良,胸无城府的大好人。

⑤熬夜是一种不良习惯,长期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危害人体健康,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但总有些人不以为意,仍旧爱做“熬夜族”。

⑥本是无心之举却换来不虞之誉,面对前来采访的各家媒体,这位朴实的农家大哥摸摸后脑勺,憨厚一笑道:“这不算啥,这是我应该做的。”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⑤⑥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情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追击敌人有利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中总结为“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继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下列小題。

喜迁莺

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刁斗:古代边防“击刁斗”以警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首词开篇写景,既描写静景,秋景萧瑟凄冷;又有“叫”与“嘶”的声音描写,将边塞风貌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B. “尽橐鞬锦领”一句,写少年将士身负箭囊,身着锦领战袍,表现了守边将士装容整肃、严阵以待,边情紧张的状况。

C. “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一句运用反语,写出了圣主采取仁义感化的政策,却使虏人更加骄纵,侵扰边陲。

D. “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表现了少年壮士的豪情,同时也表现了一丝淡淡的忧愁。

E. 这首边塞词,整体气势昂扬,语言豪迈,情感真切动人。

2.这首词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相关诗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陶谐,字世和,会稽人。弘治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请命儒臣日讲《大学衍义》,孝宗嘉纳之。

正德改元,刘瑾等乱政。谐请以瑾等误国罪告先帝,罪之勿赦。瑾摘其讹字令对状,伏罪乃宥之。帝命中官崔杲等往江南、浙江织造,杲等复乞长芦盐引。谐再疏争,皆不听。谐当出理边储,以工科掌印无人,请俟行日遣官代署。瑾遂中谐,下诏狱廷杖,斥为民。旋榜为奸党。又诬以巡视十库时缺布不奏,复械至阙下杖之,谪戍肃州。瑾诛,释还乡,其党犹用事,竟不获召。

嘉靖元年复官未至除江西佥事转河南管河副使命沿河植柳傍艺葭苇有事采以为埽①总理都御史请推行之诸道岁省费钜万。迁参政,历左、右布政使,皆在河南。久之,擢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汀、漳军务。疏言:“守令迁太骤,宜以六年为期。言官忤旨,当优容。养病官才力堪任者,毋终弃。”时南京御史马扬等劾王琼被逮,而新例养病久者率不复收叙,故谐以为言。又奏:“今天下差徭烦重。既有河夫、机兵、打手、富户、力士诸役,乃编审里甲,复征旷丁课及供亿诸费。乞皆罢免。”帝采纳之。

寻迁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海寇陈邦瑞、许折桂等突入波罗庙,欲犯广州,为指挥李筜所蹙。邦瑞投水死,折桂还所执指挥二人,乞就抚。谐居折桂等东莞,编为总甲,使约束其党五百人为新民。兵部以降贼群聚,恐乘隙为变,令解散其党。已,阳春贼赵林花等攻城,与德庆贼凤二全相倚为患,谐讨破百二十五砦。帝曰:“谐功足录,第前纵患者谁?”乃仅赉银币。琼山沙湾洞贼黎佛二等杀典史,谐复剿平。为总督三年,俘斩累万。母忧归。起兵部左侍郎。九庙灾,自陈致仕归。卒,赠兵部尚书。隆庆初,谥庄敏。

选自《明史陶谐传》

【注】①埽(sào):用树枝、芦苇、石头等捆紧做成的护堤材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嘉靖元年复官未至/除江西佥事/转河南管河副使/命沿河植柳傍/艺葭苇/有事采以为埽/总理都御史请推行之诸道/岁省费钜万

B. 嘉靖元年复官/未至/除江西佥事/转河南管河副使命/沿河植柳/傍艺葭苇/有事采以为埽/总理都御史请推行之/诸道岁省费钜万

C. 嘉靖元年/复官未至/除江西佥事/转河南管河副使/命沿河植柳傍/艺葭苇/有事采以为埽/总理都御史请推行之诸道/岁省费钜万

D. 嘉靖元年复官/未至/除江西佥事/转河南管河副使/命沿河植柳/傍艺葭苇/有事采以为埽/总理都御史请推行之诸道/岁省费钜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试”“秋闱”。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应试者为本省所有的生员,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B. 盐引,是商户从官府购得的取盐凭证,也是一种有价证券。古代盐业实行国家专卖,盐引也成为封建王朝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C. 里甲,是明代州县统治的基层组织,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里甲制度,最大功能在于分配徭役及按丁纳税等。

D. 谥,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谐初入仕途,注重经义。他于弘治八年参加乡试考中第一名,从此踏上仕途,于是他请一些儒臣每天讲解《大学衍义》,皇帝也非常支持。

B. 陶谐不畏权贵,正直敢言。他请求朝廷治罪刘瑾,得罪了宦官集团,后被诬告,贬谪肃州。刘瑾伏诛后,朝廷被刘瑾的党羽把持,所以一直得不到朝廷征召。

C. 陶谐善于地方理政。他让人沿着河岸种植柳树,又在岸旁种植芦苇,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利用这些草木筑成堤坝、工事。后来这个方法推广出去,每年省下巨大的开支。

D. 陶谐爱惜民力,关心百姓疾苦。他认为原本已有多项徭役,编审里甲后又开征了许多新的课税,百姓的负担太重,请求朝廷免去部分税赋。他的意见得到了皇上的采纳。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谐请以瑾等误国罪告先帝,罪之勿赦。瑾摘其讹字令对状,伏罪乃宥之。

(2)言官忤旨,当优容。养病官才力堪任者,毋终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