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师者,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6)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8)民为贵,_____________,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金就砺则利 塞上燕脂凝夜紫 拄杖无时夜叩门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寄蜉蝣于天地 泣孤舟之嫠妇 后生可畏 社稷次之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砺、脂、拄、叩、受、蜉蝣、嫠、畏、社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把下列选自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4)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列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韩愈

①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皆当世名人。

②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③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间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于山水间,其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云:“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④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⑤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⑥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与皆当世名人          游:游玩,游览

B. 出为刺史                例:按惯例

C. 于山水间              肆:放任,纵情

D. 播州                  诣:到,往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墓志铭:古代文体的一种,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

B. 皇考:古时在位皇帝对先皇的尊称,后引申为对先祖的尊称,在文章中指先父。

C.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D. 京师:指帝王的都城,在文章中指东京汴梁。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2)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4.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柳子厚“为政”与“为人”两个方面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语文读本》的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塘荷韵》中“季荷”具有美丽、高洁、坚韧、充满生命力的特点。作者对“季荷”充满特殊的感情是因为“季荷”因他而得名,是他亲手所种,又苦苦等待四年的结果,每一朵花里都饱含着四年来他对荷花倾注的希望。

B. 《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C. 《我的空中楼阁》中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它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D. 《红楼梦》中,黛玉因秋日多游玩了几次,咳嗽病又比往日加重了些。宝玉来看黛玉,发现她的药方太热,应该吃些燕窝才好,黛玉深为感动,向宝玉叙说了自己寄居,有诸多不便处,宝玉十分理解黛玉的烦难,遂从自己家里取来燕窝送给她。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前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摄影画面起笔,对画面进行了具体的描摹,提出了“他们去哪儿”的疑问,并点出了“他们正在路上”这一事实。

B. “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是本文的中心,也可以说是本文的文眼。

C. 作者描述和转述了眼前的这幅摄影作品里的场景、钱锺书《围城》里的场景、丰子恺散文里的场景,目的是要正面说明“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D. 本文从摄影作品引出联想,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它表面上是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