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小题。 拟咏怀·其二十六① 南北朝 庾信 萧条亭障②远,凄...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小题。

拟咏怀·其二十六①

南北朝 庾信

萧条亭障②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③,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注】①庾信为南朝梁臣,奉命初试北朝西魏;但梁为西魏所灭,被滞仕魏,羞愤抑郁。后北周代魏,庾信累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此诗作于其任北周弘农郡守时,时南朝陈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②亭障:边境的堡垒。③白狄:古民族名。

1.从题材看,本诗属于( )。

A. 咏史    B. 怀古    C. 怀人    D. 羁旅

2.对本诗意境的评价最适合的是( )。

A. 纯一混茫    B. 凄惨萧索    C. 苍凉壮阔    D. 清幽凄冷

3.全诗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试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1.D 2.C 3.示例一 本诗首二句通过远望边境堡垒和原野上的风尘,抒发内心的悲凉,并以“萧条”“凄惨”融情于景。 三四句写身居异᯿,眼见壮阔的黄河,更增思念故国的悲哀。最后四句用典,写自己不能ۿ㣿武那样出使匈奴保持节操,反而ۿ荆轲刺秦不成、自己国家却最终灭亡,表达留仕北国的羞愤;用项羽气盖世却于帐中悲歌(“时不利兮骓不逝”),表达自己在祖国大势已去时自己无所作为的亡国羁旅之痛。 示例二 本诗表达了留仕北国的羞愤、思念故国的凄惨、国家灭亡的悲哀,悲中有壮,壮中有悲。首四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远眺边境堡垒风尘,内心黯然神伤;近看关门临白狄异᯿、城影入浪涛平抑的黄河,壮阔中更增添思乡南归的悲凉。后四句用典,㣿武、荆轲的典故点出了出使北国被滞留的身世和愤慨,又有留下做官的羞愧和祖国灭亡的无奈、悲痛;项羽悲歌的典故更表达了英雄末路的浩叹。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题裁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区分体裁和题材的区别,体裁是从文体的外在形式看,题材是从内容上区分,本词从内容上看注释作者被滞仕魏,羞愤抑郁。可以看出题材是属于羁旅诗词。 2.试题分析:本词从意象的内容来看:“萧条”、“凄惨”、“关门”、“秋风”、“寒水”。本词的意境特点是“苍凉壮阔”,考生要注意意境类试题要注意抓住诗歌的意象,把意象连缀成一个整体去感受诗词的意境特点,注意区别意境和情感的差别。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抒情方式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词语“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可以看出是考查的抒情方式,本诗的抒情方式是融情于景,三四句写身居异,眼见壮阔的黄河,更增思念故国的悲哀。最后四句用典,写自己不能㣿武那样出使匈奴保持节操,反而荆轲刺秦不成、自己国家却最终灭亡,表达留仕北国的羞愤。 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此题主要是用典和借景抒情。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做具体的解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春天里的秋天》序

巴金

①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地对着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闪耀着,红的星,绿的星,白的星。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②每个人都有春天。无论是你,或者是我,每个人在春天里都可以有欢笑,有爱情,有陶醉。

③然而秋天在春天里哭泣了。

④这一个春天,在迷人的南国的古城里,我送走了我的一段光阴。

⑤秋天的雨落了,但是又给春天的风扫尽了。

⑥在雨后的一个晴天里,我同两个朋友走过泥泞的道路。走过石板的桥,走过田畔的小径,去访问一个南国的女性,一个我不曾会过面的疯狂(得了精神病)的女郎。

⑦在—个并不很小的庄院的门前,我们站住了。一个说着我不懂的语言的小女孩给我们开了黑色的木栅门,这木栅门和我的小说里的完全不同。这里是本地有钱人的住家。

⑧在一个阴暗的房间里,我看见了我们的主人。宽大的架子床,宽大的߿席,薄薄的被。她坐起来,我看见了她的上半身。是一个正在开花的年纪的女郎

⑨我们三个坐在她对面一张长凳上。一个朋友说明了来意。她只是默默地笑,笑得和哭一样。我默默地看了她几眼。我就明白我那个朋友所告䇿我的一切了。留在那里的半个多小时内,我们谈了不到十句以上的话,看见了她十多次秋天的笑

⑩别了她出来,怀着一颗秋天的痛苦的心。想起的来意,那想帮助她的来意,差不多要哭了。

一个女郎,一个正在开花的年纪的女郎……我一生里第一次懂得疯狂的意义了。

我的许多年来的努力,我的用血和泪写成的书,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我给人唤起了渴望,对于光明的渴望;我在人的前面安放了一个事业,值得献身的事业。然而我的一切努力都给另一种势力摧残了。在唤醒了一个年轻的灵魂以后,只让他或她去受更难堪的蹂躏和折磨。

于是那个女郎疯狂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青的灵魂,我的二十八年的岁月里,已经堆积了那么多、那么多的阴影了。在那秋天的笑,像哭—样的笑里,我看见了过去一个整代的青年的尸体。我仿佛听见—个痛苦的声音说:“这应该终结了。”

《春天里的秋天》不止是一个温和地哭泣的故事,它还是一个整代的青年的呼吁。我要拿起我的笔做武器,为他们冲锋,向着这垂死的社会发出我的坚决的呼声“Jeaccuser”(我控䇿)。

一九三二年五月

【链接】

秋天,绿的߿亭枯黄了。霜蚀了的树叶从枝上落下来。但太阳依旧带来温暖的微笑透过窗户。它在向着桌上失

了香色的花儿谎说春天。只向着花儿吗?不,向着每个人。向着你,也向着我。阳光偷偷地进了心中,在下霜的秋天拿了春的回忆来温暖那些心儿。

——摘自巴金译匈牙利作家尤利·巴基的小说《秋天里的春天》

1.从写法和情感两方面比较本散文①③段的景物描写与“链接”的景物描写的异同。

2.艾青说“比喻的作用,在于使一切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赋予思想感情。”请以本散文中划线的比喻为例阐释艾青的话。

3.巴金的散文好用“我”,以第⑩段为例赏析用“我”叙述抒情的效果。

4.评析本文最后三段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对技术美学和美学的一点认识

钱学森

①我曾写文章谈论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我说文学艺术的创作也总要有个科学技术的基础,没有纸张、印刷,也就难有今天的文学;没有摄影技术和电声技术,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电影。这是一个方面的关系,可以说是科学技术为文学艺术服务,现在我们的“技术美学”是一门把美学运用到技术领域中去的新兴科学,可以说是另—个方面的关系,是美术为科学技术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服务

②我那篇文字,也讲到科学技术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美术问题,例如各种日用品,杯、碗、器、皿、盘、瓶、盆等,衣着服饰等,图书装帧等,以至产品包装等,要做到“美观大方”又经济实用,这大概属于工艺美术。从经济效益看,这也不是件小事。例如目前在我国,—方面人民手里有钱,要穿得更好些;另一方面纺织工业又开工不足,纤维原料等库存积压。原来是衣料布匹花色品种太单调,不美观,所以人民不喜欢 。这里工艺美术是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从而创造出以亿元计的价值。因此工艺美术是件大事。

③其实这个领域还可以扩大些,包括一切产品的设计,一台机器的外形、色彩,难道就不需要搞得“美观大方”些吗? 从前我国制造的机器总爱漆成暗灰色 ,很难看。现在色调浅些,常常是谈灰色,是个进步。这样,工艺美术就该扩大成为“技术美术”,它更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了。

④我以前曾把文学艺术分成六个大部门:小说杂文、诗词歌赋、建筑艺术、书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音乐,以及戏剧电影等综合性的艺术。现在看,这六大部门包括不了。出了一个把科学技术产品和造型艺术结合起来的部门----技术美术。当然这种分法也只是一种认识,认识过程并没有结束,还会有发展。例如我最近也在考虑:有我国特色的园林艺术应不应包括在建筑艺术之内? 因为园林艺术是一种改造生活环境的艺术,比建筑艺术综合性更高。如果这样,那艺术又要再加一个大部门----园林艺术。

⑤厦门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中,与会同志除了肯定了技术美学之外,还对部门艺术美学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强调美学的研究还应强调部门艺术美学的探讨,更多地注意到文学艺术各部门的特性。从这一观点看,我们这里说的技术美学应该是联系技术美术的部门艺术美学。有多少部门美学呢? 有多少艺术的大部门,就有多少部门美学。照前面讲的,就该有小说杂文美学、诗词歌赋美学、建筑美学、造型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电影美学、技术美学,或再加上一个园林美学。

⑥研究学问就是一个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这个过程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用上升到一殷的规律来指导更深入的对个别的研究。部门艺术美学的研究是一条必须经历的道路;从艺术的实践到理性认识、部门艺术美学,再到一般美学,最后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人类认识的最高概括。这条认识道路的顶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这个思想,我曾提出,美学是艺术的创作实践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

⑦以上这条思路也许是有助于美学的研究的。目前大家对美学的见解还不很一致,有同志说美学现在还偏重于哲理性的探讨,建议要从心理学等方面来研究美学。走心理学的路是可取的。但我认为如果要说得更完整些,就应该引用思维科学这个概念,因为美感是人思维过程的结果。这是从人的思维实践来研究美学,所以我以前也想把美学作为思维科学的一门学问。但我现在认为这不妥,这是基于以下的理由:

⑧人的美感与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意识有直接关系,不完全决定于人脑思维方式和规律,如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即便两个人的思维方法和规律相接近,但社会实践从而社会意识不同,美感也很不一样。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美感同被压迫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美感不一样;而在今天,有些人认为是美的东西,而我们大多数人都说是精神污染!真是天南地北, 绝然不同。所以美的实践又是一项人的社会活动的产物,必须从社会活动的规律去理解。没有什么脱离社会实践的所谓美。

⑨这样,研究美学还必须考虑又一条路子:考察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这项社会活动的规律。

1.第①段加点词“服务”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⑥段“顶峰”、“桥梁”比喻的作用分析正确的—项是( )

A. 阐明了技术美学和美学的研究思路。

B. 阐明了技术美学和美学的学科地位。

C. 阐明了技术美学和美学的研究宗旨。

D. 阐明了技术美学和美学的学科结构。

3.依据本文,对“技术美学”的理解正确的—项是( )

A. 技术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结合、把美学运用到技术领域的新兴科技门类。

B. 技术美学是研究科学技术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美术问题的工艺美术学科。

C. 技术美学是一门把科学技术产品和造型艺术结合起来的综合艺术门类。

D. 技术美学是以研究技术美术的实践和理性认识为特性的部门艺术美学。

4.第⑧段划线句是一个概括性事例,请分析这一事例是如何证明“把美学作为思维科学的一门学问不妥”这一观点的。

5.简要分析本文的层次。

 

查看答案

按要求选择

(1)一位歌唱家看到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由衷赞叹。下列最适合他引用的诗句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D.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2)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项是( )

革命导师这种尊重实践的严肃的科学态度,给我们极大的教育。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了。

A.并不认为只要是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

B.并不以为因是自己作出之结论则无论实情如何都不能加以改变

C.从实践中来对实践总结概括的规律性理论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D.他们尊重从实践中来对实践高度概括的带有普遍规律性的理论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韩愈《师说》)

(2)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以“伤心秦汉㓿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王朝的盛衰兴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王朝盛衰兴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通过对近3000名读者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进行统计后发布的排行榜。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其中《红楼梦》位居榜首。读者们“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可谓千奇百怪。比如《红楼梦》,有人受不了书中的大量诗词;再比如《百年孤独》,有人声称是外国人名过分冗长,稍多读一点便分不清谁是谁;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读者多是嫌其篇幅太长,建议当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

材料二:村上春树在《无比芜杂的心情》中写道:“书这东西,根据年龄或阅读环境的不同,评价一般会微妙的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推移中,我们或许可以读出自己精神的成长与变化来。”

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想法?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