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卜白 袁良才 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卜白

袁良才

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且赚得盆满钵满的,只有《申报》。

《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文豪扬眉吐气,编辑、记者先生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但凡事都有例外。卜白就是个例外,不,简直是个另类。

他是《申报》的资深编辑,陈寅恪的高足,国学功底不可作等闲观,却土得掉渣,土得冒烟儿。瘦高个儿,白净无须,常年着一袭青布长衫,足穿黑色方口布鞋,架着一副琇琅圆形近视眼镜,讲一口江南土语。

在报社,他专司划版、校对,有时副刊缺边少角的,主笔大人就会说一声,卜先生,您给补一点白吧。

卜白二话不说,展纸挥毫,须臾立就:或杂谈,或轶闻,或小幽默,或诗画配,虽短小得可怜,却鞭辟入里,妙趣横生,无不是锦绣文章。

不少读者就是冲着卜白的补白文章,才订买《申报》的。其补白文字,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无所不包,涉笔成趣。依其姓名谐音,人送雅号“补白大王”。真是通才、捷才、怪才。

怪才必有怪癖。他嗜茶。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他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来饮。有好事者悄悄做了统计,卜白每天饮茶能饮掉五瓶热水,可见嗜茶之深。但他很少如厕,你说怪也不怪?

一天,主笔大人对卜白说,卜先生,您也该给自己的人生补补白啦。卜白会意,三十好几的人,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事业未就,何以家为?主笔不由分说,扯着卜白的青布长衫袖口说,走,我陪您去见一位女士,我太太已候在那里了。

卜白见到那位神情忧伤的女士,得知她男人是谢晋元的部下,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了,撇下孤儿寡母,卜白竟爽快地应承了这桩婚事,主笔夫妇大感意外,又惊又喜。

卜白一段话让女士为之涕泪交流:我虽一介书生,亦当为抗战效绵薄之力。让我为你这个抗日英烈之家补白吧!再说,你的娘家福建安溪有好茶“铁观音”呢!

卜白没啥业余爱好,除了饮茶,就是看看京戏,尤其迷梅兰芳的戏,一来二去,结识了梅兰芳,成为票友。

一次,梅兰芳在天蟾舞台演《贵妃醉酒》,观者如堵,一票难求。卜白却接到了梅兰芳专门差人送来的戏票。卜白急急地赶到剧场,戏正待开演,梅兰芳的嗓子突然发不出声音了,在后台急得团团转!

卜白听闻,急急如风地挤进后台,对梅兰芳说,救场如救火!你在台前演,我在台边唱,合作一曲双簧。

梅兰芳将信将疑,台下的观众已作哄叫闹起来,梅兰芳只得上台去。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剧场顿时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整场戏下来,梅兰芳的表演与卜白的唱腔念白浑然一体,俱臻妙境,竟无一名观众识破此中玄机。

事后,梅兰芳特意答谢,卜白又是一句,急人所难,君子不可不为,补白亦大快事也!

民国三十八年初夏,解放军的隆隆炮声响彻大上海城郊,吴淞口外。汤恩伯率重兵扼守上海。

《申报》选派战地记者,“大笔杆子”们虽西装革履,却顿失绅士风度,不是低头狠劲抽烟,就是把咖啡喝得嘴里一半、地上一半。卜白饮了一口铁观音,一抹嘴,石破天惊地说,我去!

有一天,上海市民突然从《申报》上看到一则快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刘昌义中将率部投诚,为解放军打开进入上海中心城区的大门。

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卜白平生最“得意之作”。多年后,卜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策反敌人弃暗投明,是我对军事斗争的一种补白!

卜白,姓卜名白,一生补白。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8期,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极为凝练,不仅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而且写出了《申报》的社会影响力及其效益情况,为人物出场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

B. 《申报》副刊《自由谈》有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投稿,文豪聚集如云,这是《申报》“凭一张纸名满天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C. 小说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事业未就,何以家为”,通过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性格。

D. 解放军进攻上海时,卜白挺身而出去做战地记者,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他想为军事斗争做出自己的贡献。

2.小说以“补白”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在行文过程中提到了主人公之外的许多其他人物,如记者先生、主笔大人、梅兰芳及《申报》的“大笔杆子”们等,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简要分析。

 

1.C 2.①以“补白”为中心谋篇布局,略去了人物其他方面的事件,可使文章内容更加紧凑集中。②有助于塑造主人公的典型形象。文章写了卜白工作、生活、婚姻等方面的补白,既可表现主人公在工作及其他方面的才华,又可表现他关心弱小、救人急难、勇于担当、爱国爱家的精神特征。(从主题等其他方面作答酌情给分) 3.文章除了正面刻画主要人物外,写其他人物是对主要人物进行侧面烘托,使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更多样。描述记者先生等人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卜白的与众不同和特殊的文学才华;描述梅兰芳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卜白的极高的艺术造诣;描述《申报》的“大笔杆子”们,是通过对比表现卜白的大义凛然和对国家的热爱。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C项,“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错,应为“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写作手法的考查类试题,考生可以从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题等角度作答。考生首先到文章中找到相应的人物描写片段,然后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1)《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文豪扬眉吐气,编辑、记者先生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但凡事都有例外。卜白就是个例外,不,简直是个另类。描述《申报》的“大笔杆子”们,是通过对比表现卜白的大义凛然和对国家的热爱。描述记者先生等人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卜白的与众不同和特殊的文学才华。(2)整场戏下来,梅兰芳的表演与卜白的唱腔念白浑然一体,俱臻妙境,竟无一名观众识破此中玄机。描述梅兰芳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卜白的极高的艺术造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孟子在道德人格境界上的理念,首先集中体现为其消解了孔子以来所形成的儒家圣人人格的崇高性和神秘性的色彩,去除了圣人与凡人的等级划分,从而在道德人格境界上赋予人以自由而平等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显著超越。在孔子的理想人格境界中,圣人作为一种最高的人格类型,具有强烈的神秘性、崇高性、等级性色彩。圣人在孔子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存在,同时圣人又是“不可见的”,具有极强的神秘色彩;圣人与凡人处于不同的等级序列。孟子则不然,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可以自由地成圣成贤的,圣人并不是“高等级”的道德存在,而是与凡人处于同等地位的。当曹交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复:“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也即是说,尧舜的道德精神是简明的,你只要按照仁义孝悌的道德原则来要求自己,你就可以成为尧舜。在孟子的观念中,圣人并不是异类,“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圣人之心与我之心同然,因为仁义礼智之义理存乎每个人之心。圣人只是先得仁义礼智之心,因而成了圣人。而凡人之所以没有成为圣人,并不是因为凡人比圣人低下,而只是因为外物和欲望遮蔽了本心。只要去除遮蔽、发扬本心,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也正因为如此,在成圣成贤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道德主体,都可以通过扩充和发扬道德本心,从而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

其次,孟子在人格境界上并不认可人格的单一性,而是坚持人格的多元性,从而给予道德主体更多的道德人格境界的自由选择空间。孔子所形成的儒家传统,往往把圣人塑造为十全十美、超凡脱俗的人格类型,从而制造了圣人的统一模板,它更多的是供人瞻仰,凡人只能接近圣人,而永远不可能学成圣人。但是,在孟子的伦理思想中,圣人不仅是可以自由学成的,而且圣人本身也没有统一模板,并不存在统一标准来界定圣人与非圣人。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由此可见,在孟子的伦理阐述中,伯夷、柳下惠等都是圣人,他们具有多样的个性特征而不存在统一的模板,并且他们的人格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伯夷过于清高不能与现实社会相融,柳下惠过于随和而缺乏独立性等。但是,孟子依然把他们看作圣人。而对于孔子的评价,孟子虽然认为孔子“得天时”而成了圣人中的集大成者,但是孟子并没有因此而独树孔子一人之人格,而否定其他几位。

(选自《论孟子伦理思想中的自由理念》,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消解了孔子的圣人“不可见”的理想人格境界,所以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B. 孟子在道德人格境界上的自由理念,赋予人以自由平等的权利,使人人都想成为圣人。

C. 在孟子的观念中,仁义礼智的义理存于每个人心中,圣人与凡人并不存在等级差别。

D. 圣人在孔子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存在,而在孟子心目中却是并非完美的普通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将孔子的圣人观与孟子的圣人观进行比较,把孟子的观点论述得更加鲜明、深刻。

B. 文章第二段指出了孟子圣人观的两个基本观:一是圣人没有统一的标准,二是圣人人格并非完美。

C. 文中多处引用孟子原话,表明了孟子的思想主张,有力支持了作者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文章两段为递进的结构关系,首先提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然后详细说明怎样才能成为圣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孔子所形成的儒家传统观念,只有具有十全十美、超凡脱俗人格的人才能成为圣人,凡人只能接近圣人。

B. 孟子认为:因为外物和欲望遮蔽了凡人的本心,所以凡人无法成为圣人;故要想成为圣人,必须去除遮蔽、发扬本心。

C. 伯夷、柳下惠具有不一样的个性特征,人格都并不完美,而孟子依然把他们看作圣人,可见在孟子眼里人格可以有多元性。

D. 孔子虽是圣人中的集大成者,但孟子却认为他只是“得天时”之利,并无超出伯夷等人之处,因而并没有独树孔子一人之人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了一位昏迷不醒的患者。经医生全力抢救,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几天后,患者父亲找到院方,称医生抢救儿子时剪掉了衣裤,并导致其裤兜里的500元现金、身份证等物品遗失,因此向医院索赔1500元。其中500元是衣物赔偿,500元是现金赔偿,500元是补办证件的误工费等。经警方调解,最终医院急诊科赔偿给家属1000元。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口的方式,说明另两处问题。

不少家长为了“充分利用”暑假,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因为参加了补习班,孩子就可以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快的成长。但其实让孩子上过多的补习班,除了需要家长付出金钱成本外,还势必割裂家庭的亲子关系。只要刹住这股“歪风”,孩子的假期就会有蓝天白云。

①参加了补习班,孩子也不一定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快的成长。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均不超过16个字。

狼毒草是一种在藏区分布非常广泛的草本植物,它有着发达的根系,能够适应高原上干旱而寒冷的气候,每当草原因放牧过度而呈现衰败景象时,狼毒草就会如火如荼地生长。就像大多数有毒的植物都会开出美丽的花儿一样,①_________:当狼毒花还是花苞时,它的颜色是红色的,完全盛开时,则变成了晶莹的白。大片大片的狼毒花簇拥在一起,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但在这美丽的花朵背后,②________。千百年来,高原上的人们很少有人去碰狼毒草,并因为它的毒性而给它取了这么一个名字。但是,恰好就是狼毒草的毒性,使得它有机会变化出世界上最神奇的纸张。③___________,狼毒草的根系越发达,制作出来的纸张质量也越高。狼毒纸主要用于制作经卷、政府文档、卷宗和日常书写,用狼毒纸印制的经典古籍,保存千年仍完好无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作为多年的老朋友,我劝你,也都是为你好,千万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番雅意。

B. 王露同学对老师非常尊重,每次面对老师的垂问,她都毕恭毕敬地回答。

C. 儿媳妇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婆婆开心地逢人便送糖:“庆祝我家喜得贵子,吃糖吃糖!”

D. 得知冯小刚夺金马影帝,大家纷纷表示祝贺,冯小刚却说:“一把年纪了,唉!真是马齿徒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